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瘤患者取替莫唑胺与全放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患NSCLC转移瘤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行全放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替莫唑胺联合用药。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缓解率、中位复发时间及生存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KPS评分与治疗前、参考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NSCLC转移瘤患者取替莫唑胺与全放疗联合治疗可获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PPD对老年肺结核的检测比较,评价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老年结核诊断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测定89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老年患者,73例菌阳肺结核病患者,95例菌阴性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T-SPOT.TB实验及PPD两项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菌阳患者和菌阴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84.9%及86.3%,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为9%。老年肺结核患者包括(菌阳患者和菌阴患者)分别行TSPOT-TB行PPD实验阳性率分别为85.7%和57.1%。老年非结核患者行T-SPOT.TB和PPD,阳性率分别为89.9%、85.4%。结论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于老年结核无论菌阴还菌阳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优于PPD检测。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与PPD对非结核老年病人均有比较高特异性,但两者比较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非结核呼吸道疾病,老年肺结核 PPD 诊断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规律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患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之一。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十二指肠、胃、食管等)产生的病变而引发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为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等,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 标签: 急诊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 出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内科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85例选取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2组,对照组(n=42)行常规治疗,实验组(n=43)行内科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系统内科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治疗价值较大。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内科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49例NSCLC转移患者,分为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其中24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组)和25例接受放射治疗同步TMZ(综合治疗组),均予以全放疗,总剂量36-40Gy,每次1.8-2.0Gy,5次/周,对局部病灶推量至56-60Gy.综合治疗组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49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放射治疗,25例综合治疗组患者全部完成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单纯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5.8%和76.0%,中位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6和6.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5和8.9个月.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治疗NSCLC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安全良好,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联合治疗.

  • 标签: 脑转移瘤 非小细胞肺癌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治疗过程中再次加重的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因梗住院的进行治疗后病情再次加重的患者60例,对其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23例患者是由于梗用药导致血压降低从而出现梗,有12例患者由于静脉输入葡萄糖后加重,有13例患者由于脑出血后导致,有12例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结论研究当中能够了解到,医护人员在治疗中重视,能够完全避免再次加重的情况出现。

  • 标签: 脑梗 再次加重 原因探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尿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镜微手术、开放尿道吻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尿道损伤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40例,拟行开放尿道吻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共40例,拟行输尿管镜微手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短,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少(P<0.05)。结论针对尿道损伤患者行输尿管镜微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较开放尿道吻合术明显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HIE)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患儿共122例,按照住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营养脑细胞药物胞二磷胆碱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62例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静脉滴注。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因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水肿,加速脑神经细胞损伤后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根管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根管进行治疗,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医生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多次根管 一次性根管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视网膜病变(DR)激光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激光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7.5%、95.0%,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护理干预下,利用激光治疗糖尿视网膜病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新生儿行机械通气感染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NICU接收有指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82例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41例。在所有患儿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率和院内感染情况相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的发生情况和对照比较(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行机械通气治疗中,可降低患儿的感染率,降低VAP发生率,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腹外疝患者5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25例,其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分别为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的安全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外疝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