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超声显像的广泛临床应用及CT问世后,传统的X线检查技术已逐步被替代或作为补充检查。实际上如能合理调配使用,依然能给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许多重要帮助。现就黄疸的影像诊断作简评如下。

  • 标签: 黄疸 影像学诊断 临床应用 超声显像 X线检查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已经应用了一个多世纪的常规X线检查,被公认为是肺结核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简单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断层显像(US)、放射性同位素扫描(RI)四大影像诊断技术,更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最准确可靠的手段。影像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虽对肺结核有很准确的发现诊断与定位诊断作用,但定性诊断作用不大,单靠影像检查诊断肺结核的误差可高达20%~30%。

  • 标签: 肺结核 诊断 影像学
  • 简介:摘要双语教学是高校重要的教改内容之一,本文从初步开展解剖双语教学实际出发,指出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实施双语教学的紧迫性,挖掘双语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师资匮乏、课时不足、教材不统一;探寻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解剖学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苏州大学医学院古桂雄教授主编的《儿童保健》教材已由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推出,本教材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出版项目,得到了苏州大学医学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重庆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全国多所医学院校、医疗单位儿童保健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 标签: 儿童保健学 出版 首都儿科研究所 医学院校 发行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摘要认识事物从名词概念开始,解剖的名词概念多,认识《解剖》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探讨了认识《解剖》名词的方法概要法、比较法、扩展法、指认法、叙述法和类比法。

  • 标签: 解剖学 名词教法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质瘤(GIST)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提高该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病例进行影像表现比较分析。结果32例GIST中,恶性23例,良性7例,交界性2例。各种影像表现中肿瘤大小、有无分叶、钙化与良性差别较明显,而边界、血供丰富程度无明显差别。结论各种影像手段对检出GIST各有利弊,良恶性区别也不甚明显,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周口卫生学校2006级19班三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药物基础》期终试卷的分析,发现考试成绩基本成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69.64分。部分客观题难度稍大及相应区分度偏低,而主观题难度偏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适当提高主观题难度比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药物学基础考试 试卷分析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疾病发生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为婴幼儿患儿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支气管炎患儿170例,全面收集患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各项数据,并吸取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病毒检测。结果170例患儿中,至少感染一种病毒者共97例,检出率为57.1%;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共68例,为最多,腺病毒(ADV)3例,流感病毒A(IFA)9例,流感病毒B(IFB)3例,副流感病毒I(PIVI)3例,副流感病毒II(PIVII)2例,副流感病毒III(PIVIII)9例;A组患儿(3-6月)总阳性率为83.6%,B组患儿(6个月-1岁)总阳性率为44.1%,C组患儿(1-2岁)总阳性率为31.4%,三组患儿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毛细支气管炎主体病原体,其中3-6个月年龄段婴幼儿为发病高峰期,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病毒病原学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当下医学教学工作中,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内容较为复杂,并且概念性知识繁多,教学较为乏味,学生难以提升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兴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学习方法
  • 简介:摘要免疫与临床免疫检验是研究免疫学理论知识,以及免疫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知识内容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各个学科领域。本文就临床免疫检验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与临床需要相适应,基础为临床服务的宗旨,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 标签: 免疫学 医学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组织与胚胎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从微观上来研究人体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基础学科。本文围绕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总结、实验教材建设、开展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等方面总结教学体会,就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组织与胚胎实验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索。旨在通过多种方法加强组织与胚胎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组织与胚胎实验教学效果。

  • 标签: 组织胚胎学 实验教学 体会 探索
  • 简介:目的针对上海洋山港进境空箱持箱公司自身的特点,对不同公司实施分类管理,使入境空箱管理工作更为科学有效。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SPSS软件对持箱公司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管理类别公司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将上海洋山口岸涉及的23家持箱公司分为五类进行管理,并为每一类公司所持空箱制定了相应的查验标准。结论聚类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指标项差异较大的公司予以区分,对分类管理的实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 标签: 空箱 进境 船舶公司 聚类分析 分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法检测呼吸道感染血液中白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水平。方法选择3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IL-21以及p-STAT3的表达水平。研究组患者静脉注射2.5mlOVA混合试剂,观察患者出现的症状,对照组则显微镜法检测,静脉注射2.5ml无菌氯化钠注射液,检测白细胞数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炎性细胞总数为8.80±0.22×105/L,嗜酸粒细胞总数所占比例为11.59%,单核细胞所占比例为6.36%,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对白细胞检测效果更为显著,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组织IL-21以及p-STAT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计数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畸形,在我国恒牙期青少年中约占23%,其原因主要是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受环境及遗传两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就FR功能矫治器在治疗Ⅱ类错畸形效果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安氏Ⅱ类错畸形 FR功能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