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疾病发生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为婴幼儿患儿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支气管炎患儿170例,全面收集患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各项数据,并吸取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病毒检测。结果170例患儿中,至少感染一种病毒者共97例,检出率为57.1%;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共68例,为最多,腺病毒(ADV)3例,流感病毒A(IFA)9例,流感病毒B(IFB)3例,副流感病毒I(PIVI)3例,副流感病毒II(PIVII)2例,副流感病毒III(PIVIII)9例;A组患儿(3-6月)总阳性率为83.6%,B组患儿(6个月-1岁)总阳性率为44.1%,C组患儿(1-2岁)总阳性率为31.4%,三组患儿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毛细支气管炎主体病原体,其中3-6个月年龄段婴幼儿为发病高峰期,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出处 《健康世界》 2016年2期
出版日期 201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