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究竟属公法契约还是私法契约,理论界观点不一,其争议根本上源于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本身的界限不清。本文在对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主要形式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主体的特定性、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目的的公益性、政府特许经营协议适用规则的公法属性入手.分析了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认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是一种行政性(或公法上的)契约,是借助契约手段实现行政目标的行政合同。

  • 标签: 公法 行政性 私法 契约 政府 适用规则
  • 简介: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是指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与行政法治中的程序有关的权利,这个权利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程序权利,它是能够主宰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最为核心和系统的程序权利。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法治价值,可以"倒逼"行政正义实现、使行政法治与时俱进、使行政执法人性化、使行政相对人权利过程化。然而,在我国,基本程序权利概念尚未形成、基本程序权利体系尚未形成、基本程序权利尚未有内容构造、基本程序权利缺少程序制度支撑。如何在行政法治建设中建构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需要诸多具体的路径,主要应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进行梳理、完善行政法上的程序制度、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合理处理程序规则与实体规则的关系。

  • 标签: 行政相对人 基本程序权利 法治价值
  • 简介:行政强制中的利益既包括法律或行政决定中所指明的应予实现的利益,又包括行政强制执行结果所造成的利益关系。利益衡量作为一个原则,它以合法性原则为基础,又包括突破了合法性原则的特殊情况理论;它以比例原则为核心,又涵盖超出比例原则的目的与结果的矛盾关系。

  • 标签: 行政强制 利益衡量 比例原则
  • 简介:一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这条规定表明:除法律规定的某些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强制执行权外,其余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均由行政主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要想获得行政强制执行权,必须要有法律而不是行政法规、规章的授权。由此可见,我国立法者对法院强制执行权的授予是概括式的、综合式的,而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的规定,则是列举式的、单一式的。这反映出立法者控制享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的数量的旨意。概括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我国享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

  • 标签: 行政强制执行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 执行力 执行模式 当事人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事务的日趋复杂,出现了大量的行政协议来促成行政区域合作和行政事务的处理。行政协议是一种对等性行政契约,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行政协议发生纠纷,借鉴国外的解决经验,我国可以构建有效的解决机制,即通过双方和解、行政调解与仲裁、行政诉讼三个途径。

  • 标签: 行政协议 行政协议争议 行政仲裁 行政诉讼
  • 简介: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混淆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不易操作、不利于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法院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的做法为完善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保持法院司法审查的灵魂,将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化.同时确立行政执行之诉.强化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我国行政行为执行之诉的适用范围.应当以执行标的为基本划分标准,辅之以其他标准;在程序构造上,应当在当事人、举证责任、审理方式以及裁判和救济等方面设计与非诉行政执行不同的程序和制度.突出其和行政诉讼普通类型的区别和它的“执行”特征。

  • 标签: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 诉讼化改造 执行之诉 程序构造
  • 简介:本文就我国行政征用制度的现实发展状况以理性的分析,结合"控权--平衡论"之理论思想,指出了其法律制度的缺陷和不足的根结之所在,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行政征用法律制度的建设性意见.

  • 标签: 行政征用制度 正当程序 司法救济 征用权监督 中国
  • 简介:<正>1989年4月4日,全国人大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一法律奠定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基础,也是新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毕竟尚属初创阶段,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行政诉讼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从中发现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特色,而且可以借鉴他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合理之处,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目前世界上行政诉讼制度比较发达的是西方国家,即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以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本文主要就中国和法、美、英等主要西方国家的行政诉讼制度进行粗略的比较研究。

  • 标签: 行政诉讼制度 比较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大陆法系 西方国家 普通法院
  • 简介:行政相对人义务有多种形态,除了直接的金钱给付义务外,还有诸多非以金钱形式出现的义务,如履行某种行为的义务,上交某种实物的义务等。在行政执法实践中一些行政相对人在非金钱给付义务履行困难的情况下,愿以金钱替换原义务,行政主体在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范围内亦对此种义务的金钱替换持认同态度,故使行政相对人义务的金钱替换问题成了一个重要的行政法问题。本文对行政相对人义务金钱替换的构成要件、行政相对人义务金钱替换的法律基础、行政相对人义务金钱替换的类型、行政相对人义务金钱替换的法律约束等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行政相对人 给付义务 履行 法实践 法定程序 行政主体
  • 简介: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的区别金志华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基于行政职权所实施的一切能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单方法律行为。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组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标签: 行政行为 司法行为 法律行为 司法机关 法律授权 法律效果
  • 简介:行政软权力具有同化顺从和非国家强制性的内在属性和品格,在运行过程中表现为行政协商与对话、行政正当程序和社会价值评价的内在协调与约束关系。基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法治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法治国家司法主导与理性、自然法思想相契合的复合型的行政控权模式,还需要长期的法治发展与实践。不过,行政软权力内在的协调与约束关系,为构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以程序主义法范式为主导的行政程序法制、行政伦理法制和社会价值评价法制相结合的复合法律规制模式提供了可能。

  • 标签: 行政软权力 规制模式 行政伦理 正当程序 社会价值评价
  • 简介:我国法制改革,突出地表现为行政法制改革.行政法学要担当起理论指导和决策论证的任务,需要行政法学者加强知识准备,同时,对于行政法制与WTO协定的契合、行政法在体系与制度上的改革、行政法理念的变革,以至制度变迁及变迁成本、行政法制变革及文化改良等问题也应予以关注和研究.

  • 标签: WTO规则 中国行政法制 行政法学
  • 简介:风险社会中环境法制以应对环境风险为预期。环境风险的不确定和高科技背景,使得对其规制的重点不在于修改追求稳定性的立法,而在于能够“就事论事”的环境行政执法,规制环境风险是环境行政的逻辑起点。当前的环境行政缺乏整体视野与思路,在规制理念、规制制度、规制机构和规制过程这四个方面存在着断裂。断裂的弊端可以通过统合环境风险行政规制工具的方式寻求解决,统合的可能进路有确定环境行政规制中的价值排序与优先顺位、充分的环境风险信息交流以及规制中市场手段的适用等。

  • 标签: 环境风险 行政规制 逻辑起点 断裂 统合
  • 简介:行政法学的巨大进展应松年(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在行政实务及理论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研究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可以说,行政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 标签: 行政法学 依法行政 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 依法治国 理论研究
  • 简介:<正>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是现代行政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行政权扩张作为现代行政管理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更加衬托出行政赔偿制度在行政法中所占据的重要法律地位。我国行政法制建设起步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势必影响行政法各项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业已确立的行政侵权赔偿制度,本文拟就中法两国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若干问题作点比较研讨,以期

  • 标签: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行政主体 行政人 中法 行政法院 成文法
  • 简介:<正>一、名称与概念我们在作中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时常用一个中文名词去“套”某一个外文名称,似乎每个中文词均可以找到与其绝对相等的外文词。这种做法是天真的。我们在作中外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时,应想到:与其说外国有行政复议,不如说它们有与中国行政复议相近的制度。这种客观性也反映名称的称呼和概念的界定上。

  • 标签: 行政复议制度 具体行政行为 复议范围 行政复议条例 行政救济 行政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