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损伤及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目前的指标缺乏特异性,且灵敏度不高,造成临床上难以对损伤做出准确而及时的预警和监测。代谢组学能从代谢的角度整体分析疾病,快速、安全地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别,在损伤的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已初显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损伤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标签: 代谢组学 肝损伤 肾损伤 进展
  • 简介:摘要1例34岁女性患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内注射。用药后8 h出现深黄色尿,随之出现乏力、纳差和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76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11 U/L,碱性磷酸酶(ALP)280 U/L,γ-谷氨酰转酶(γ-GT)861 U/L,总胆红素(TBil)72.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1.3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0.7 μmol/L。诊断:药物性损伤,可能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有关。立即给予保药物治疗。16 d后,患者黄疸消退,实验室检查示ALT 58 U/L,AST 34 U/L,ALP 237 U/L,γ-GT 345 U/L,TBil 26.0 μmol/L,DBil 13.1 μmol/L。

  • 标签: 氨基比林 安替比林 巴比妥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中草药及其制剂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其引起的药物性损伤也随之增多。为保障临床安全用药,笔者对中草药及其制剂导致损伤的机理、防治进行研究,认为中草药及其制剂含有的有毒成分对机体的影响是造成损伤的主要机制,正确认识中草药及其制剂毒副作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合理选用道地的中草药及其制剂,可有效预防其损伤的发生。

  • 标签: 中草药 制剂 肝损伤 概述
  • 简介:摘要1例46岁女性患者在子宫切除术后口服金刚藤胶囊2 g(4粒)、3次/d,康妇炎胶囊1.2 g(3粒)、2次/d治疗。服药23 d后患者出现胃肠不适,2 d后停用金刚藤胶囊和康妇炎胶囊。但胃肠不适逐渐加重,出现恶心、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停药10 d后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6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85 U/L,碱性磷酸酶(ALP)145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67 U/L,总胆红素(TBil)67.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9.5 μmol/L。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和胆道梗阻后,诊断为药物性损伤。先后给予口服保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黄疸继续加深,TBil和DBil峰值分别为189.7 μmol/L和159.4 μmol/L。给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3 d后,患者症状好转,黄疸明显消退;9 d后肝功能明显好转,ALT 29 U/L,AST 50 U/L,γ-GT 36 U/L,TBil 66.5 μmol/L,DBil 53.2 μmol/L。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菝葜属
  • 简介:目的:研究连翘苷对酒精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于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培养,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LT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LT的活性;DAPI染色法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的表达。结果:连翘苷浓度依赖性地减轻酒精诱导的肝细胞损伤;DAPI染色结果表明连翘苷能够显著逆转酒精诱发的肝细胞核浓缩及核碎裂现象,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caspase3的表达也被显著抑制。结论:连翘苷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在酒精性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连翘苷 细胞凋亡 肝细胞株LO2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被动吸烟与饮酒对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吸烟组(n=30)、饮酒组(n=30)、both组(n=3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4周、8周、12周将大鼠处死,每个时间点取somke组、饮酒组、both组大鼠各6只,对照组大鼠于12周与其他组大鼠同时处死。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被动吸烟后,4周、8周、12周检测大鼠血清中的AST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显示吸烟组12周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肝细胞水肿,窦间隙变小,并有少量慢性炎性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Both组的大鼠血清中AST升高,肝脏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增加。结论吸烟对肝脏有损伤作用,饮酒与吸烟可共同作用对肝脏损伤。本实验为被动吸烟和饮酒对肝脏的损伤及其机制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 标签: 吸烟 饮酒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低、高频超声诊断及低、高频联合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例患者为损伤,30例患者为皮损伤,7例患者为脾联合伤;7例患者为包膜下破裂型,10例患者为中央性破裂型,33例患者为包膜破裂型。将超声诊断结果和核磁共振、CT、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发现,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0%(47/50),3例患者漏诊、误诊,临床误诊率为6.0%(3/50)。结论在对损伤进行诊断时,应用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肝脾损伤 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中药的量效关系。方法32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剂组,高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00mg/kgD-Galn腹腔注射造模,空白组则以等量NS腹腔注射;造模后立即对中药组给予相应浓度中药10ml/kg灌胃,每日一次,余组则以等量NS灌胃。染毒24h后,股动脉取血,测血清ALT,AST,并解剖肝脏,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操作同前。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LT、AST活性明显增高;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转氨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治疗组间相比,转氨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组肝细胞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对1000mg/kg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损伤,黄连解毒汤干预24h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综述了成功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大鼠肝脏微循环、病理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与否的评价方法,简要归纳分析了血清学评价、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模型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适宜方法,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模型 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1.建立-10℃低温冷冻箱环境下急性大鼠肝脏损伤模型;2.研究冷刺激诱导下急性肝脏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10℃低温环境诱导下的急性大鼠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等指标的变化,观察大鼠肝脏病理的改变,以研究低温环境诱导下大鼠急性损伤的发生机制。结果:经过2h、4h、6h进行低温暴露后,4h模型组ALT、AST水平对比正常组升高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数据表明,大鼠4h冷暴露后造模成功,且6h冷暴露后大鼠肝功仍能维持一定的损伤的程度。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操作方便,易复制的低温环境诱导下急性大鼠损伤模型。

  • 标签: 低温环境 急性肝损伤 大鼠模型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急诊手术,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损伤患者共计60例,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手术。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做好术中输血量、失血量以及手术时间/肝功能(ALT、TBi L、AST、ALB)/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中输血量、失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对照组,观察组情况明显较好(p<0.05)。观察组患者ALT、TBi L、AST、ALB等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效果良好(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6.67%、3.33%,观察组并发症<对照组,观察组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外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急诊手术,整体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肝外伤 损伤控制急诊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脱水、降颅压、利尿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因其渗透压为1100mOsm/L和输液微粒的原因,加之使用中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据文献报道1,反复静脉滴注20%甘露醇,2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d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00%,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及时有效地治疗滴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现对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及防治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滴注 静脉炎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医院某时期收治的在医院输液时间均超过两周的老年患者,观察与护理患者发生外周静脉损伤情况。结果在进行外周静脉输液中有13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21%),6例中度刺激征(10%),0例重度刺激征,没有静脉炎与局部坏死情况的出现。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时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病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后,从患者全身状况、心理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关注患者,以耐心、和蔼的态度积极应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通过全方位地观察护理才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 损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对1例头孢曲松钠外漏致手部肿胀,致张力性水泡手部功能障碍性患者进行超短波照射,消炎外敷及运动疗法。连续治疗及锻炼4周后肿胀消失,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提出静脉注射尽可能选择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避免发生渗漏。特别是中老年人,注意保护好血管,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静脉输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伴损伤与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所接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伴损伤、心肌损伤的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50例个体纳入观察组试验研究序列,将同期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血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5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损伤、心肌损伤患儿的心肌功能、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伴损伤、心肌损伤患儿通过接受生化检验,有利于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便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标签: 生化检验 心肌损伤 肝损伤 小儿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