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8例,女32例;年龄为(60±9)岁。90例患者中,60例行经盆腔入路腹腔镜辅助ISR,30例行混合入路(经腹和经肛门)腹腔镜辅助ISR。观察指标:(1)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3)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术后3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3~5年每半年随访1次,术后5年后每年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3月或患者死亡。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性别(男、女)分别为34、26例和24、6例,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分别为(4.5±0.5)cm和(3.5±0.5)cm,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75,t=8.35,P<0.05)。(2)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分别为(187±9)min、50(20~200)mL、(3.4±0.7)cm和(256±12)min、100(20~200)mL、(2.6±0.7)cm;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9,Z=-2.48,t=4.67,P<0.05)。两者均无远切缘阳性患者。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造口还纳率分别为93.3%(56/60)和90.0%(27/30)。60例经盆腔入路患者中,3例因吻合口并发症未行造口还纳,1例未到造口还纳时间;30例混合入路患者中,2例因吻合口并发症未行造口还纳,1例未到造口还纳时间。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行造口还纳后1个月、3个月Wexner评分分别为15(12~17)分、12(10~14)分和16(14~18)分、14(12~16)分;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7,-5.49,P<0.05)。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行造口还纳后6个月Wexner评分分别为10(9~12)分和11(8~12)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9,P>0.05)。(3)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分别为16例和9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1,P>0.05);两种入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肠梗阻、切口感染、尿潴留、盆腔感染、肺部感染、切口疝、乳糜瘘、腹盆腔脓肿分别为5、2、1、7、0、1、5、3、1、1、1例和6、3、2、2、2、1、2、3、1、1、1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例患者可合并多种术后并发症。(4)随访情况。9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7(6~62)个月。60例经盆腔入路患者随访时间为27(8~62)个月;30例经混合入路患者随访时间为28(6~53)个月。60例经盆腔入路患者中,3例局部复发、4例肝转移、3例肺转移,均带瘤生存;30例混合入路患者中,1例局部复发、2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均带瘤生存;均无死亡患者。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7%和87.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39,P>0.05)。结论经盆腔入路和混合入路行腹腔镜辅助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均安全、可行。与混合入路比较,经盆腔入路腹腔镜辅助ISR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更长。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 手术入路 并发症 肛门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保留肛门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24例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组与常规组,每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0%,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1年都未出现转移及复发。结论腹腔镜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保留肛门治疗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复发率低,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腹腔镜 低位 直肠癌 可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手术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先天肛门闭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何时采用手术治疗及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患者患病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措施,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其中12例患者器官发育较为完全,为低位闭锁,通过一期手术得到治愈;15例肠道异常患者,需切断异常瘘管,为中高位闭锁,采用二期手术从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效果良好;只有1例高位闭锁患者因术后感染死亡。结论肛门闭锁治疗,因患病情况不同,应根据患病程度选择手术时期和相应治疗措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临床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治疗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潴留是肛门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12h内,亦可于术后已排出第一次尿液后再次发生,并持续数日。其主要表现为小腹胀痛,小便排出费力,排出不畅,或呈点滴状,给患者精神和生理两方面带来很大痛苦。综合地做好预防、护理工作,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肛门疾病 尿潴留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结直肠手术采用开腹操作与腹腔镜操作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结肠病变手术患者共72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开腹操作,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操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切口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方面,对照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上更具优势。

  • 标签: 结直肠手术 开腹操作 腹腔镜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肛门排气的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行结直肠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意活动方式,试验组采用设计好的早期护理干预程序进行活动。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肛门排气及早日康复具有肯定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护理干预 肛门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骶骨发育异常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316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均为男性,确诊时年龄为(5.09±3.97)个月;低位畸形38例,中位畸形181例,高位畸形97例。将低位畸形患儿作为低位组,将中位畸形患儿作为中位组,将高位畸形患儿作为高位组。通过影像学图像测量各组患儿骶骨指数(sacral ratio,SR)值、D值、R值、骶骨曲率(sacrum curvature,SC)值以及联合指标SR+SC值,统计分析各测量值和各分型的相关性。其中,SR值=BC/AB,在骶尾骨正位X线片上,A线为双侧髂骨上缘的连线,B线为经过双侧骶髂关节下缘的A线的平行线,C线为经过骶尾骨最下缘的A线的平行线,BC为B线到C线的距离,AB为A线到B线的距离。SC值=R值/D值,D值为骨盆侧位X线片中骶骨上端前缘(E点)到骶骨最下端前缘(F点)的距离,P线为骶骨到EF最远的平行线,R值为EF与P线的垂直距离。通过Fisher检验或χ2检验分析分类变量,通过方差分析连续变量。结果低位组的SR值、D值、R值、SC值和SR+SC值分别为0.99±0.38、(6.05±1.19)cm、(1.50±0.40)cm、0.45±0.04、2.03±0.22;中位组数值分别为0.76±0.20,(4.83±1.16)cm,(1.07±0.73)cm,0.22±0.14,2.18±0.18;高位组数值分别为0.72±0.21,(5.38±1.76)cm,(0.92±1.00)cm,0.14±0.18,2.26±0.21。低位组和中位组SR值相比,低位组和高位组D值相比,低位组和中位组R值相比,中位组和高位组SC值相比,中位组和低位组、中位组和高位组的SR+SC值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值及SR+SC值相对于SR值而言更能分辨出中位和高位畸形。结论SC值可以反映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骶骨发育的异常,可作为术前评价指标。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骶骨曲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肛门直肠肌鞘部分切除对预防巨结肠根治术后继发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肛门根治术的同时进行直肠肌鞘切除的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从而确定临床疗效。结果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发现,只有1例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了肠炎,发病率为2.5%,相比较手术前有着明显的下降。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巨结肠根治手术前的肛管静息压力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但是手术后明显减低(P<0.05),术后6个月内有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肛门直肠肌鞘部分切除对预防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炎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肛门直肠肌鞘 部分切除 预防 巨肠根治 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创面外涂治疗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方法:25例患儿根据不同病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术后肛门创面及造瘘口周围皮肤均以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结果:25例中22例均获得满意疗效,3例由于心脏、肺部严重感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手术配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疗效满意,可缩短疗程,换药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手术 美宝湿润烧伤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放射治疗(放疗)作为直肠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虽然其在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保肛率、减少肿瘤复发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但是对患者肛门功能的损害较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肛门括约肌在肛门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放疗对肛门括约肌的损害作用主要有3点:(1)肛门内括约肌(IAS)胶原沉积增加;(2)肛门外括约肌(EAS)超微结构被破坏;(3)肛门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本文从以上3点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如何降低放疗导致肛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射治疗 肛门括约肌
  • 简介: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长期便秘可引起结肠憩室、肛周疾病、结肠黑便病和泻剂结肠等,同时也是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因之一.严重便秘患者还可伴有失眠、烦躁、抑郁、易怒、强迫观念及行为异常等心理障碍[1].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影响,功能性便秘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直肠肛管测压技术对功能性便秘的结肠动力学变化特点做初步探讨,同时分析导致便秘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便秘肛门 功能性便秘 动力学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3179例便秘患儿直肠肛管测压结果,探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所行直肠肛门测压的3179例患儿检查资料,并与钡灌肠以及术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D患儿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诊断符合率为95.66%。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而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HD的病例中,后经X线钡剂灌肠和直肠黏膜活检确定为常见型HD5例,短段型HD3例,特殊型HD1例。结论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可能存在假阳性,对假阳性病例建议重复检测,以降低漏诊率。

  • 标签: HIRSCHSPRUNG病 反射 异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共72例,随机将患者等分成两组,对照组选择传统手术施治,观察组选择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术施治,研究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合并症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生存率的比较,观察组是94.44%,对照组是91.67%,两组对比相仿(P>0.05)。结论对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效果佳,而且远期生存率理想,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72例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肛门局部切除术31例(局切组),传统经腹根治术41例(根治组)。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Wileoxon检验。结果局切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根治组3例出现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局切组为6%(2/31),根治组为0(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率:局切组为6%(2/31),根治组为2%(1/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05)。局切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和87%,而根治组分别为95%和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9,0.144,P〉0.05)。结论早期低位直肠癌选择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可以达到与传统经腹根治术一样的预后。在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局部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