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色肉芽性胆囊炎(XGC)的超声报告质量和误诊原因,探讨提高XGC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诊断为XGC的患者,共51例,男性2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3.6±21.5)岁。分析其术前超声报告的描述分级、诊断分级及检查医师年资等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资检查医师超声描述分级和诊断分级的组间差异。结果47例(92.2%)报告"描述完整",4例(7.8%)"描述不完整"。40例(78.4%)超声诊断分级为"符合",11例(21.6%)超声诊断结果"不符合",其中9例(17.6%)误诊为胆囊恶性病变,2例(3.9%)误诊为胆囊腺肌症。51例超声检查医师包括初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6人,高级职称17人。不同年资医师的超声描述分级和诊断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超声诊断XGC比较困难,超声医师应熟悉声像图特征,必要时可通过会诊及超声造影、弹性成像等技术手段提高超声诊断质量。

  • 标签: 胆囊炎 肉芽肿 超声检查 诊断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建设泛在电力联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必要手段。从电力系统发展历程和面临的问题出发,论述了泛在电力联网的意义,提出了实施策略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实现能源转型,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加。这些能源的随机性给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造成巨大压力,有时不得不弃掉一部分风电光电。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风电光电的利用率,必须对可控负荷和分散式发电进行控制。

  • 标签:   物联网 智能电网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名61岁男子因背痛一个月,去看他的全科医生。他患有高血压,无吸烟史,并且近几个月感到疲劳,背痛使他彻夜难眠,没有体重减轻。临床检查结果正常。该患者的鉴别诊断范围很广,包括潜在的恶性疾病,例如胰腺癌、骨髓瘤、前列腺癌或转移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逐渐运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这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工作效率,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方式。现阶段,联网技术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其技术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 GPS系统、红外感应器和激光扫描器等各种技术,组成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联网技术是通过相关设备,采集需要监控、互动和连接的物体或过程,对被采集物体的物理信息、化学信息以及生物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等,通过一定的技术进行网络接入,以此实现或者与人的信息交互。另外,联网技术得以实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传统电信网技术等信息承载体技术的支持。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中包括智能食品、智能电器以及智能物流等诸多方面,在联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对其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此保证物联网技术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进程。

  • 标签: 物联网 应用 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也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所谓德育就是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及道德文化素养的教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鉴于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

  • 标签: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策略
  • 简介:摘要: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由于类别繁多,组成成分也比较复杂.其中氰化和氟化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污染型。常见为工业固废,随我国工业不断发展,由氰化与氟化为主体的固体废物污染越发严重。固体废物若被水浸泡会将其中有害物质转移至地下水、地面水,形成二次污染。运用处理技术对氰化与氟化进行研究。

  • 标签: 氰化物 氟化物 固体废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到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轻度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四肢骨折 渐进性肌肉放松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人工智能辅助盆底超声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的疗效 。 方法: 抽取本院 2018 年 4 月 -2020 年 8 月收治的初产妇共 200 例,以抽签法纳入参照组( 100 例)和实验组( 100 例) 。 患者均施行产后盆底肌肉训练,但参照组为常规产科保健,实验组为人工智能辅助盆底超声,比较患者盆底肌电压。 结果: 参照组盆底肌电压明显较小于实验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初产妇,于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的过程中,采取人工智能辅助盆底超声技术,可显著增强患者盆底肌电压,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人工智能 盆底超声 初产妇 产后盆底肌肉训练 盆底肌电压
  • 简介:摘要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时,在相应扳机点改用透刺手法,可有效提高解痉止痛效果;而肌肉能量技术可改善肌肉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二者联合运用可缓解肌筋膜挛缩、促进肌力恢复、纠正体位不正,亦符合中医理筋与活血结合治疗的理念,临床常获佳效,附验案一则加以分析。

  • 标签: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扳机点 透刺疗法 肌肉能量技术 筋(中医)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最常见于眼外肌受累。单纯起病且局限于口咽部症状的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以咀嚼无力为主起病的患者,其症状存在波动性且表现为对温度反应敏感。胸部CT发现胸腺瘤,行胸腺及胸腺切除术联合溴比斯的明口服,症状得以控制。通过该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重症肌无力少见临床表现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口咽部肌肉 胸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与使用单纯神经肌肉电刺激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3月 -2020.3月内收治的 300例 产后满42天腹直肌分离 >2cm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150例 ,单纯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观察组(150例,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治疗(按摩中使用纯植物按摩油))。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具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后总有效率,(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在康复护理中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能有效的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修复,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产妇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促进产后恢复,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手法按摩 腹直肌分离 产后
  • 简介: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不正确的体态等原因,颈部、肩部肌肉力量会出现明显的差别,引起疼痛等不适,甚至对心理健康、体态美观等造成严重损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有效预防措施,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上交叉综合 发生机制 治疗 预防
  • 作者: 李洋洋 石路 叶聪 王菁 徐伟哲 张延猛 刘晓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200231 上海,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不同驾驶位人员长时间保持不规则体位后的下肢血流量和表面肌电图变化,为舱室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分为主驾驶坐位、副驾驶坐位和副驾驶观察位三部分。不同驾驶位的方案1为有挡板支撑,方案2为无挡板支撑。单次主驾驶坐位试验时长为2 h,单次副驾驶坐位和副驾驶观察位试验时长均为1 h。分别在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及观察位测定受试对象的下肢血流量、斜方肌、竖脊肌及股直肌的表面肌电图。结果与主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主驾驶坐位两个方案的下肢血流量均有所增加,且方案2的下肢血流量较方案1有减小趋势;与副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副驾驶坐位两个方案和副驾驶观察位两个方案的下肢血流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驾驶坐位方案2中竖脊肌在2 h时的平均频率较方案1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副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副驾驶坐位两个方案和副驾驶观察位两个方案的斜方肌、竖脊肌和股直肌表面肌电平均频率和平均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方案1相比,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方案2的股直肌平均频率和平均功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结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内如配置可伸缩的活动挡板,可以兼顾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的生理特征,减低肢体疲劳,提高作业绩效。

  • 标签: 下肢血流量 表面肌电图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作业绩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确诊,根据WHO制定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胚胎型6例,腺泡型2例。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协作组(IRSG)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4例。所有患儿均在儿科规范化疗,计划在肿瘤切除术后1个月行125I粒子植入放疗。随访项目包括肿瘤控制情况和放疗并发症情况。结果:4例手术中肉眼切除干净,另4例因边界欠清晰未切除干净。7例患者按照各自预定方案完成了化疗,1例未完成化疗并放弃后续治疗。完成综合性治疗的7例患儿4年无瘤生存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48(37~66)个月。未完成综合治疗方案者1例,因脑转移死亡(眼眶部位稳定控制)。穿刺并发症:1例穿刺道出血。放疗并发症:早期(≤6个月)有角膜刺激征5例,睫毛眉毛脱失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2例;晚期(>6个月)有视力下降5例,眼表新生血管性病变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5例,皮下组织萎缩、硬化4例,角膜刺激征3例,睫毛眉毛脱失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其中角膜溃疡、穿孔并摘除眼球1例)。所有患儿均无眼眶及面骨发育异常,存活的7例患儿中有6例完整保留眼球,3例视力无影响。结论:包含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的综合治疗可较好地治疗儿童局限于眼眶内的横纹肌肉瘤,但粒子特有的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眼眶横纹肌肉瘤 粒子植入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重建腕部、手指、踝部、足趾屈伸功能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8年3月,河南省中牟县中医院、武警河南总队医院、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分别收治4、5、3例手足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23~62岁,手部缺损5例、足部缺损7例。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8 cm~15 cm×10 cm,根据缺损创面面积及肌腱缺损长度设计并切取髂腹股沟复合组织瓣,组织瓣面积为10 cm×8 cm~15 cm×12 cm。根据受区具体情况,组织瓣中旋髂浅动脉与受区尺动脉端侧吻合2例、端端吻合1例,与足背动脉端侧吻合4例,与胫后动脉端侧吻合2例,与足跗外动脉端端吻合1例;组织瓣中腹壁浅动脉与受区桡动脉端侧吻合1例,与尺动脉端端吻合1例。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大腿中厚皮修复。观察术后组织瓣成活情况,随访时组织瓣外观、质地、两点辨别觉距离等,并采用手部主动运动总和法进行手部功能评定,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足部功能评定。结果12例患者组织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组织瓣略显臃肿,与受区结合处有线状瘢痕,组织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15~22 mm;手部功能评定为优3例、良1例、可1例,足部功能评定为优4例、良2例、可1例;患者对手足功能恢复及外观满意。结论髂腹股沟复合组织瓣可修复手足部创面并重建腕部、手指、踝部、足趾的屈伸功能,是修复该类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髂腹股沟皮瓣 腹外斜肌腱膜 皮肤软组织缺损 肌腱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