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子宫癌(EC)是我国妇科常见的3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E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EC在发病早期是一种相对惰性和可治愈的疾病,而至疾病晚期或复发时,则侵袭性较高。对EC患者准确地进行术前评估,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MRI作为EC最准确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在术前确定该病患者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及进行预后评估。目前,除常规MRI检查外,MRI动态增强灌注成像(DCE-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等新技术,在EC患者的术前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笔者拟就EC患者的MRI表现与其FIGO临床分期的关系,EC患者诊治中的MRI新技术,以及MRI对于保留生育功能EC患者的预测价值的研究、应用现状等进行阐述。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肌层 动态增强MRI 磁共振成像,弥散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肿瘤浸润 生育力 女(雌)性
  • 简介:摘要子宫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辅助治疗以放疗最为重要,可适用于大部分患者。化疗适用于晚期和复发患者。激素治疗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手段,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安全有效,但仍有复发的风险。分子靶向治疗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临床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子宫病变的超声表现。方法根据患者超声检查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子宫增生二维灰阶图像上表现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或宫体稍大。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超声 表现
  • 简介:据临床资料统计,患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妇女,有相当一部分,经诊断性刮宫的病理结果,为子宫增殖症,这个医学术语对多数人来说,常见但又陌生.

  • 标签: 内膜增殖 增殖症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病例讨论,为患者选择一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病例讨论。结果患者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病检结果回报子宫宫腔非典型腺型子宫增生,宫颈、双侧附件未见病变组织,双侧卵巢囊状滤泡,双侧输卵管积水。结论子宫癌诊断在基层应更加倾向于简便、检查阳性率高的检查,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最大程度的治疗患者疾病同时降低经济负担。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分段性诊刮 病理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子宫炎确诊后,给予抗炎+人工周期治疗。结论对子宫炎采用抗炎+人工周期配合阴道冲洗上药等联合治疗子宫炎效果明显好于采用传统治疗子宫炎的方法,因此采用抗炎+人工周期配合阴道冲洗上药等联合治疗子宫炎是治疗子宫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急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子宫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抗生素及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辅以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和理疗等。结果在接诊35例患者中,31例治愈,4例明显好转。结论通过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和理疗、采用抗生素及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治愈率高达85%以上。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病因分析 诊疗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邱有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邱有琴(泸县奇峰镇奇峰中心卫生院四川泸州646100)【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82-02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群体中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且该病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已成为了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几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通常是以手术为主来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若是患者希望能够保留生育功能或是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才依据患者的实情考虑给予药物治疗或是放射治疗。目前临床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大致可分为传统开腹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单通道腹腔镜手术以及机器人手术四种手术形式。传统开腹手术能够充分暴露手术的视野,能够让主刀医生直接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接触,且若发生了手术并发症能够及时进行高效处理。其主要内容为对患者进行盆腹腔冲洗并找到脱落的细胞、对患者子宫实行全部切除、对患者双附件实行切除,并以病理学结果作为依据例对患者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或是盆腔进行切除。该手术方式的手术范围大且造成患者术中风险以及死亡率极大幅度上升,但能够降低患者在术后的放疗次数,保障了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并提高了其在术后生活质量的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着重大的治疗意义。传统腹腔镜手术是借助二维成像系统、光源以及相关机械设备来进行治疗的手术模式,体现了外科手术的革命性进步。传统腹腔镜手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改良完善,在当下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具备着创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且患者术后更快恢复等优势,且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但传统腹腔镜术对主刀医生的经验以及患者自身的状况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且手术空间和视野相对受限,即该手术模式的技术操作较难,因此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的运用比较受限。单通道腹腔镜手术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技术,其仅需要在患者脐部做出约16-30mm切口,并通过多通道套管来让腔镜仪器能够进入患者腹腔实行手术。其相对于传统腹腔镜术而言,切口更小几乎达到无痕的效果,减少了患者的镇痛剂药量,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且同时也降低了伤口出现感染得风险,是具备美容效果的手术方式。但该方式由于仅通过单通道来进行,且器械的使用相对集中彼此会造成干扰,因此会导致操作的精准度下降,加大了手术难度以及延长了患者手术时间,因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癌(carcinomaoftheendometrium),又称为子宫体癌(carcinomaofthecorpusuteri),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肿瘤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