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山药、黑米、黄精、红枣和枸杞为辅料,研究养生黄酒的发酵工艺。首先,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枸杞、红枣、山药、黄精和黑米最佳添加量分别为2%,3%,15%,0.5%,10%。在此基础上,采用L8(27)正交试验,优化组合方案,其结果为枸杞、红枣、山药、黄精和黑米添加量分别为1.5%,3%,15%,0.5%,7.5%,12.5%,0.35%,10%。最后,以感官评分、总酸、总糖和酒精度为指标,研究料液比对养生黄酒发酵的影响,以及红枣、黄精和枸杞加入时间对黄酒发酵的影响,得到最佳料液比为1∶2.5,红枣、黄精和枸杞与其他原辅料共发酵,黄酒的品质最佳。

  • 标签: 山药 黑米 红枣 枸杞 黄精 养生
  • 简介:对辣椒红色素的理化性质、提取工艺、分析测定方法等常用工艺方法及应用前景与展望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辣椒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分析
  • 简介:乌龙茶是我国的传统茶类,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文旨在论述近30年的做青工艺发展。通过探讨青叶在做青过程中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对成茶品质影响,进而总结出我国乌龙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工工艺的演变和发展。比较现代清香型乌龙茶和传统浓香型乌龙茶的工艺差异,进一步深入对做青环境条件的控制研究。传统的乌龙茶加工,受天气影响颇大,夏暑茶制茶环境尤为严苛。现代做青新工艺采用空调做青技术,打破传统制茶困境。本文整理出对做青有影响的可能环境因素和主要环境因子参数的研究成果,提出乌龙茶做青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设想。

  • 标签: 乌龙茶 做青
  • 简介:为了探讨生产条件对酵子基本指标的影响,以酵子的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含量、酵母菌菌落总数、乳酸菌菌落总数为考察指标,通过改变米粉粒度、米酒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来确定制作酵子的单因素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作酵子的单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米粉粒度80-100目,发酵温度25-35℃,米酒添加量为第一次米粉添加量的30%-40%,发酵时间10-12h。

  • 标签: 酵子 工艺 品质
  • 简介:以湖北省咸宁市桂花为原料,采用化学法从桂花果皮中提取天然黑色素。分别从黑色素提取剂及其浓度、提取方法、提取温度、提取液料比、提取时间5个方面探讨黑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桂花果皮黑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最适提取剂为氨水,其浓度为2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液料比为1:10(w/v);提取时间为2.5h。并对桂花果皮黑色素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表征研究,初步确定其为天然黑色素结构。

  • 标签: 桂花 果皮 黑色素 提取工艺
  • 简介:参考了有关圣莫里干酪的资料,对其加工工艺和感官性状进行了试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圣莫里干酪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圣莫里干酪 加工工艺 感官评价
  • 简介:考察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真菌α-淀粉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对比萨饼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比萨饼制作工艺的最佳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作比萨饼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90min,真菌α-淀粉酶添加量为4mg/kg,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为30mg/kg。

  • 标签: 比萨饼 制作工艺 真菌Α-淀粉酶 葡萄糖氧化酶
  • 简介:以鸡蛋壳为原料,研究制备醋酸钙的工艺技术。采用蛋壳粉直接与醋酸在常温常压下发生中和反应来制备醋酸钙,用EDTA络合法检测成品中醋酸钙的含量。结果表明,当蛋壳粉投料量为2.5g,中和反应时间为3.0h,料液比为1:16时,醋酸钙的产量最高,达2.91g,由此制得的醋酸钙纯度为71.0%,产率达99.0%。

  • 标签: 蛋壳 醋酸钙 制备 直接法
  • 简介: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料,用纤维素酶提取其中的果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火龙果果皮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提取的果胶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果皮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与果皮粉质量比1∶2,浸提时间1h,料液比1∶50(g/mL),提取温度40℃,提取pH4.0。该条件下火龙果果皮果胶的平均提取率为37.105%,提取的果胶为低酯果胶,酯化度为28.35%,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107.45%,干燥减重为9%,二氧化硫含量为19.2mg/kg,酸不溶灰分含量为0.488%,铅含量为0.907mg/kg,符合国家标准GB25533—2010的要求,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

  • 标签: 火龙果果皮 果胶 提取工艺 性质 纤维素酶
  • 简介:研究了果胶酶对香蕉汁的工艺澄清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对香蕉汁进行澄清处理,果胶酶添加量为0.03%,在pH值为3.5,温度为45℃,处理60min,果汁的透光率大于97%。果胶酶能有效地去除香蕉汁中的果胶物质。

  • 标签: 香蕉 果胶酶 澄清 出汁率
  • 简介:为提高被摄入人体的活性乳酸菌的活菌数,以做胶囊的形式对活性乳酸菌进行包埋,以多孔淀粉为内芯材,选取海藻酸钠、糊精、明胶为外壁材制成微胶囊,利用乳酸菌活菌计数法测定吸附包埋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包埋条件为:多孔淀粉5%,海藻酸钠2%,明胶4%,糊精5%,产品活菌数可达7.34×10^8cfu/g,包埋产率可达86.3%。

  • 标签: 活性乳酸菌 微胶囊 工艺优化
  • 简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芦笋茶冲泡工艺为茶水比1∶40,冲泡水温100℃,冲泡时间10min,冲泡次数3次。同时,在对7种不同芦笋茶汤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发现,木兰蜜蜂园芦笋茶的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绿巍芦笋茶和紫芦笋茶;但紫芦笋茶汤的抗氧化性最好,再次才是木兰蜜蜂园芦笋茶汤和绿巍芦笋茶汤。

  • 标签: 芦笋茶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冲泡工艺
  • 简介:目的对处方中川芎药材中阿魏酸含量进行考察,取得质量稳定、优质的提取物,进一步提高熄风通络头痛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化,取景优结果对其“药材细度”等因素再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工艺为40目药材,加5倍量乙醇,提取温度100℃,提取3次。

  • 标签: 熄风通络头痛片 阿魏酸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检测
  • 简介:目的优化丹参灵芝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加醇倍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影响;以丹酚酸B和总多糖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影响,优化丹参灵芝丸的提取工艺。结果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0h;水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h。结论验证试验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良好。研究为丹参灵芝丸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丹参灵芝丸
  • 简介:本文以沙棘汁为原料,研究沙棘白兰地酒的制备工艺。由于沙棘汁酸度较高,所以本实验对其进行了降酸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制备沙棘白兰地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为3.6,树脂为AT-90B,发酵温度为25℃,酵母菌接种量为300ppm,在此条件下,果酒感官品质良好,适合企业规模生产。

  • 标签: 沙棘果 制备 最佳工艺 感官品质
  • 简介:本文介绍了先进的绿色食品肉猪屠宰工艺,在工艺制定中借鉴了欧共体标准和欧美先进工艺技术,在该屠宰工艺中采用了水平与垂直放血相结合的放血技术;蒸汽烫毛、二次分段冷却技术;烫毛或剥皮前的清洗、拍干技术;质量控制上采用了HACCP质量关键点控制体系,以确保绿色食品猪肉在屠宰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

  • 标签: 绿色食品 肉猪 屠宰 冷却分割 加工工艺
  • 简介:为了研究鲜苎麻叶中总酚酸的提取分离工艺,以惰性气体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提取鲜苎麻叶中的总酚酸,以AB-8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惰性气体保护提取分离苎麻叶中总酚酸工艺的适宜条件为,采用闪蒸提取器提取,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Imin,碱液浓度1.0mol·L^-1,料液比1:8,提取液调节pH3.5,取上清液用大孔树脂AB-8柱层析分离,每100ml大孔树脂上样量为2g,洗脱液为80%乙醇溶液。总酚酸粗品得率(占干燥叶片百分比)为4.225%;总酚酸在干燥叶片中的含量为0.3681%。结果显示,该工艺采用碱水提取,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有效降低了提取成本;同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避免了提取过程中酚酸类成分的氧化,简便可行。

  • 标签: 苎麻 总酚酸 提取工艺 均匀设计
  • 简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对速冻水饺冻痕率的影响因素次序依次为:深冻区温度〉预冻区温度〉预冻区风速〉深冻区风速;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冻区温度-20℃,预冻区风速4m/s,深冻区温度-30℃,深冻区风速4m/s。

  • 标签: 速冻 水饺 冻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