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有效方法,测定脑心通片中丹酚B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丹酚B,以HPLC方法测定,C18色谱柱(250mm×4.6mm,5µm);以乙腈-甲醇-甲酸-水(10:27:1: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nm;流速:1ml/min;柱温:20℃。结果:丹酚B在0.2220µg~2.2200µg(1.000)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1.6%(n=6)。结论:本方法样品制备操作简便,稳定,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脑心通片中丹酚B的含量。

  • 标签: 脑心通片 丹参 丹酚酸B 超声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复合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中的94例患者进行重点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人数均为47例的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采取酮康唑外涂治疗,一组作为观察组采取复合外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黏着性鳞屑(ASFS)、峰值瘙痒(NRS)评分存在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SFS、NRS评分基本相似(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ASFS和NRS水平的变化都非常明显,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SFS和NRS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P<0.05)。结论:复合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能有效降低患者ASFS、NRS评分,促进患者康复,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复合酸 头皮脂溢性皮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治疗中以齐拉西酮或氯氮平联用碳酸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以氯氮平、碳酸进行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碳酸和齐拉西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其总体有效率高达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是5.00%,与对照组的7.50%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联用齐拉西酮和碳酸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齐拉西酮 氯氮平 碳酸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碳酸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1.1-2022.6收治的72例躁狂症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n=36,使用碳酸)与实验组(n=36,使用喹硫平+碳酸),比较两组患者的躁狂程度、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躁狂症 喹硫平 碳酸锂 治疗效果 躁狂症状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胺眼部电离子透入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全身静点,地塞米松全身冲击,地塞米松加阿托品球后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胺眼部电离子透入,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连续俩个疗程。以视力作为观察与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胺眼部电离子透入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 标签: 甲钴胺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电离子透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烤瓷牙铬合金和二氧化锆修复效果的临床对比。方法将100例(180颗)要进行烤瓷牙修复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铬合金,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结果对照组铬合金的成功率为91.67%,二氧化锆的成功率为95.00%。经过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的疗效明显要高于铬合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前者。

  • 标签: 二氧化锆 钴铬合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α-硫辛酸和甲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采取甲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SS评分、NRS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NR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SS评分、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11%;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α-硫辛酸更有效,甲胺可显著提高感觉功能、神经反射功能,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alpha -硫辛酸 甲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丹鹿通督联合腺苷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腺苷胺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鹿通督进行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短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1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5%略高于对照组2.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鹿通督联合腺苷胺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短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丹鹿通督 腺苷钴胺 腰椎间盘突出症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α-硫辛酸、甲胺、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05月--2018年05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n=46)、对照组(n=46),实验组α-硫辛酸、甲胺、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甲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效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93.48%vs78.26%,=4.390,P=0.036)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效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α-硫辛酸、甲胺、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显著,既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又可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 标签: &alpha -硫辛酸 甲钴胺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取药物联合治疗(甲胺、贝前列腺素钠)的可行性,为DPN患者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DPN患者,总计84例。进行84例DPN患者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DPN患者采取甲胺治疗,联合组DPN患者采取甲胺+贝前列腺素钠治疗。对比对照组与联合组DPN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震动感觉阈值VPT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DPN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左右下肢VP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DPN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对比甲胺单独治疗,联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更符合DPN患者治疗需求,在改善患者VPT方面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效果佳。

  • 标签: 甲钴胺 贝前列腺素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震动感觉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应用甲胺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上的效果。方法:我院之中,抽选2019年3月-2020年3月部分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共50例,在获得了家属与患者本人的同意之后,并按照相关的情况,是否应用甲胺联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来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25例,针对对照组之中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实验组之中的患者,则采取卡马西平治联合甲胺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近期治疗上的总有效率是91.3%,要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甲钴胺 卡马西平 联合应用 三叉神经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甲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甲胺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α-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电生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6.67%比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SSCV、MCV: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甲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可促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电生理状况。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α-硫辛酸 甲钴胺 临床疗效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甲胺和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筛选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间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行甲胺治疗,观察组行α-硫辛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α-硫辛酸治疗,整体效果和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均优于甲胺治疗。

  • 标签: 甲钴胺 α-硫辛酸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基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进行双重晶粒组织制备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盘件温度场分布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完全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存在研究周期长和花费大等缺点,而有限元数值模拟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研究手段。本文对作者自主研发的新型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8Ⅰ涡轮盘双重晶粒组织制备进行了实验与模拟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温度是控制该合金晶粒长大的关键因素。在高于γ'相固溶温度时,晶粒尺寸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长大,据此建立了合金晶粒尺寸与固溶温度、保温时间之间的动力学函数关系式。另外,涡轮盘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表明温度梯度主要取决于保温时间。在结合实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所优化选择的热处理条件下,成功获得了轮缘和轮心晶粒度分别为ASTM6~7和为ASTM10~11的FGH98Ⅰ合金双重晶粒组织涡轮盘。

  • 标签: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 双重晶粒组织 晶粒长大 热处理 有限元模拟
  • 简介:【目的】测定树莓不同部位中鞣花的含量,为更合理的开发利用树莓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树莓鲜叶、干叶和果实中鞣花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LunaC18柱(250mm×4.6mm,5μm),以A相(0.5%磷酸水溶液)和B相(乙腈:水:冰醋酸=49.5:50:0.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26min,20%-60%B;26-30min,60%-20%B;30-40min,20%B。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0.8ml/min,进样体积20μl。【结果】鞣花在浓度为0.032-0.25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8×107X+146087(R2=0.9998)。树莓鲜叶、干叶、果实中鞣花的含量分别为57、76、849mg/kg。【结论】树莓不同部位中鞣花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以果实中含量最为丰富为树叶中含量的近10倍,本研究为树莓不同部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树莓叶 树莓果实 鞣花酸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茶多酚 (TP)对反式脂肪致大鼠肾功能损害保护作用。方法 将四十只 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 5组,用 TFA处理大鼠形成肾损伤模型,然后使用茶多酚对大鼠进行保护,实验时长为八周,隔天灌胃一次,最后一次灌胃后,动物禁食 12 h,测定各组动物的体重麻醉处死后取肾脏称重,并测量各项指标活性。结论 经 TFA染毒组的小鼠实验后脏器系数增加,肾损伤严重,氧化应激指标相应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受 TP保护的各组相较于 TFA组,各项血清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茶多酚对反式脂肪致肾脏损伤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修复损伤肾脏。

  • 标签: 茶多酚 反式脂肪酸 修复作用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唑来膦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唑来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唑来膦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唑来膦酸 老年性骨质疏松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