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双酸盐治疗骨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骨相关事件、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长期应用的耐受性目前尚不明确,同时存在肾毒性、颌骨坏死、电解质紊乱、心房颤动等不良反应。正确的认识这些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的防治、扩大使用的适应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唑来磷酸 骨转移 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治疗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在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治疗前后骨密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包括静息痛评分、前屈后伸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L1-4、Ward三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治疗对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提升治疗效果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类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与氯曲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氯曲二钠治疗两疗程,观察疼痛及KP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疼痛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8.89%(p>0.05)。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1.67±12.95、77.22±7.51,p<0.01。氯曲二钠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2.22±13.52、76.11±6.97,p<0.01。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氯曲二钠均能有效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但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 氯曲膦酸二钠 肺癌 转移性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伊班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特征。方法诱导C57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依据双酸盐种类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α-MEM培养基常规孵育,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10-8、1×10-7、1×10-6、1×10-5、1×10-4mol/L;伊班组加入相同梯度浓度伊班。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比较细胞形成及黏附性;应用Transwell系统检测细胞迁移性;采用骨基质培养检验细胞骨吸收性,并定量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染色阳性多核细胞数[(118.5±12.7)个]比较,1×10-6mol/L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明显减少至(26.6±5.2)个,为其阈浓度;抑制效果优于同浓度伊班[(99.2±10.9)个,F=5.531,P<0.05]。而伊班到达1×10-5mol/L阈浓度才发挥有效抑制作用[(27.3±6.1)个]。与对照组附壁生长及跨膜细胞数[(131.7±15.3)、(111.6±13.5)个]比较,1×10-6mol/L[(72.8±12.8)、(35.8±6.8)个]比同浓度伊班[(128.6±13.6)、(98.6±9.6)个]更显著抑制破骨细胞黏附与迁移性(F=2.638、3.976,P<0.05)。与对照组骨吸收陷窝数[(28.1±7.2)个]比较,1×10-6mol/L[(5.8±2.6)个]比同浓度伊班[(26.9±6.6)个]抑制细胞骨吸收性更显著(F=3.215,P<0.05)。结论1×10-6mol/L即发挥有效抑制破骨细胞作用,而伊班阈浓度为1×10-5mol/L。

  • 标签: 破骨细胞 分化 唑来膦酸 伊班膦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以及中国肿瘤协会等数据库,收集治疗肿瘤骨转移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中的相关数据,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回溯,按照排除和纳入标准,对其质量进行确认,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患者2025例,纳入28个随即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肿瘤骨转移,和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进行放射式治疗后的疼痛率(95%CI,OR=3.45,P<0.0001),患者的活动能力(95%CI,OR=2.94,P<0.0001)和生活质量(95%CI,OR=2.85,P<0.0001),并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CI95%,OR=0.18,P=0.03)和新生骨转移肿瘤发生率(95%CI,OR=0.25,P<0.0001),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患者的低钙血症(95%CI,OR=8.95,P<0.0001)和发热(95%CI,OR=11.96,P<0.0001)这两个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治疗肿瘤骨转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其活动能力,对转移性疼痛可以有效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大大下降,但是会造成患者低钙血症和发烧。

  • 标签: 唑来膦酸 肿瘤骨转移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缓解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癌症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各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4例,采用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对疼痛缓解效果进行分析,并评价安全性。结果缓解疼痛总有效率为77.3%(3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缓解癌症骨转移疼痛效果良好,安全性搞,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唑来膦酸 癌症骨转移 缓解疼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相关的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法临床调查10例骨质疏松患者患者使用后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护理,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策略及护理。结果9例骨质疏松患者,在应用后,分别于于当日于次日出现多种临床并发症,经过严密观察,积极预防治疗与护理患者均与用药后3日与4日后恢复。结论静脉应用可以治疗骨质疏松,但是应该重视其应用后。

  • 标签: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短程联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6例,采用加局部放疗;单纯放疗组15例。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镇痛效果分别为93.8%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活动能力、生存质量、骨质修复有效率分别为87.5%、75.0%、43.8%,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骨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生存质量并增加骨质修复。

  • 标签: 唑来膦酸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
  • 简介:摘要1例77岁女性患者因骨质疏松症接受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该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用药前无哮喘发作。静脉滴注注射液19 h后,患者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考虑为注射液所诱发。立即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多索茶碱静脉泵入,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及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0 min后喘憋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26 h后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再次给予上述治疗后好转。但患者活动耐量下降,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3个月后活动耐量恢复至静脉滴注注射液之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入院单双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患者给予特立帕肽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联合特立帕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12周、24周和52周时腰椎及髋部BMD值相对于基线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2周、24周和52周时的腰椎BMD值增长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髋部BMD对比显示,观察组用药后12周、24周增长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周时两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能够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症状,联合特立帕肽治疗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唑来膦酸 特立帕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唑来膦酸 老年性骨质疏松 临床效果
  • 简介: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并可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症和高钙血症等.二酸盐是治疗骨转移最常见的药物,作为新一代含氮二磷酸盐类药物,是至今已发现的药物中抗骨吸收能力最强的.本文综述了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唑来膦酸 肿瘤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治,对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8月门诊就诊的98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实行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睑板腺缺失积分(MGS)结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睑板腺分泌物评估上,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措施,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便捷,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强脉冲光 睑板腺 眼睑熏蒸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 泪膜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注射液(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密固达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全过程,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确定患者是否接受第二次治疗。结果1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有6例输液后无不良反应;2例输液后第一天出现发热、关节痛;2例输液后第二天出现头痛、全身肌痛;1例输液后第三天出现流感样症状;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予对症治疗后均缓解。10例患者表示愿意接受第二次治疗,1例患者尚有犹豫。结论采用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唑来膦酸 密固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本组收治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30例,其中女24例,男6例;年龄53~80岁,平均(67.6±8.1)岁。所有患者均予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注射液5mg静脉滴注,其中术后5~7d应用5例,术后1个月25例。术后12、24、36个月复查并记录骨密度变化,同时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治疗期间的症状和不良发应。结果本组患者治疗1年后骨密度均有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应用3年骨密度持续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给予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恶心等反应,再次应用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无骨折不愈合、骨不连、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螺钉退出等并发症发生。无再骨折发生。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再骨折率、提高骨密度,且并不影响骨折愈合。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骨折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0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及阿发骨化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5mg每年一次静滴,持续3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随访3年,两组患者共156例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治疗3年后,治疗组的腰椎(L1-4)、股骨颈以及Ward三角等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内治疗组均无新发脆性骨折,对照组共发生3例椎体压缩骨折及1例下肢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63%静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乏力、全身疼痛、恶心等症状,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后2天内基本缓解,且症状及发生率随输入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减轻。结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能持续增加骨密度,有效降低骨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降钙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方法研究纳入8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患者均手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1例)术后降钙素治疗,观察组(41例)术后联合降钙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及疼痛评分变化情况(VAS)、患者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VAS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骨密度、VA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降钙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显著,患者骨密度改善,恢复好,疼痛轻,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 唑来膦酸 降钙素 骨密度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