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所致的骨骼疾病。目的:探讨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2003/2011收录的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的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和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预防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和专科查体确诊1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的个案,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了治疗,临床治愈,疗效满意。结果与结论:共纳入双膦酸盐类药物致颌骨坏死的相关文献15篇。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降低肿瘤细胞引起的骨转移灶的溶骨破坏。由于在正常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维持动态平衡,但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双膦酸盐抑制了颌骨在病损后的破骨细胞的活动,使骨改建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完成;造成颌骨尤其是牙槽骨在牙槽手术后骨的修复不能进行,引起经久不愈的感染。

  • 标签: 双膦酸盐 颌骨坏死 骨转移 乳腺癌 齿槽外科
  • 简介:患者韩某,男,50岁,因双髋关节疼痛10年,右髋疼痛加重伴发热1周,以“双侧股骨头坏死并右侧股骨颈病理性骨折,发热原因待查”入院。体格检查:患者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口唇轻度紫绀,咽略红,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强迫屈髋屈膝位,双侧腹股沟点压痛,大粗隆叩痛,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化脓性关节炎 诊断延误 双侧 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髋关节疼痛
  • 简介: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胆固醇患者171例,随机分为3组,依折麦布组、阿托伐他汀钙组和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联用组(联用组)进行12周的治疗。分别使用10mg/d依折麦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10mg/d依折麦布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用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有进一步下降,其中TC、LDL-C的变化率与依折麦布组、阿托伐他汀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的调节程度与阿托伐他汀钙的剂量无关(P〉0.05),联用组疗效明显高于依折麦布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具有较好的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其安全较好。

  • 标签: 高胆固醇血症 抗胆固醇血症药 降血脂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TNF-α基因中–308G/A位点多态和前列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前列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及筛查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50~2011)、EMbase(1990~2011)、CNKI、CBM、VIP和WanFangData,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出关于TNF-α-308位点多态与前列腺癌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1月。在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4和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4919例前列腺癌患者,5210例健康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前列腺癌组与对照组中基因型AAvs.GG[OR=0.92,95%CI(0.71,1.20),P=0.55]、GAvs.GG[OR=1.11,95%CI(0.90,1.37),P=0.33)、AAvs.GG+GA[OR=0.91,95%CI(0.70,1.18),P=0.47)、GA+AAvs.GG[OR=1.11,95%CI(0.90,1.36),P=0.33)、等位基因Avs.G[OR=1.07,95%CI(0.91,1.26),P=0.39]与前列腺癌易感性之间均无相关;②以人种为亚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TNF-α–308位点的多样在不同人种中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现有证据显示,TNF-α–308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可能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无关。由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标签: 前列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背景:目前国内外高位复杂肛瘘手术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肛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目的:分析改良式脱细胞真皮基质内口缝合外口引流修复新疆维吾尔族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维吾尔族连续高位复杂肛瘘患者40例,以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改良式脱细胞真皮基质内口缝合外口引流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引流修复治疗。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瘘管闭合时间、治愈率及疼痛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式脱细胞真皮基质内口缝合外口引流修复可促使高位复杂肛瘘的愈合,可以明显缩短高位复杂肛瘘术后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但结果缺乏多中心随机大样本临床对照试验的验证。

  • 标签: 脱细胞真皮基质 内口缝合外口引流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临床研究 生物材料
  • 简介:目的通过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实时用NIM—ResponseTM肌电监测仪监测盆底括约肌电活动,了解控尿神经的分布,以便术中保护控尿神经,提高术后控尿效果;并对比手术前后患者控尿情况,评价实时监测技术在保护控尿神经方面的效果及意义。方法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T2a-T3a纳入研究。将这些术前控尿正常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其中A组(神经监测组)利用NIM—ResponseTM肌电监测仪对以上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盆底括约肌电活动进行术中实时监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全麻,避免术中使用肌松药。接地电极接于上臂,探测电极置于肛门括约肌及尿道括约肌。术中在前列腺邻近结构处以神经刺激探针以最高5mA电流刺激和探测证实控尿神经在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周围行程及功能状态,通过避免电切电凝破坏控尿神经邻近结构达到保护其免受损伤的目的。B组(非神经监测组)行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比术前、术后拔尿管后24h、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患者控尿情况,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尿垫试验、膀胱镜检查。结果术后两组拔尿管后24h完全控尿率有显著差异(65.0%vs37.5%,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控尿率则无差异(80.0%vs75.0%,P〉0.05和92.5%vs90.0%,P〉0.05)。术后30d尿动力学检查证实80例患者前列腺部尿道控制带阻力消失,尿道闭合压正常存在,括约肌肌电正常存在。膀胱镜见40例患者尿道括约肌结构存在,镜下括约肌收缩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盆底括约肌电活动实时监测,对控尿神经的解剖及功能分布有较强的准确,可加快术后控尿功能恢复。

  • 标签: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神经监测 神经刺激 尿失禁 控尿
  • 简介: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联合无水酒精囊内注入治疗单纯肾囊肿,以减少术后渗出和降低复发率。方法直径大于4cm的单纯肾囊肿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两组,由同一术者实行手术操作。A组53例,患者仅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B组53例,患者在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时,先打开囊肿,吸净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等待5分钟后吸净酒精,反复2次,再将多余囊壁切除。比较两种手术术后引流液量和引流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对比术后引流液总量,A组平均为(307±127.7)ml,B组平均为(82±46.2)ml,B组明显少于A组;对比术后引流时间,A组平均为7±3.2天,B组平均为(3±1.7)天,B组明显少于A组;随访1年,A组有3例囊肿复发,B组无复发情况。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无水酒精囊内注入治疗,能有效破坏去顶减压术后残存囊壁的分泌功能,减少残存囊壁的分泌,缩短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肾囊肿复发率,是治疗单纯肾囊肿的理想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肾囊肿 腹腔镜 去顶减压术 硬化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回肠储袋与直肠肌管吻合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1年为13例FAP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回肠储袋与直肠肌管吻合术及回肠储袋与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长度、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腹腔镜辅助下回肠储袋与直肠肌管吻合术较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减少,肛管静息压及最大收缩压明显增高。结论:与传统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相比,回肠储袋直肠肌管吻合手术保留了部分直肠肌管,不仅有效减少了盆底肌肉损伤的可能,而且很好地保护了肛门括约肌,因而可更好地保留患者的控排便功能。

  • 标签: 息肉 家族性 腹腔镜检查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斜卧截石位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处理复杂输尿管结石的可行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共68例72侧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采取斜卧截石位,先行超声定位下经皮肾镜术,建立通道并处理结石。随后白尿道行输尿管镜,将剩余结石冲入肾盂自经皮肾镜通道将结石取出。结果67例71侧碎石取石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自穿刺开始至手术结束)15~60min(平均34.3+12.2min)。1例患者输尿管出口及上段狭窄行二期肾切除术,1例先行。肾盂穿刺造瘘二期手术患者,发现瘘道在结肠,即行变换穿刺通道手术成功。术后平均住院日6d,结石取净率100%。结论斜卧截石位下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术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体位舒适,手术时间短,有利于术中麻醉监护,碎石取石效果好,可作为其微创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值得在基层医院中临床推广。

  • 标签: 斜卧截石位 联合体位 经皮肾镜术 复杂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脊柱半椎体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该多中心回顾研究纳入先天性脊柱单节段或双节段半椎体畸形患者。手术治疗包括凸侧骨骺阻滞术或原位融合术(第一组),保留半椎体的内固定矫形融合术(第二组)和半椎体切除内固定矫形融合术(第三组)。

  • 标签: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椎体切除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疗效观察 半椎体畸形
  • 简介:目的研究脑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与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方差分析222例患者各心功能分级之间脑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并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心功能分级与脑利钠肽正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脑利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2,P〈0.05);②心功能分级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5,P〈0.05)。结论脑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关系,但均不能作为诊断心功能分级的唯一标准。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利钠肽 每搏输出量 老年人 80以上
  • 简介: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gallbladderdrainage,PTGD)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梗阻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为78例老年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行PTGD联合二期LC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术后2~3h腹痛减轻,体温24~48h降至正常,PTGD管平均留置13.5天,分别于6~48天后行LC。3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因急性梗阻胆囊炎及相关治疗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PTGD联合二期LC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胆囊炎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老年急性梗阻胆囊炎应尽量避免急诊常规手术,宜先行PTGD,缓解炎症,以免发生胆囊穿孔,待二期择期行LC。

  • 标签: 胆囊炎 急性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伴有椎体内裂隙的疼痛OVCFs患者,是PVP治疗的独特且可能具有优势的指征。然而,很少见到对照研究,结果常常相反。在识别椎体内裂隙方面观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多大目前尚不明确。方法:197名长期疼痛的OVCFs患者中102人接受了PVP治疗,运用疼痛强度数字表表示背痛程度,观察36项调查表及常规的脊柱摄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性 治疗 疼痛强度 PVP
  • 简介:目的:对比经尿道选择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hotoselectivevaporizationofprostate,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BPH)的安全及有效。方法:按Coe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CNKI、CBM、万方、维普等文献资料库;手工检索中文泌尿外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对比PVP及TURP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5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方面:PVP及TURP治疗BPH,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方面:与TURP相比,PVP手术时间较长[MD=28.97,95%CI(9.72,48.21)],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MD=-2.86,95%CI(-4.58,-1.13)J,住院时间较短[MD-2.32,95%VI(-2.79,-1.85)],术中输血较少[OR=0.08,95%CI(0.02,0.34)],术后尿道狭窄率无显著差异[OR=0.74,95%CI(0.27,2.07)]。结论:PVP与TURP均能显著改善轻、中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症状,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与TURP相比,PVP操作更安全,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方面两种术式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 META分析
  • 简介:<正>目的: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直肠指检的异常或血清PSA浓度的升高。然而,由于其较低的阳性预测值导致了许多PSA升高和/或直肠指检异常的患者进行了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本文旨在研究尿液PCA3(前列腺基因3)在前列腺活检之前预测前列腺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笔者进行了一项以社区为基础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瞻性研究 直肠指检 前列腺活检 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表现特征,探讨肿瘤组织ADC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微血管面积的相关。方法收集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分析其DWIBS图像特征,分别测量肿瘤中心实部分、肿瘤边缘部分和瘤周正常肌层的信号强度、ADC值。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及微血管面积,并分析二者与ADC值的关系。结果DWIBS原始图像、3DMIP重建及相应黑白翻转图像可立体、直观显示肿瘤病灶部位、大小及范围,肿瘤组织于原始图像上呈明显高信号,黑白翻转图像呈低信号;肿瘤组织中心实部分、肿瘤边缘部分信号强度、ADC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瘤周正常肌层信号强度、ADC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组织ADC值与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面积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DWIBS可直观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ADC值定量测量可明确肿瘤边界,并提示肿瘤的组织病理学信息。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背景抑制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和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11年2月,对66例寰枢椎失稳的患者随机选择一侧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和一侧经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通过寰椎螺钉置钉操作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并发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术后内固定稳定情况评定疗效。

  • 标签: 寰枢椎失稳 寰椎侧块 侧块螺钉 固定技术 自身对照 后弓
  • 简介: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目测类比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