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在对英、美、日、菲、中五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述评的基础上,将其在内容分析和教学分析层面进行了异同对比,发现在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层面上各国都比较一致,但是在教学分析层面,我国有所欠缺。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具体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策略观、教学评价、教材思想、实验与探究、配套资源以及教材设计及品质为主的7个维度25个指标体系

  • 标签: 教科书 指标 物理 评价 高中
  • 简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STA专项技能认证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克服目前高职院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缺点,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理论基础的同时,精通汽车维修的某几个专项,毕业后可以迅速的适应汽车维修相应的工作岗位;同时,鉴定和教学相结合,提升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 标签: OSTA 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体系 技能认证 专项技能
  • 作者: 李文信,陈晓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6-16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
  • 机构:摘要: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必然存在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近年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
  • 简介:地方高师院校作为以专门培养地方基础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特色在于培养实践性应用型的基础教育师资,其中应用与实践素养是众多要求中的重中之重。构建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体系对于提升广大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其应用性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遵循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理念,依据其构建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路径,科学有效地建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旨在培养教育专业化、素养综合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的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师。

  • 标签: 高师院校 实践性应用型 课程体系
  • 简介:结合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背景和意义,从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组织、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等方面分析归纳了我国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对现有的以多元结合为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建立和实践了"122333"六位一体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标签: 课程教学 质量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 简介:现有的以课件为基本存储单元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普遍存在素材冗余、重复建设、缺乏继承性等问题,己难以适应远程教育中学习目标和教学思路的多元化需要。基于“素材-框架-目标”模型的教学资源体系的核心设计思想是建立在目标导向型学习模式上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路线及教学素材的分离,并通过系统与课程资源标准化后的关联整合。本文设计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以MFO理论为指导,采用RUP开发方法、基于JAVA技术的B/S设计方案以及AJAx+JSP+JSF+IBATIS+SPRING的开发框架,完成了素材管理系统、知识点管理系统、课件制作系统、合成系统以及智能导学系统的开发,实现标准性、扩充性、易用性、兼容性等多重目标,有效地解决远程教学资源管理的难题。

  • 标签: 现代远程教育 教学资源体系 知识点 系统开发
  • 简介:职教集团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体现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职教集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在分析示范性职教集团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运行机制、合作育人以及形成品牌等方面探讨寻找示范性职教集团适切的发展路径。

  • 标签: 职教集团 示范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简介:体育学习评价涉及体育课程评价与体育学习评价两个层面。其中,体育傈程评价的概念与对象是作为客体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而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则主要针对作为体育课程学习的主体学习情况的分类评价。学界对于体育学习评价理论探究集中在发展性学生评价、多元智能、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目前情况来看,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阻碍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传统学习评价方式仍然有一定的生命力,尤其是在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方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于可红教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针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这一基本议题,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评价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构建了相应的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学习评价 体育学习评价 体育与健康 发展性学生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简介:  职业院校面对信息化时代和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面对学生毕业发展的多样选择,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思路,职业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模式向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

  • 标签: 专业课程体系 体系改革 改革研究
  • 简介:高等学校教师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三类,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应有所不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人格特质、职业价值观五个方面;高等学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努力程度、个人目标四个方面。高校教师与学生对教师胜任力行为特征的理解差异较大。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关注程度,而教师更关注科研胜任力指标。

  • 标签: 高等学校 教师 胜任力 评价指标体系 胜任力行为特征
  • 作者: 杨辉,张宣升,韩江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6-16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年第6期
  • 机构:[摘要]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围绕企业工作任务,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引领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以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的SP-CDIO模式。通过项目实施、综合设计、毕业项目、技能训练等实施课程,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 简介: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本文依据相关理论和教育部有关要求及2008年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0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数据统计分析、访谈情况,按照功效系数法、顾客满意度法、模糊综合评分法等绩效评价方法及专家访谈意见,在高校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从三大维度(投入、产出、风险)和七大指标(人力资源效率、固定资产效率、经费效率、社会声誉、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战略成本风险)及32个子指标,初步构建了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及评分标准。

  • 标签: 中国高校 战略成本管理 绩效评价 研究
  • 简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高师院校突出教师教育的特色和灵魂,也是培养未来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石。依据《全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构建“一体两翼”教师教育课程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师院校提高教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性且切实的选择。

  • 标签: 教师教育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体两翼”课程体系 课程管理与实施
  • 简介:中世纪大学宗教神学教育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缺位的原因主要有:中世纪大学课程等级观念造成宗教神学曲高和寡;世俗大学对宗教神学教育抵制;实施宗教教育的主要机构是由修士把持的神学院和修道院。尽管中世纪教育学科神性化,人们对宗教的无知还是超出想象,其原因在于当时人们还没有宗教教导的观念。

  • 标签: 中世纪大学 巴黎大学 课程教学 宗教神学
  • 简介: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的基本功能是使学习者实现有效的学习。这一功能的完成必须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因此,课件评价与教学效率评价便成为判断这一功能性的必要手段。该文在反思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以多个中学承担的实际课题为实验基础,系统提出了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及其教学效率评价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包括六大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评价量表。最后简要说明相关的实施方法。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软件 教学效率 教学评价 理论模型
  • 简介:福建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系是我省唯一一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的高等师范院校。1984年创办并开始招生,近20年来,为我省培养了大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师资和研究人员,为我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高师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为此探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已十分必要。

  • 标签: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高等师范院校 本科学历 教学改革
  • 简介:采用问卷法对135名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与支持性体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能力偏低,行为问题偏多,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其中多动、社交退缩是不同性别6~11岁儿童表现较为突出的行为问题;(2)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支持性体系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解释男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7.23%~32.05%的变异,能解释女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6.15%~31.08%的变异;(3)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男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实际支持行为、教师支持总分、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女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期望、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社会能力 行为问题 功能模式 支持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