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耳部症状首发的恙虫病。患者女,72岁,因“发现耳屏前肿物10 d”就诊。查体见耳屏前黑色肿物,质硬伴触痛,确诊后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后耳前皮损疼痛缓解、体温趋于正常,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未遗留肝肾功能损伤等后遗症,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患儿24例。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进行TWIST(testicular workup for ischemia and suspected torsion)评分,统计TWIST评分在患儿中的应用情况。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13例)和儿童青春期组(11例),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的差异,从而分析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的临床特征。结果24例患儿中,首发症状为腰痛4例,腹股沟区疼痛8例,下腹疼痛4例,脐周疼痛2例,哭闹拒食2例,恶心呕吐3例,以及发热1例。TWIST评分分布为低评分(0~2分)5例、中评分(3~4分)17例及高评分(5~7分)2例。婴幼儿组与儿童青春期组首发症状中仅腹股沟疼痛患儿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间TWIST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例患儿中,3例睾丸扭转缺血坏死,手术切除睾丸;21例睾丸复位后血运恢复,行睾丸固定术。结论症状不典型的阴囊红肿的睾丸扭转患儿临床首诊症状复杂,应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性;TWIST评分的中、高评分对睾丸扭转有一定提示作用,通过全面仔细体格检查并结合超声检查综合诊断,以免漏诊或者误诊,争取最大可能性保留睾丸组织。

  • 标签: 睾丸扭转 儿童 睾丸扭转评分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发临床症状特征,提高新冠肺炎病例的识别能力,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方法对2020年1月5日至4月7日五个地区报告的559例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研究,分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和新冠病毒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559例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出现临床症状,平均年龄为43.54岁,核酸阳性者320例,核酸阴性者239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者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发热(50.31%)、咳嗽(44.69%)、乏力(14.06%)和咽部不适(10.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症状者中有基础疾病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风险是无基础疾病者的2.70倍(95%CI: 1.52~4.98)。首发临床症状表现出乏力、头晕头痛、寒战的密切接触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风险分别是未表现出相应症状的4.82倍(95%CI:2.29~11.41)、2.59倍(95%CI:1.09~6.84)和9.34倍(95%CI:1.74~173.18)。≥60岁的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是<60岁人群的8.78倍(95%CI:4.12~19.73)。男性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是女性的2.52倍(95%CI:1.21~5.47)。有基础疾病者的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是无基础疾病者的3.56倍(95%CI;1.55~8.24)。首发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的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分别是未表现出相应症状的2.91倍(95%CI:1.34~6.65)和3.79倍(95%CI:1.47~9.65)。结论首发症状表现出乏力、头晕头痛、寒战者要警惕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的感染者要警惕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进一步提高患者就诊意识和病例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感染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首发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鉴别诊断极其复杂,尤其是肝外梗阻性黄疸一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该疾病病变大致可分为原发于胆道的病变和由周围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继发胆道病变,其中因肺癌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临床上甚为罕见。现报道1例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病程中无任何呼吸道症状,最后确诊为肺癌伴胰头旁淋巴结肿大、压迫胆道使周围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继发胆道梗阻性黄疸。

  • 标签: 黄疸 肺肿瘤 鉴别诊断 放射影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以睡眠打鼾为主要表现的第二鳃裂囊肿(second branchial cleft cyst,SBCC)。患儿男,9岁5月,因“打鼾3年余,加重2个月,发现鼻咽部肿物1周”就诊。术前MR示右侧咽旁间隙延伸至鼻咽腔囊状肿物影,考虑第二鳃裂囊肿可能。在全身麻醉下行内窥镜下鳃裂囊肿切除术,肿物内含囊液,术后病理诊断为第二鳃裂囊肿。术后半年复查MR未见原囊性占位。随访1年,未见囊肿复发,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1例以心脏杂音为首发症状的WHIM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5岁,临床表现为心脏杂音,粒细胞减少及反复感染。基因检测结果提示CXCR4基因杂合突变(c.1000C>T)。心脏超声及心脏CT提示心脏畸形。WHIM综合征非常罕见,以心脏杂音为首发表现者在国内属首例,希望能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WHIM综合征 CXCR4突变 心脏畸形 粒细胞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以腹部症状首发感染表现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毓璜顶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以腹部症状首发感染表现的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男20例,女15例,中位年龄42岁。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特点。结果35例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起初均无发热,但均有不同程度并发腹部症状,表现为不明原因腹痛、腹胀、咽痛、吞咽不适、恶心、呕吐、返酸、呃逆、腹泻等症状,查体发现腹部无固定部位压痛、肠鸣音亢进、腹肌紧张等体征。其中30例粒细胞缺乏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后才有发热,且热峰时间较长,均大于2 h,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均明显升高,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无异常,4例粪培养阳性,6例血培养阳性,21例腹部CT为脂膜炎性改变、肠腔胀气、肠管积气及肠管增厚等表现。结论粒细胞缺乏期,感染致死率较高,但不是所有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要警惕以腹部症状首发表现的感染,这群患者表现比较特殊,且腹部症状无特异性表现,极易漏诊,延误诊治,临床需提高警惕;在粒细胞缺乏期一旦出现不明显原因的腹部症状,要及时完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密切监测体温,及时抗感染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 标签: 粒细胞缺乏期 腹部症状 感染
  • 简介:摘要报告1例以呕血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食管裂孔疝。患儿生后1 h呕吐咖啡色液体,量逐渐增多,经消化道造影确诊,手术治愈出院。对于生后早期不明原因的呕血,需警惕食管裂孔疝。

  • 标签: 呕血 食管裂孔疝 新生儿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我科收治的1例颈内动脉瘤病例,患者首诊主诉咽痛,初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完善咽部增强CT后诊断为颅外段颈内动脉瘤。于血管外科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症状改善。随访30个月无异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鼻窦炎为临床上常见的鼻窦急性化脓性炎症。鼻腔结构异常、占位性病变及全身性疾病都可能为其病因,其症状一般以鼻部局部症状为主,鼻外并发症多出现于疾病后期,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和早期诊疗的普及,严重眼部症状临床上也已较为少见,对于出现眶内并发症的鼻窦炎患者,多采取Chandler分期指导治疗。本文对我科收治的2例以单眼视力下降为主要首发症状的急性鼻窦炎患者治疗过程进行报道分析。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症状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4例以DVT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征、病因、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组DVT患者中,发现有明确病因者107例,包括解剖结构异常39例、恶性肿瘤35例、免疫性疾病15例、遗传性易栓症18例,并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论对DVT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7例以出血及凝血异常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误诊原因。对7例凝血异常的M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做出详细描述和分析。治疗前凝血因子活性测定,1例为单个Ⅹ因子缺乏,2例为单个Ⅶ因子缺乏,4例为多因子缺乏。初诊时间病程2~10个月,确诊后在补充血浆及凝血因子等治疗下,予以化疗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28~84 d。以出血及凝血异常为首发表现的MM患者出血征象明显,皮下血肿较大,部位多发,位置较深。初诊时因骨髓穿刺相对禁忌,易造成误诊误治,临床医师需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因子Ⅶ缺乏 因子X缺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为提高罕见白血病的诊断水平,本文报道1例以腰痛为首发症状的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检验工作者对MCL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肥大细胞 白血病 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