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化疗前向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采取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反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化疗期间密切观察,及时处理神经毒性反应。结果35例病人经治疗后神经毒性反应较轻,未发生Ⅳ度毒性反应,Ⅲ度以下毒性反应经治疗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在奥沙利铂治疗期间,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极大地减轻其毒性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plate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和溶媒对照组。每周给药三次,连续给药四周,恢复期四周,观察给药期间大鼠状况。分别于停药期、恢复期各剖杀一半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免疫学等指标检测,称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中、高剂量动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部分指标有显著异常,停药后各指标恢复或有恢复趋势。结论Nplate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但毒性变化具有可逆性,临床使用时需注意毒性靶器官的毒副作用并控制剂量。

  • 标签: Nplate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因性反应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心因性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抑郁、自伤自杀、呆滞少语、思想散漫、怪异动作症状最多,分别为14例(63.7%)、16例(72.7%)、12例(54.5)和18例(81.8%)。患者应激因素与家庭问题有关的15例,占68.2%,与工作及学习有关的5例,占22.7%,与其他问题有关的2例,占9.1%。结论急性心因性反应有其特有的应激因素和临床特点,发病人群以以低收入、低学历的年轻女性为主。

  • 标签: 急性心因性反应 分析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忻城县遂意乡中心小学和安东乡中心小学149例儿童集体心因性反应事件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从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和临床调查资料等3个方面进行了病因调查鉴别诊断。结果经防治措施处理,给予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类药物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即消失痊愈,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学生中基础性疾病或症状,对事件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学校对患病学生的应急反应措施处理不当以及当地卫生部门对本病认识不足,是引起儿童集体心因性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小学生 群体性 心因性反应事件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原因,为临床合理利用中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要毒性和不良反应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中药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包括毒性中药中的毒性成分、中药认识不科学以及中药制用不恰当等,应建立健全中药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和技术平台,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中药制用规范。结论对于中药的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应予以足够重视,加强临床中药的合理利用,提高中药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毒性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观察康惠尔透明贴用于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引起的局部反应效果。方法2012年7~12月将肿瘤中心皮下注射引起局部炎症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5例。(1)常规组:使用马铃薯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2)观察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结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皮下炎性反应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康惠尔透明贴 局部炎性反应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坏死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周围正常细胞增殖及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低糖低氧条件下培养细胞,建立细胞坏死模型,收集坏死细胞培养上清液,用于干预正常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设坏死上清组、IL—1组、坏死上清+IL-1RA组和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RT—PCR检测各组MCP-1、IL-6和IL-8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MCP-1、IL-6和IL-8的分泌:Westernblot检测各组NF—kB的激活情况。结果NCS组和IL-1组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CS+IL-1B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NCS组和IL-1组(P〈0.01);NCS组和IL-1β组MCP—1、IL-6、IL-8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CS+IL-1RA组MCP—1、IL-6、IL-8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NCS组和IL-1组(P〈0.05);NCS组和IL-1β组的MCP-1、IL-6及IL-8蛋白的分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CS+IL-1RA组MCP-1、IL-6和IL-8蛋白的分泌显著低于NCS组及IL—1l组(P〈0.05):NCS组和IL-1组NF—kB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NCS组和IL—1组相比NCS+IL—IRA组NF—kB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坏死血管平滑肌细胞能够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诱导NF—kB的激活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IL-1的大量释放有关。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坏死 增殖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过性药物反应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22例患者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5mg/100ml静脉滴注15min以上输完。给药结束后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唑来膦酸静脉滴注后主要的一过性不良反应为发热(〉37.5℃),本科用药患者均出现发热(22例),其次症状为肌痛16例,流感样症状15例,关节痛10例,头痛5例。以上症状均为一过性,不超过48小时,并且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类药物后症状可缓解。2例第二次用药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血细胞分析及肝肾功检查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唑来膦酸给药后会出现发热、肌痛等反应,但均为一过性,通过采用积极的用药后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避免药物反应带来的不良影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药物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梅毒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反应素双阳试验与临床诊断梅毒的相关性。方法对梅毒高危人群进行监测,首先用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确定是否感染梅毒,再用TRUST试验筛查是否是现症带菌者。统计1307例梅毒血清试验结果。结果1307例样本中梅毒特异性抗体ELISA试验阳性83例,而TRUST反应素与ELISA试验双阳性14例,对14例实验室诊断正在感染梅毒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有临床症状者2例,其他12例没有任何梅毒临床表现。结论要根据TRUST反应素与ELISA试验双阳进行实验室诊断隐性梅毒值得商榷。

  • 标签: 梅毒 特异性抗体 非特异性 反应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使用替硝唑后对肝功能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15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选用0.4%替硝唑100-200ml静滴。对照组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或美洛西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替硝唑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具有加重损害性的作用,不宜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替硝唑 毒副反应
  • 简介:目前已经进入4月初,是秘鲁公布配额的日期。各种关于捕鱼配额的消息不绝于耳,国内外鱼粉市场展开一场强大的心理博弈较量。秘鲁鱼粉厂商与鱼粉需求国家之间、我国鱼粉贸易商与国内饲料厂、养殖户之间.心理博弈无处不在。

  • 标签: 鱼粉市场 市场综述 中长 秘鲁鱼粉 国内外 饲料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有的中药如若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可以说,所有的中药对于人体来说均有毒性。中药中毒这个话题源远流长,传说中“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晋代名医葛洪所著《肘后方》中也有过服杏仁中毒致死的记载。而今,由于人们滥用中药,中药中毒的事故更为多见。在人们的印象中,中药属于自然生成之品,尤其是那些属于培补类的中药,常给人们一种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错觉。同时,由于中药管理上的问题,市场上能够随意买到中药(包括那些含有毒性的中药)。因此,导致由于滥用中药而致中药中毒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轻者,身体会出现上火、胀气、畏寒等各种不适;重者则会导致肝肾损伤,甚至死亡。

  • 标签: 中药 毒性 预防
  • 简介:摘要我国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品种比较混乱,有不少中药出现同物异名或者同名异物的现象,由于其品种不同因此其毒性也不同,有些中药对于肾功能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而有些则会引发肾功能障碍,且人体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体质不同,对于中药的耐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全面了解不同中药对人体的影响十分关键。本文将对中药肾毒性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用药预防肾毒性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黄芪 马铃兜 肾毒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使患者更加懂得保护内瘘和自我锻炼的方法,以保证更好的透析质量。方法内瘘术前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人造血管内罗的使用时机;内瘘穿刺的物品准备;穿刺原则;自我锻炼步骤及方法。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内瘘的护理,使患者更加明确内瘘的重要性,良好的血管通络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透析患者 内瘘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