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频双脉冲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应用双频双脉冲碎石术治疗的9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例输尿管结石中一次性碎石成功90例,成功率为91.8%;其中输尿管上段成功率为82.9%(29/35)、中下段合并另一侧多发结石成功率为96.9%(64/66);一次性碎石成功者碎石时间为20~60min;平均40min;碎石失败者均改开放手术取石。术后9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给予对症处理1~5d后尿液变清;术后无感染、输尿管穿孔、狭窄、膀胱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频双脉冲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对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功能单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碎石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双频双脉冲激光 碎石术
  • 简介:摘要胆道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有外科手术、内镜下介入治疗等,但部分困难结石临床上仍面临挑战。双频双脉冲碎石术因其安全、高效等特点,是解决困难结石的有效方法。双频双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是目前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用于胆道结石碎石的激光技术,但其适应证、导入方式和操作规范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为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特邀国内消化、内镜与外科等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讨论形成本专家建议,以期为国内规范开展胆道结石激光碎石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胆道疾病 碎石术,激光 专家委员会
  • 简介:目的评价U-100双频双脉冲经输尿管镜粉碎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采用U-100双频双脉冲碎石器经输尿管镜治疗的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碎石成功率为88.2%(75/85).平均手术时间35(15~60)min,平均激光工作时间2.8(1~5)min.碎石后平均15(7~28)d结石排净.其中,5例因结石被息肉包裹或其远端输尿管紧闭而直接伸进光纤行盲目碎石,有4例获得成功.10例一次碎石失败的原因为:结石冲入肾盂6例,插镜失败2例,碎石不完全2例.无一例发生输尿管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U-100双频双脉冲能迅速高效地粉碎上段输尿管结石,对正常输尿管壁无损伤.

  • 标签: 碎石术 激光 输尿管结石 上段
  • 简介:摘要胆道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有外科手术、内镜下介入治疗等,但部分困难结石临床上仍面临挑战。双频双脉冲碎石术因其安全、高效等特点,是解决困难结石的有效方法。双频双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是目前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用于胆道结石碎石的激光技术,但其适应证、导入方式和操作规范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为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特邀国内消化、内镜与外科等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讨论形成本专家建议,以期为国内规范开展胆道结石激光碎石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胆石 激光碎石 双频双脉冲激光
  • 简介:摘要双频双脉冲碎石术因其安全、高效等特点,为困难胆道结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进一步规范和合理应用这一技术,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牵头,制定了《中国胆道结石双频双脉冲碎石专家建议》。本文对困难胆道结石的定义、双频双脉冲碎石术的优势、导入方法、围手术期管理、治疗效果等做深入解读,供临床医生参考学习,提高对双频双脉冲碎石术的认识。

  • 标签: 碎石术,激光 脉冲 结石 胆道 专家委员会
  • 简介:目的:探讨阈值下微脉冲联合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BRVO且病史〈3mo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6例16眼,8眼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联合577nm阈值下微脉冲(微脉冲组),8眼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联合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格栅光凝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mo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fovealthickness,CFT)。结果:治疗后6mo的BCVA:微脉冲组由治疗前的0.34±0.18提高到0.0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格栅光凝组由治疗前的0.75±0.52提高到0.15±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o的CFT:微脉冲组由治疗前的362.25±119.33μm降低至232.25±56.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栅光凝组由治疗前的419.75±96.30μm降低至229.25±43.9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RVO合并黄斑水肿,577nm阈下微脉冲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与传统格栅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具有同样的良好疗效。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微脉冲激光 传统激光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U100plus双频双脉冲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plus双频双脉冲治疗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手术配合、器械消毒及保养方法等护理措施。结果57例中52例结石一次性粉碎成功,成功率为91.2%。患者术后除出现血尿11例、肾绞痛5例,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外,未发生1例输尿管穿孔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愉快地接受治疗:护士做好手术体位的摆置和了解U100plus双频双脉冲性能,熟悉手术过程及技术参数的注意事项,才能与手术医生配合默契,共同顺利完成手术过程。

  • 标签: U100plus双频双脉冲激光 输尿管结石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强脉冲联合红蓝光照射在治疗痤疮后红斑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96例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痤疮后红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红蓝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强脉冲联合红蓝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红斑指数(EI)、黑色素指数(MI)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红斑指数以及黑色素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痤疮后红斑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强脉冲联合红蓝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红斑指数以及黑色素指数,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强脉冲激光 痤疮后红斑 红蓝光照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强脉冲联合红蓝光照射在痤疮后红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痤疮后红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用红蓝光照射对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红蓝光照射基础上施加强脉冲照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斑指数与黑色素指数更低。(P<0.05)结论 强脉冲与红蓝光照射在痤疮后红斑中的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帮助患者减少红斑,改善黑色素沉积情况,该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治疗效果 强脉冲激光 红蓝光照射 痤疮后红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痤疮后红斑患者采取强脉冲+红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截取我院门诊2020年9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痤疮后红斑患者96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脉冲+红蓝光照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7.5%,观察组是97.92%,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痤疮后红斑患者采取强脉冲+红蓝光照射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痤疮后红斑 强脉冲激光+红蓝光照射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强脉冲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后红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痤疮后红斑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均给予患者红蓝光照射治疗,B组联合强脉冲治疗,并进行治疗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B组临床疗效较A组更高,红斑指数和黑色素指数较A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脉冲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后红斑的疗效更为显著。

  • 标签: 强脉冲激光 红蓝光照射 痤疮 红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及微脉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共40例(40眼)的临床资料。包括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20例(20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20例(2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0.5 mg雷珠单抗,1周后行黄斑区532 nm阈下微脉冲光凝联合周边无灌注区播散性光凝或广泛视网膜光凝。随访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7天、1、2、3及6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BVRO组视力提高更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2、-5.547、-5.205、-5.021、-2.076,均P<0.05)。两组黄斑中心区厚度(CMT)治疗后逐步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内注药次数BRVO组平均为(1.75±0.91)次,CRVO组平均为(2.80±0.8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9,P=0.001)。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及532 nm阈下微脉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促进出血吸收、改善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 标签: 雷珠单抗 阻塞,静脉,视网膜 水肿,黄斑 光凝,激光,微脉冲,阈下 疗效
  • 简介:摘要阈下微脉冲是近年来应用于眼科的一种以长间歇为特征的激光模式,可以在达到有效治疗效应的同时将其对组织的损伤降到最小,目前已应用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早期研究认为,阈下微脉冲选择性地作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通过调节炎性生物标志物、生长因子、热休克蛋白等物质的表达达到减轻黄斑水肿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研究进展,越来越强调视网膜胶质细胞在DME中的作用,Müller细胞也被认为可能是微脉冲作用的靶细胞之一,但目前尚没有微脉冲直接或间接作用于Müller细胞的证据。期待不远的将来发现更多阈下微脉冲的靶细胞,并通过Müller细胞或Müller细胞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共培养进行体外实验以进一步证实,从而更为详细地探讨阈下微脉冲在DME中的作用机制。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激光凝固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联合阈值下微脉冲(SMLP)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DME患者100例100只眼纳入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单纯IVC组、IVC+SMLP组,各50例50只眼。患眼均行IVC治疗,每一个月1次,连续3次;IVC+SMLP组患眼IVC后2周内行SMLP治疗。所有患眼采用对数视力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测量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治疗前,单纯IVC组、IVC+SMLP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56±0.04、0.55±0.03;CMT分别为(437.36±11.35)、(434.58±10.88)μm。两组患眼logMAR BCVA、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76、1.027,P>0.05 )。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眼IVC次数以及BCVA、CMT的变化情况。组间logMAR BCVA、CMT、IVC次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后12个月,单纯IVC组、IVC+SMLP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29±0.11、0.28±0.13;CMT分别为(241.63±29.79)、(240.47±30.46)μm。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眼BCVA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14、5.608,P<0.001);CM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26、6.013,P<0.001 )。两组患眼间BCVA、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35、0.764,P>0.05 )。单纯IVC组、IVC+SMLP组患眼IVC次数分别为(8.15±2.04)、(5.91±1.8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0,P<0.001 )。结论IVC+SMLP与单纯IVC均可有效降低DME患眼CMT,提高BCVA;联合治疗可以减少IVC次数。

  • 标签: 糖尿病黄斑水肿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康柏西普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干预在脉冲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损容性皮肤病患者,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即按照医嘱行一般护理,心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结论损容性皮肤病患者会表现为不同程度心理问题,通过加强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脉冲激光 损容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脉冲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21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n=40),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PDT治疗),观察组20例(采取微脉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主觉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CVA) 。结果 治疗前两组BCVA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BCVA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微脉冲和PDT 治疗cCSC均存在一定效果,但微脉冲创伤性较小,适用人群较广,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微脉冲激光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动力疗法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症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从中选择100例进行调查分析,按照治疗模式的差别,将患者分成每组例数均为50例的对照组、研究组两个组别,分别应用577nm微脉冲治疗方式、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577nm微脉冲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效果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MT)两项测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方法比单纯采用577nm微脉冲治疗方法更有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黄斑水肿情况,促进视力逐渐恢复,且有利于病情控制,从而不断提升生存质量和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性。

  • 标签: 康柏西普 577nm微脉冲激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77nm阈下微脉冲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88例(88只眼)医院收治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激光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577nm阈下微脉冲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周、术后16周的最佳矫正视力与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8周、术后16周时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8周和术后16周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577nm阈下微脉冲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中的应用不会影响患者的视力状况,同时在缓解黄斑水肿症状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传统激光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临床疗效
  • 作者: 钟雯 喻晓兵 戴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医院眼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钟雯,进修医师,现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眼科 100007,北京医院眼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黄斑覆盖微脉冲治疗继发于Irvine-Gass综合征的难治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Irvine-Gass综合征患者21例2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女性11例12只眼,男性10例12只眼;平均年龄(54.5±10.1)岁。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记录时将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频域OCT仪测量患眼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和直径1、6 mm黄斑区视网膜容积(MRV)。患眼均行577 nm阈值下微脉冲治疗,光斑直径200 μm,曝光时间200 ms,功率400 mW,负载系数5%。治疗范围为黄斑上下血管弓内,覆盖全黄斑(包括黄斑中心凹)。治疗后1、3个月,对仍存在黄斑水肿的患眼行2次微脉冲治疗,方法同前。治疗后1、3、6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BCVA、CMT、MRV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440±0.320、0.333±0.286、0.250±0.245、0.166±0.184,平均CMT分别为(395.88±79.21 )、(349.17±78.07)、(317.67±53.72)、(285.29±37.03)μm;直径1、6 mm平均MRV分别为(0.310±0.063)、(0.275±0.060)、(0.245±0.035)、(0.221±0.219 )mm3和(9.866±0.846)、(9.494±1.002)、(9.005±0.885)、(8.190±0.850)mm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患眼BCVA明显提高(t=5.060、5.564、6.466),CMT明显下降(t=4.854、5.777、7.34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径1、6 mm平均MRV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径1 mm:t=4.527、5.394、7.380,P<0.01;直径6 mm:t=4.577、7.980、11.209,P<0.01 )。患眼平均微脉冲治疗次数1.25次。结论全黄斑覆盖微脉冲可以安全有效治疗继发于Irvine-Gass综合征的难治性黄斑水肿。

  • 标签: 黄斑水肿 激光凝固术 全黄斑覆盖微脉冲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脉冲照射和TDP红外线烤灯照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者分别用脉冲治疗20min和TDP红外线烤灯局部治疗20min的效果观察,得出结论。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疱疹皮损的愈合作用无明显差异,脉冲照射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皮损所引起的神经痛。结论运用脉冲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所引起的神经痛的的效果比TDP红外线烤灯照射治疗的效果更明显。

  • 标签: 脉冲激光 TDP红外线烤灯 带状疱疹 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