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社会转型促进了经济、政治以及网络科技快速稳定发展,网络空间虚拟性与“非在场”特征,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在网络上被传播、扩散,人们时空观由此发生了变化,时空观被压缩也被延伸,影响到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社会心理结构,社会问题和失范现象频发,人们处于一种社会焦虑状态。探析在当前时空观变迁下,国民社会心理结构变化、表现,通过合理路径进行情绪疏导和价值引导,对构建理性健康社会心理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 标签: 社会转型 时空变化 社会心理 价值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在自杀未遂者干预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室救治自杀未遂者136例,并通过情绪稳定性量表、WHO健康量表以及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综合评估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社会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心理健康问卷以及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健康各项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应付方式各项目评分改善情况明显(P<0.05)。结论应用社会心理干预临床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消除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 标签: 自杀未遂者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影响医患沟通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住院患者60例(实验组)及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6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针对实验组住院患者实施医患沟通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分析及针对性措施实施,针对对照组住院患者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两组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率及投诉率。结果两组住院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及投诉率之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找出医患沟通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对策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较为积极作用。

  • 标签: 医患沟通 社会心理因素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由于社会、医疗、环境等因素,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较高,社会心理因素虽不是直接病因,但是大量文献显示患者具有特有的社会心理特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结果。护理人员应该结合社会心理因素,尊重患者隐私,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提供针对性护理,提高她们妊娠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不孕不育 社会心理 护理
  • 简介:《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学术集刊。本集刊继承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以来传统,以'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社会,贡献人类'为目的,发表有关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研究多重视角及最新进展。本集刊自2005年开始出版第一辑,每年一辑。从2014年开始每年出版两辑,分别于4月中旬和10月中旬出版。

  • 标签: 中国社会心理学 投稿须知 社会心理学评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干眼症病患强化综合护理干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干眼症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两组社会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社会心理状态评分方面,除了在掩饰值上两组相差较小外,其他各项观察组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干眼症病患强化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由于眼部不适所产生社会性下滑及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

  • 标签: 干眼症 综合护理 社会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医患信任可分为患方信任及医方信任这两个不可分割维度,同时包括医务工作者与就诊患者之间的人际信任、医务工作者群体和患方群体之间群际信任以及患方群体对医疗机构和现行医疗体制制度信任这三大层面。构建测量医患信任水平有效工具,明确医患失信产生社会心理机制,探析不同治疗情境下医患信任演变过程,验证医患个体在医疗互动中具体认知心理和决策行为机制,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医患信任修复模型与对策措施,是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医患信任研究重点。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医患冲突 信任修复 社会心态
  • 简介:从莎草纸到移动互联,媒介赋权。弱势群体通过互联网发声,解构传统精英话语模式,弱势群体开始成为掌握话语权“他者”,对强势群体人为“定义”是一种“逆标签化”现象。本文运用定性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以名校女博士掌掴机场人员被法航拒载事件为例,分析媒体报道中运用“逆标签化”手法所体现社会心理

  • 标签: 负面新闻 逆标签化 社会心理
  • 简介:摘要针对于创新行为早在学术界当中进行了广泛和普遍研究,本研究主要是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在此视角之下对于基层员工创新行为进行分析,以期待能够得出一些新结论和理论,也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可行指导。

  • 标签: 社会心理学 基层员工 创新行为
  • 简介:  【摘 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 2015年 1月 -2016年 7月 5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 5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干预与治疗措施。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孤独无助心理、对立敌视心理、失败受挫心理社会适应障碍等。结论:导致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社会心理因素较多,根据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为其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以利于患者疾病症状缓解。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 社会心理  
  • 简介: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进程中,乌海市始终以提升群众安全、获得,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为目标,充分借助科技信息化杠杆支撑作用,坚持“四化并举”,全力推动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刑事发案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

  • 标签: 群众安全感 平安建设 乌海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科技信息化 支撑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校园霸凌问题在中国小学校园普遍存在,而社会心理学效应对霸凌影响被易常忽视。以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方式,分析了小学校园霸凌问题严重性及原因。运用心理学中"去个性化""服从权威""顺从""接纳""旁观者效应"等理论分析推动霸凌潜在社会效应。根据社会心理学原理,提出了对学生及老师进行社会心理学科普、成立"心理绿色通道"、受欺凌学生们能直接联系到有帮助校领导等策略。以希望能够为解决小学霸凌问题提供一个新见解,从而更好地预防小学校园霸凌现象。

  • 标签: 校园霸凌 社会心理学 小学教育 心理健康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米德针对儿童在语言、角色游戏与竞赛中社会化学习过程所做个体发生学描述,其实是在说明:人类语言沟通结构如何能为意义理解、社会化的人格建构以及社会功能分化与整合提供基础。通过图根哈特批判与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重构可以发现,米德社会心理学中呈现“姿态中介互动”、“符号中介互动”与“角色中介互动”这三种沟通结构,如何能为语言学、心理学与社会重要哲学议题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米德 社会心理学 角色理论 意义理论 沟通行动理论
  • 简介:据调查显示,“国内最有安全十大城市”评选中,上海名列榜首。上海安全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外商在选择投资上海时,产权、法制等方面的安全是非常重要因素。近年来,上海以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按照通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

  • 标签: 安全感 上海 高分 投资规则 日常生活 国际贸易
  • 简介:mb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了人们社会态和幸福之间关系.结果发现,社会态与幸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社会态视角,建议通过营造和谐组织文化、工作适度授权及组织团队活动等措施,来改善个人社会态,提升个人幸福指数,帮助人们不断提升幸福水平.

  • 标签: 社会心态 幸福感 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士职业获益工作投入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间,在我院工作200位护士,对研究对象使用护士职业获益量表、以及中文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玢岩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中,护士工作投入分数以及职业获益均在中上水平中,护士职业获益感于工作投入为正相关,影响护士职业获益因素包括职业保障、职业实惠,其中职业价值对患者工作投入有明显影响。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士职业获益进行了解和研究,可有效护士工作投入进行了解,提高护士职业获益,可有效对护士工作投入进行提高,医院应对护士获益进行增加,进一步提高护士工作水平和质量。

  • 标签: 护士 职业获益感 工作投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拒绝上学是由于情绪障碍等原因,因为抑郁和焦虑引发上学障碍,一般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现象为回避上学等行为。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和进步,拒绝上学发病率逐年升高。拒绝上学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扰乱家庭或与同学、朋友之间关系,同时对青年和成年时期教育和就业问题也有深远影响。多种因素可能影响拒绝上学行为相关因素和发病机制。情绪安全理论解释范围较为广泛,尤其适用于探讨在父母冲突与儿童内化问题以及外化问题之间中介作用。在不同时段收集父母冲突、认知评估、情绪安全以及使用问题数据,以便考察父母冲突对其他变量纵向影响,根据情绪安全理论,从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青少年拒绝上学成因。

  • 标签: 拒绝上学,父母冲突,情绪安全感理论
  • 简介:2016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于在西藏范围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知识背景群众开展了安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西藏群众安全满意率高达99.59%。本次调查内容涉及群众安全、影响群众安全主要因素、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心理感受、群众对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满意程度等群众最关心和关注社会治安问题。“平安创建”活动知晓率和参与率保持良好,群众知晓率高达95.25%。

  • 标签: 群众安全感 满意率 西藏 国家统计局 调查结果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