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小班开展种植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让幼儿的在种植活动中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和了解大自然中的万物。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是非常旺盛的,为了让幼儿能够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结合种植去随处可见的植被和昆虫来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会通过观察去寻找各种昆虫,并去认知其外貌特征和特点,了解其习性和生存环境,从而对大自然中的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 标签: 小班 幼儿园 种植活动 昆虫大发现
  • 简介:摘要:建立了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同时处理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依利特 Hypersil ODS2色谱柱(4.6×150mm,5μm),以乙腈:2%冰乙酸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检出限分别为0.024和0.063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40.0和1.00~100.0ng/mL,大米样品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5.%~88.0%,方法精密度为2.5%~5.3%。

  • 标签: 黄曲霉毒素B1 赭曲霉毒素A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 TT)免疫效果,为改进破伤风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9—2021年,对在晋江市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外伤就诊的患者调查其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containing vaccine, TTCV)免疫史。对353例TTCV计划免疫后5~10年的受试者(A组)检测血清破伤风抗体(tetanus antibody, TAB),比较不同年龄人群不同TAB水平(<0.01 IU/ml、0.01~0.10 IU/ml、>0.10 IU/ml)受试者的分布差异;对68例有TTCV免疫史、年龄14~83岁、TAB水平为0.01~0.10 IU/ml的受试者(B组)与133例无TTCV免疫史、年龄17~77岁的受试者(C组)分别接种1剂、3剂TT,观察免疫后28 d TAB水平变化。结果A组不同年龄人群不同TAB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 P<0.001),随着年龄增长,TAB水平在<0.01 IU/ml和0.01~0.10 IU/ml之间的受试者比例增高。B组受试者1剂TT免疫后28 d,68例中有66例TAB>0.10 IU/ml,免疫前后TAB水平为0.01~0.10 IU/ml、>0.10 IU/ml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3, P<0.001)。C组受试者3剂TT免疫前,133例中有129例TAB<0.01 IU/ml、4例TAB为0.01~0.10 IU/ml;3剂TT免疫后28 d,1例TAB为0.01~0.10 IU/ml、132例TAB>0.10 IU/ml,免疫前后不同TAB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80, P<0.001)。结论TTCV计划免疫5年后,TAB水平在<0.01 IU/ml和0.01~0.10 IU/ml之间的个体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对于无TTCV免疫史人群和TTCV免疫后TAB保护作用下降的人群,加强TT免疫可以显著提高群体TAB保护状况。

  • 标签: 破伤风 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 破伤风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2种A型肉毒毒素(BoNT-A)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分别为AbobotulinumtoxinA(吉适)和LetibotulinumtoxinA(乐提葆)。为了比较不同BoNT-A制剂的差异,该文对国际上研究得较多的3种BoNT-A[AbobotulinumtoxinA、OnabotulinumtoxinA(保妥适)、IncobotulinumtoxinA]和国内的2种BoNT-A[LanbotulinumtoxinA(衡力)、LetibotulinumtoxinA],从制剂的扩散范围、换算比例、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免疫原性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起效时间 维持时间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发现是通过研究、探索,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者规律。为了拓宽幼儿的视野,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幼儿开展多维建构的昆虫发现活动,能够让幼儿通过多种建构材料来发现和学习更多知识,从而让幼儿能够达到学以致用。本文将从幼儿昆虫发现活动存在的问题来展开论述,并提出自己对班级幼儿昆虫发现活动多维建构的策略。

  • 标签: 幼儿 昆虫发现活动 多维建构
  • 简介:摘要 为提高实验室水质检测效率,依据《城镇供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CJ/T141-2018,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的分析方法。水样经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对溶解态藻毒素(水样)和藻细胞内藻毒素(膜样)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的总量是水样处理和膜样处理测定结果之和。经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分离后,进入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峰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分析。本法水样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微囊藻毒素-LR 0.10μg/L、微囊藻毒素-RR 0.02μg/L,标准曲线的质量浓度范围是微囊藻毒素-LR 0μg/L~5.0μg/L、微囊藻毒素-RR 0μg/L~1.0μg/L,线性关系(r≥0.998),精密度满足多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的要求,准确度试验中加标回收率在80%~130%范围内。按照以上实验过程,能够完成对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的测定工作。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饮用水 微囊藻毒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肉毒毒素临床应用增加,出现了非正规渠道注射肉毒毒素而中毒的患者,由于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患者症状体征多样,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指标,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注射史。结合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的相关文献,对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选择、治疗方法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肉毒杆菌毒素类,A型 中毒 肉毒抗毒素 诊断 治疗 美容技术。
  • 简介:摘要产气荚膜梭菌通过产生大量的毒素导致人类和动物患气性坏疽、肠炎和肠毒素血症。目前,已知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20多种毒素和水解酶。不同的毒素类型与特定的疾病类型相关。毒素分型已由毒素基因的分子检测替代了传统的血清分型方法。因此本文围绕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种类、基本特征、致病机制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和展望,为后续的毒素分型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免疫抗原筛选、抗体制备以及相关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腹泻 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减” 政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以及儿童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普教育是提升儿童科学素质的重要途经之一。本文主要以昆虫科普为例,浅议科普教育的社会价值。

  • 标签: “双减”政策 科普教育 社会价值 昆虫科普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昆虫科普的教育新路径,分类归纳昆虫相关科学知识,探索在儿童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昆虫科普知识的梳理与研究,以物联网作为新技术科普手段,由此对“双减”背景下科普教育的新模式探索提出思考与建议。

  • 标签: “双减”政策 科普教育 新路径 昆虫科普
  • 简介:摘要:文章从水稻矮缩病毒编码Pns11蛋白促进水稻乙烯合成而强化病毒侵染、NS3蛋白促进病毒侵染机制两方面阐述了植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成果,并从AGO18介导抗病毒机制、基于调控AO基因进入到抗病毒防御反应中两个角度探讨了植物抗病毒免疫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植物病毒与介体昆虫互作机制,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病毒病昆虫传播 致害生物学基础 研究成果分析
  • 简介:摘要:文章从水稻矮缩病毒编码Pns11蛋白促进水稻乙烯合成而强化病毒侵染、NS3蛋白促进病毒侵染机制两方面阐述了植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成果,并从AGO18介导抗病毒机制、基于调控AO基因进入到抗病毒防御反应中两个角度探讨了植物抗病毒免疫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植物病毒与介体昆虫互作机制,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病毒病昆虫传播 致害生物学基础 研究成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卡巴他赛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要求,采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并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卡巴他赛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和无水乙醇及吐温80溶解成6mg·ml-1的溶液,再稀释至24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可采用此法对卡巴他赛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

  • 标签: 卡巴他赛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廉江市某肉鸡养殖场,养殖一月龄红羽肉鸡约5000只,于4月中下旬开始表现出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状,并出现死亡现象。通过问诊病鸡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为霉菌污染谷物或饲料后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由于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率高,为避免鸡养殖业因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需要结合日常预防和治疗,避免此病出现并进一步发展。本文介绍了常见的6种霉菌毒素,分析了霉菌毒素进入动物机体后产生危害的机理,以及阐述了养殖过程中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霉菌毒素 临床症状 中毒危害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兴趣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而幼儿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自然的奥妙,在自然中探索。所以,幼儿园自然教育是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健康发展的需求出发,提升幼儿对自然的热爱,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依托昆虫这种生命载体,班级幼儿通过饲养、游戏、实践、集体教学等多种形式下,发现昆虫的特征、习性、类型、与人类的关系等,不断的丰富幼儿对自然的认识。

  • 标签: 昆虫 幼儿 兴趣 幼儿园 自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