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巨细病毒肺炎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诊断巨细病毒肺炎需进行肺泡灌洗或肺活检,用以进行病毒分离或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时使用特殊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中的病毒抗原。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肺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巨细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感染巨细的儿童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回顾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感染巨细病毒的儿童进行诊断与治疗,并观察患儿感染情况,提高治愈率。结果巨细感染所引发的症状种类主要有发热、皮肤黄染、肝脏肿大、咳嗽、肝功能异常。结论巨细感染会导致患儿肝脏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受损,因而必须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性依据与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 巨细胞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巨细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应认真隔离病人,对其排毒物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乳汁中检测出巨细病毒的产妇应停止哺乳,改用人工喂养为宜。由于新生儿尿液中可能有CMV,故应使用一次性尿布或用过的尿布做消毒处理。妊娠合并巨细病毒感染应权衡药物对孕妇的好处大于对胎儿的危险之后,方可应用。

  • 标签: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婴儿巨细病毒感染的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巨细病毒感染共3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方法,0至6月患儿人院后常规检测CMV-IgG.IgM,结果均为阳性作尿液病毒学检查,同时检测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脑干听力诱发电位,脑MRI,视网膜检查,诊断明确后予以(更昔洛韦)抗病毒,抗感染,营养心肌(肌酸磷酸钠),护肝(还原谷胱甘肽)治疗。结果36例患儿经积极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脏器损伤恢复,视力,听力恢复正常。结论CMV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且多在婴儿时期发病。免疫抑制个体可出现明显症状,患儿可同时出现肺炎,肝炎,心肌损伤等,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以及积极治疗,可有效避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巨细胞病毒感染 诊疗效果 更昔洛韦 婴儿 后遗症
  • 简介:目的:对巨细病毒感染的婴儿及其母亲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CMV-IgM、CMV-IgG;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患儿尿及其配对母乳中CMV-DNA。结果:58份患儿母亲的乳汁中,有46例阳性(占79.31%),46例阳性母乳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39例(占84.78%),12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5例(占4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亲血清IgG阳性及通过吸食感染的乳汁是婴儿获得CMV感染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抗体 CMV-IgM CMV-IgG PCR 母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巨细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感染巨细的儿童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回顾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感染巨细病毒的儿童进行诊断与治疗,并观察患儿感染情况,提高治愈率。结果巨细感染所引发的症状种类主要有发热、皮肤黄染、肝脏肿大、咳嗽、肝功能异常。结论巨细感染会导致患儿肝脏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受损,因而必须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性依据与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 巨细胞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因素外,先天性宫内感染也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巨细病毒是引起孕妇宫内感染的主要病毒,是导致小儿先天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巨细病毒的先天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远期的智力低下、视力、听力损害等后遗症。目前,先天巨细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仍处于研究阶段,为了进一步探讨巨细病毒的发病机制,本文对近几年来先天性巨细病毒感染导致的远期眼部影响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HCMV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机制;2、HCMV先天感染的眼部影响;3、巨细病毒视网膜(CMVR)的诊断及实验室检测方法;4、建立动物模型及动物模型眼部实验的可行性。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致畸机制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PP65抗原、尿CMV-DNA和血IgM抗体检测对婴儿巨细病毒(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142例CMV病毒性感染患儿进行血PP65抗原检测,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尿CMV-DNA,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CMV-IgM,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对25例PP65阳性患儿进行短期随访,分析PP65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42例CMV感染患儿中,PP65抗原阳性率89.4%(127/142),阳性细胞范围7-145/2×105个多形核白细胞。PP65与尿CMV-DNA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但PP65与血CMV-IgM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1)。PP65抗原和尿PCR的阳性符合率98.4%(127/129),阴性符合率86.7%(13/15),与IgM抗体阳性符合率是51.2%(65/127),阴性符合率19.5%(15/77)。PP65相对于PCR的敏感性为98.4%(127/129),特异性为97.6%(124/127);PP65抗原水平与CMV感染的病情程度有明显相关性,高水平PP65感染患儿多发全身性感染,低水平PP65抗原血症多为单脏器感染(χ2=49.03,P<0.005)。在感染恢复期,PP65转为阴性或明显下降。结论PP65抗原检测是诊断活动性CMV感染的快速、敏感、特异的有效方法,量化结果有助于监测病情,评价感染状态。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 荧光定量PCR IgM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巨细病毒(HCMV)感染情况,探讨我市实施献血员巨细病毒抗体筛查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478份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HCMV-IgM抗体检测,统计病毒血症率。结果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CMV-IgM总体阳性率为0.88%,男性阳性率为0.7%,女性为1.44%,男性与女性间HCMV-IgM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巨细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市预防经血液传播CMV可能选择其它途径更为合理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献血员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CMV-IgM
  • 简介: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巨细型星形细胞瘤(SEG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SEGA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胼胝体人路8例,经额叶皮质人路4例。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除;本组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9~112个月,无肿瘤复发,平均KPS评分为85分。结论SEGA是一种少见的神经上皮良性肿瘤,多与结节性硬化综合征并发;易发生于男性儿童,以侧脑室多见,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肿瘤全切除后预后良好。

  • 标签: 星形细胞瘤 结节性硬化症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其发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的外源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发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巨细病毒(Cytomegaoviyns,CMV;一种神经嗜性病毒)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及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病毒(CMV)感染对新生儿肝脏的影响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更昔洛韦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先天性巨细病毒感染致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高要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0例血CMV-IgM阳性及肝功能确诊的CMV感染性肝炎综合征患儿为对象。在使用更昔洛韦的同时使用熊去氧胆酸等综合治疗后,对患儿进行胆红素,肝功能,肝胆管B超等动态监测。结果更昔洛韦联合熊去氧治疗对CMV感染致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

  • 标签: 更昔洛韦 熊去氧胆酸 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联合治疗
  • 简介:英国科学家在治疗失明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在实验室培育出眼睛的一部分、视力的关键部分——光敏细胞.这些细胞被注入到老鼠体内,在其体内生长正常,并形成了大脑与眼睛之间的关键连接.在五年内,有望对第一位人类患者进行治疗,这也将最终为数百万的失明患者复明铺平了道路.研究者罗宾阿里教授说即使是少量的细胞移植也会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引起失明最常见的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病人将会因此获益.该技术会影响六十万以上的英国人.由于人口老龄化,在今后的25年内黄斑变性的患者会增加三倍.

  • 标签: 恢复视力 盲人恢复 移植盲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巨细瘤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其生物学性质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LCA免疫组化和TUNEL双重染色对有临床结果的48例骨巨细瘤标本进行组成成份的鉴定及其凋亡的检测。结果①棕色LCA阳性反应物质位于部份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膜上,蓝色的凋亡反应阳性物质位于多核巨细及LCA阴性和阳性单核基质细胞中。②治愈组和复发组LCA阴性单核基质细胞的百分比分别是9.70%和10.14%,两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③治愈组和复发组LCA阴性单核基质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3.94%和2.25%,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④Jaffe病理Ⅰ、Ⅱ、Ⅲ级组中肿瘤细胞百分比,凋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巨细瘤中纤维细胞样单核基质细胞的凋亡率是影响其术后复发的因素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据报道在人群中感染巨细病毒是很普遍的,一般人群的感染率高达90%左右,儿童至12岁时感染率已高达80%(IgG监测结果);部分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和智力障碍,后果严重。通过对我州当地少数民族儿童HCMV感染流行及致病规律的调研,以制定适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患有黄疸、肝肿大、肺炎等病症患儿中段尿中的HCMV-DNA研究其在儿童中的感染及致病情况。结果汉族740份尿样,维吾尔族293份尿样与哈萨克族235份尿样的结果分别为汉族235例HCMV-DNA高于检测下限(阳性),阳性率31.76%,505例HCMV-DNA低于检测下限;X2两性=2.479,P>0.05,男女童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维吾尔族113例HCMV-DNA高于检测下限(阳性),阳性率38.56%,180例HCMV-DNA低于检测下限;X2两性=0.395,P>0.05,男女童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哈萨克族87例HCMV-DNA高于检测下限(阳性),阳性率37.02%,148例HCMV-DNA低于检测下限;X2两性=0.951,P>0.05,男女童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三个民族儿童间的检测结果只有汉维之间存在差异(X2汉维=4.357,P<0.05)。结果详见后表。结论1.当地族与维吾尔族间X2汉维=4.357,P<0.05(0.037)有差异;2.FQ-PCR能较快速、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尿样及各体液中HCMV-DNA,对感染状况及疾病的诊断,疗效的监测评价,愈后评估等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少数民族 儿童 HCMV感染及其HCMV-DNA检测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病毒感染(hCMV)感染与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方法测定AIIP患儿尿hCMV定量,对hCMV阳性患儿应用Dex+IVIG+GCV方案治疗。结果hCMV阳性患儿发病时Plt及Hb值均低于hCMV阴性患儿。且发病年龄明显偏小。应用正规治疗后,Plt及Hb上升至正常的时间大于hCMV阴性患儿。应用Dex+ⅣIG+GCV方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婴幼儿hCMV感染与AITP密切相关.对hCMV阳性AITP患儿应用系统ITP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GCV效果显著。

  • 标签: 儿童 特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细胞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前瞻性研究孕早、中、晚期巨细病毒感染对胎儿、婴幼儿的影响程度,是否终止妊娠,母乳中有巨细病毒对婴幼儿的影响。结论CMV感染垂直传播率低,先天CMV感染发生率0.42%,未见到症状性先天性CMV感染患儿。

  • 标签: 巨细胞病毒感染 胎儿 婴幼儿 前瞻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