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象哲学思想以及北美教育现象的影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采取现象态度和方法面对教育生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取向。现象为教育提供了思想资源与思维方式。为了在教育现象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我国教育现象的发展,然后回到现象哲学的思想资源中,从现象的基本问题和致思路径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明确教育现象的基本问题,规范教育现象的致思路径,提升教育现象的理论追求。

  • 标签: 教育现象学 自然态度 现象学态度 生命意识 意向性构造 意义
  • 简介:并非只有成人才有可能掌握与运用现象的方法。由于儿童较少“前设性”和“成见性”;由于儿童在游戏中与事物融为一体,达到了接近事物并直接面对事物本身的状态;由于儿童常常“固执已见”也摆脱权威中介,直接面对事物本身;由于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故儿童有其自己的现象。其特点为自发性、易受主观性及自我中心思想的影响。研究儿童现象对儿童研究和成人现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现象学 儿童 自发性 自我中心 主观性
  • 简介: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文字和文本的参与,教育现象的发展同样如此。这为我们提供了扶文本中追寻其发展历程的可能。通过对已有作品的回顾和分析.可以将教育现象的发展梳理为教育现象的孕育、产生和繁荣发展三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对我国教育现象研究的启示:必须在国际视野下寻求对话,才能促进我国教育现象研究的繁荣。

  • 标签: 文本 教育现象学 发展历程
  • 简介:【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由来已久的问题促使笔者借由科学哲学的观点解读语文。笔者通过现象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回到事实本身”看语文、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定位教材的价值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语文阐释,在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时对情探索给出了新的方向,试图从语文和学生入手构建语文课程的完整系统,并佐以课堂实例验证呈现。

  • 标签: 教学本质 教材价值 学情探索 系统
  • 简介:现象视野中的教师教育不是从教育科学知识出发进行教师的培养。而是从教育中人的体验和情感出发。从教育活动本身出发。这样的教师教育是有人的教师教育,是回归人性、追求教育人文关怀的教师教育。

  • 标签: 教师教育 现象学 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活动 人文关怀
  • 简介:教育是一种有意向性的交互活动:成人和儿童参与其中(尽管并不总是有目的的和意识的),指向于儿童积极的生存和成长(beingandbecoming);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种出于向善的,为学生好的动机,这种动机具有教育意向。布伦坦诺最早将意向性概念用于区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后来,胡塞尔使之成为重要的现象概念。在现象的视域中解读教育意向,以探寻教育意向在教师反思、学生发展和师生关系建构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现象学 意向性 教育学意向
  • 简介:马克思哲学能否与以现象为代表的现代“纯粹哲学”相融合,或说二者是否有着某种基本一致的问题视域,这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笔者以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活动”这一重要概念为切入点,并与胡塞尔现象所谓的“原初性问题”、即现象的认识批判问题进行了比较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理论涉及到了现代纯粹哲学探讨的那个有关认识批判的原初性问题,只不过这个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被遮蔽状态,是隐而不显的。基于此,本文以胡塞尔现象基本原理为参照,对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理论在纯粹哲学论域内所隐含的认识批判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揭露。

  • 标签: 感性活动 直观唯物主义 现象学 原初性问题 现象
  • 简介:教师在课堂上对人称代词的选择蕴含着自身对其教师身份的体验,当教师完成对其教师身份的认同和内化时,其在课堂中作为第一人称单数的“我”却常常被第三人称“老师”所取代。通过本原性分析发现,根本原因是教师的主体性被忽视,教师不断内化的是他们代表的科学的、道德的伦理身份,致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体话语被淹没,教师工具性作用凸显,并在师生关系中体现着虚假的权力和权威。要想寻回教师“本我”身份,需要确立教师自我关怀的审美形象,追求主体问性的师生关系。

  • 标签: 教学体验 课堂教学 人称变指 主体性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象哲学研究在国内得到长足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显学,而实践现象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特别是现象教育的发展在21世纪初才刚刚起步,国内学者对现象教育的探讨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现象方法在中国教育领域内的本土化应用亟需推进。鉴于此,文章以“课堂提问情境中的学生学习体验”这一研究课题为例来呈现如何做现象教育研究:如何提出适切的现象教育学问题,如何获得教育情境中的“现象”,如何揭示“现象”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对现象方法本身的反思等。希望能够对促进我国现象教育的本土化以及现象教育的学科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现象学方法 教育研究 本土化
  • 简介:智慧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真正本质或核心所在。本研究从现象的视角对智慧教育理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阐述,明确指出智慧教育以人和世界、理想和现实的互动为宏观背景框架,以知识、道德和情志为微观基础,以确定地认知、正确地行动、恰当地言语为核心,以人与世界的和谐共生为终极目标,从而初步构建了一个智慧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

  • 标签: 智慧教育 现象学 大学教育
  • 简介: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中,生命概念的提出是自我意识上升到精神与理性层面的重要一环,并且实质上是《精神现象》中一个重要的发展的模式,所以对这一概念的的理解将有助于对整本《精神现象》的理解。

  • 标签: 生命 自我意识 无限性
  • 简介:问题构成教育研究的起点,是教育研究者对诸多教育现象进行选择后的“剩余物”的反思。问题的提出需要有一种知识论基础作为内在结构支撑,不同研究范式规定了问题不同的致思理路。教育现象从教育事实出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灵活地“看”教育和“问”教育的方式,通过对教育现象“是其所是”的追问,形成一条深入“教育实事本身”的致思路径。

  • 标签: 教育现象学 提问方式 路径 教育研究者 知识论基础 内在结构
  • 简介:教育现象是具有独特人丈视角的教育,目前,它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探讨。但目前理论界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围绕教育现象的哲学基础及教育现象本身的归属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澄明认识。

  • 标签: 教育现象学 教育学 “做”现象学
  • 简介:【摘要】胡塞尔的哲学理论由静态现象转向动态现象在其不断追求“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悬搁与还原的方法构成了导向超越论考察方式的通道,使他的思想已经尝试了向先验现象的突破。本文将着重论述胡塞尔如何真正使现象开始成为“本质上是一门关于真正开端、关于起源、关于万物之本的科学”[1]。

  • 标签: 现象学 悬搁 还原
  • 简介:摘要:攻击行为的常规处理策略是,教师基于外在规范评判学生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矫正不良行为。攻击主体的明确、攻击规则的遵守、攻击情绪的引发以及攻击现场的剖析有助于明晰攻击行为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者的专业判断,进而选择恰当的处理策略。处理策略的现象转向是指由常规的审判、责怪、矫正转向行为主体的意义世界,改变其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其外在行为自然随之而变。教育者要理解学生行为的意图,感受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求主动的自我认识、建立可能自我图式、形成跨情境的稳定性。

  • 标签: 攻击者 处理策略 自我
  • 简介:在西方哲学中,逻辑和知识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理论理性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运用逻辑阐明人类知识的来源及其性质.逻辑是思想的语法形式.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是关于判断及其诸形式的学说,即命题逻辑或陈述逻辑,其核心是述谓判断.康德把经验直观的内容(质料)排除在逻辑之外,胡塞尔则认为逻辑的东西必须到直观内在体验中寻找其隐秘的起源,这就把逻辑的东西的范围延伸到了前述谓经验的领域,并试图通过澄清逻辑的起源方式以便对述谓判断的本质作出解释,找到真正通往真理本身之起源的道路.

  • 标签: 逻辑 述谓判断 前述谓经验 明证性(Evidenz) 经验判断
  • 简介:现象是质的教育研究范式的重要理论基础。“悬置”则是现象的基本概念与主张。现象主张各种人为的假定与设想都应被搁置起来,这样才能毫无偏见地“面向事物本身”。悬置这一主张对幼儿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启示,研究者要把握研究对象,就必须悬置各种预设、控制与干预,使研究对象自然、充分、真实地展现自身。因此,现象取向的幼儿教育研究提倡非还原法、整体描述法和现象阐释法。

  • 标签: 现象学 悬置 幼儿教育研究
  • 简介:现象不仅是一场哲学运动,更是对人之存在的新理解,即人是意义的存在。现象的学术思考带来了学术研究的现象转向,该转向对教育、教育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启示。从对现象出现的条件、其学术内涵、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现象的反思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希冀对现象现象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幅概括性图景。

  • 标签: 现象学 学术思想 教育学 启示
  • 简介:海德格尔在《时间与存在》中将时间表达为“之间”,即疏远与切近中的到达。这一时间现象思想是切入《阿那克西曼德箴言》的门径,即作为“之间”的时间对理解箴言中的dike与adikia起形式指引作用。在海德格尔后期时间现象的视域关照下,对dike与adikia的解读有助于研究者走出对dike与adikia作知性形而上学理解的误区,这一误区将dike与adikia单纯地理解成“裂隙”与“嵌合”。

  • 标签: 时间 裂隙 嵌合 迷误
  • 简介:意识现象的特殊性使得认知科学亟需一种全新的研究进路来整合意识的主观性及其神经生物基础。神经现象主张将现象与神经科学结合起来探索意识经验,并基于自我感、自主感与拥有感、幻觉性身体拥有等研究证据论证了意识经验是具身-生成的。意识具有主观性或经验性,其不仅依赖于生物体的具身结构,而且延展与嵌入到外部世界之中,并通过脑内大尺度神经活动而生成。虽然上述设想仍然存在争议,但却在科学研究背景下拉近了意识经验与大脑活动之间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距离。

  • 标签: 神经现象学 意识经验 具身-生成 自我感 自主感 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