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122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产妇的收治时间均在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根据麻醉前是否应用晶体液将所有产妇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对比两组产妇接受联合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两组新生儿在出生1分钟及10分钟时的Apgar评分。结果:接受联合麻醉剖宫产后,实验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比组产妇(P<0.05);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1分钟及10分钟时的Apgar评分均高于参比组新生儿(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能够降低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新生儿的身体状况,临床疗效显著,适合在妇产科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容量治疗 治疗效果 母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于母婴的实际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入院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产科收治的所有产妇中,筛选出行剖宫产且符合本次探究标准的产妇90例,将产妇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选择随机叫号的方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和B组剖宫产产妇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B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的产妇持续输入复方乳酸钠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在麻醉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新生儿状态进行评估。结果:B组剖宫产产妇出现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1/45),低于A组15.55%(7/45),差异较大P<0.05。B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更佳,优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运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能够使剖宫产产妇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降低,有效的规避了剖宫产手术对母婴健康造成的威胁,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容量治疗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治疗产妇81例行对比性研究,将产妇随机分组后,参照组(n=40)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试验组(n=41)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容量治疗。比较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阿氏评分、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结果:新生儿娩出即刻、娩出5min时Apgar评分,娩出48h时神经行为学评分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试验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的实施,对降低产妇麻醉不良反应风险效果显著,且对新生儿无影响。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容量治疗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的足月剖宫产产妇中,抽取66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3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观察两组产妇T1、T2、T3各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和新生儿娩出1min、5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T1、T2、T3各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1min、5minApga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能够有效延长产妇凝血酶原时间,降低对胎儿的危害。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容量治疗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足月剖宫产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施以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在术前15 min静脉滴注13 mL/kg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观察两组产妇在容量治疗前(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取出即刻(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凝血酶原时间(PT),并观察两组婴儿出生后1、5 minApgar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P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能够有效的延长PT,但对婴儿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容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足月剖宫产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施以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在术前15 min静脉滴注13 mL/kg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观察两组产妇在容量治疗前(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取出即刻(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凝血酶原时间(PT),并观察两组婴儿出生后1、5 minApgar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P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能够有效的延长PT,但对婴儿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容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时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实施剖宫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剖宫产容量治疗,所使用液体为晶体液,需在手术前15min为产妇使用复方乳酸钠12ml/kg,手术中需以10ml/min进行继续输入,直到手术结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容量治疗前、手术开始、胎儿取出时和手术结束时的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显著较长,P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容量 治疗 母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容量管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常规方案,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容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常规方案后,孕妇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容量管理后,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容量管理有利于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产妇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降低手术对新生儿的危害。

  • 标签: 剖宫产容量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 母婴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下腔静脉直径(IVCD)及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患者液体治疗时对容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分娩或转诊分娩且出现严重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 mL)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补液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补液组和目标补液组(给予目标导向补液治疗),记录患者切皮前、胎儿娩出后、产后出血和术毕时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及补液总量、尿量、预后、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血流动力学:两组心率(HR)均于产后出血时达峰值,但两组间各时间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产后出血时达谷值,但目标补液组产后出血时MAP明显高于常规补液组〔mmHg(1 mmHg=0.133 kPa):75.6±10.7比69.2±8.9,P<0.05〕。目标补液组中心静脉压(CVP)在胎儿娩出时稍升高后趋于平稳,常规补液组CVP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产后出血时达峰值;产后出血时目标补液组CVP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cmH2O(1 cmH2O=0.098 kPa):9.5±3.9比11.4±3.4,P<0.05〕。②血气分析:两组术毕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产后出血时升高,但目标补液组术毕时PaO2与常规补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Hg:189.3±100.5比240.2±126.3,P>0.05),而目标补液组PaCO2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mmHg:34.6±4.6比36.8±4.1,P<0.05)。目标补液组术毕时血乳酸(Lac)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mmol/L:2.2±0.6比2.6±1.1,P<0.05)。③液体出入量:目标补液组总输液量、晶体液输注量、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补液组〔总输液量(mL):3 385.9±1 144.1比4 448.3±1 194.4,晶体液输注量(mL):2 635.6±789.7比3 160.0±860.3,悬浮红细胞输入量(mL):695.6±366.2比911.1±284.7,均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13.3%(4/30)比60.0%(18/30),P<0.05〕,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常规补液组(mL:1 451.7±373.8比1 725.9±372.8,P<0.05),但目标补液组与常规补液组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369.0±262.7比485.0±286.8,P>0.05)。④凝血功能:目标补液组术毕时凝血酶原时间(PT)较常规补液组明显缩短(s:10.9±0.6比11.2±0.6),纤维蛋白原(Fib)较常规补液组明显升高(g/L:3.7±0.5比2.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预后指标:与常规补液组比较,目标补液组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比例明显减少〔16.7%(5/30)比66.7%(20/30),P<0.05〕,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h:0(0,24)比24(0,24),P<0.05〕;但目标补液组与常规补液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IC发生率:0%(0/30)比6.7%(2/30),AKI发生率:0%(0/30)比3.3%(1/30),子宫切除率:10.0%(3/30)比26.7%(8/30),均P>0.05〕。结论IVC-CI导向液体复苏可有效减少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输血与输液量和出血量,改善其凝血功能。

  • 标签: 妊娠 下腔静脉 血容量 产后出血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T)又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重症患者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重症患者容量耐受区间变窄,易出现容量不足或过负荷情况,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在CBPT中,容量管理尤为重要。目标指导容量管理(GDVM)是目前CBPT的主要容量管理策略。GDVM的核心是对CBPT时液体平衡目标的设定、滴定及反馈调整,首先需要对重症患者的容量进行准确评估。进行容量评估时,既要评估血管内容量,也要对血管外容量进行评估。

  • 标签: 肾替代疗法 目标指导容量管理 容量评估
  • 简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作为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对它的治疗目前尚缺乏一致肯定的方案,本文对11例早期CSP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加钳夹术及局部球囊压迫,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瘢痕部位妊娠 剖宫产瘢痕 药物治疗 pregnancy 远期并发症 SCAR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患者过程当中护理配合的意义。方法回首性总结不同期30例大容量肺灌洗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人员的体会。结果肺灌洗后病情好转,灌洗后各项指标PaO2、PaCO2、SaO2值较灌洗前明显好转结论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 10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对症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感觉症状减轻 ,咳嗽、咳痰明显减少 ,无发热、咯血、胸痛等不适 ,抵抗力增强 ,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结论   WLL治疗支气管扩张可缓解支气管阻塞 ,充分引流 ,同时局部注入抗生素可直接起到杀菌效果 ,减少全身用药量 ,明显提高疗效 ,缩短病程 ,减少住院费用 ,对病变严重患者 ,间隔 1~ 2年可重复灌洗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大容量肺灌洗 支气管扩张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临床剖宫产手术患者数量逐渐增加,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如不能够对产后出血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凝血功能异常,前置胎盘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产后出血患者在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后均能够实现康复,死亡率也在逐步降低,本文主要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通过归纳总结,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由于许多产妇惧怕自然分娩带来的疼痛,而选择剖宫产,但剖宫产会产生很多的并发症,由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引起的产后出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本文就目前用以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药物和手术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剖宫产的手术质量,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提升产妇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CSP经药物保守治疗成功8例;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病灶切除修补术;1例因阴道大量流血伴失血性休克而急诊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术中及术后病理提示妊娠组织植入浸润子宫肌层。B超检查是诊断CSP的主要手段,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高,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者应行子宫切除术。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妊娠 天花粉 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