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酸盐、亚硝酸盐的人体来源及其危害性徐维光1任立2综述黄士雄2审较(1六安地区卫生防疫站2370082安徽省卫生防疫站23006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于其在工业上和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蜜切接触,因而成为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毒...

  • 标签: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人体来源 危害性
  • 简介:人体内铁总量(成人为3—4g)的75%位于循环血红蛋白中,其余的以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中。除此之外,仅一小部分铁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参与人体多种重要的酶的活动,包括氧化产能过程中的细胞色素酶。

  • 标签: 维生素B12 叶酸 血液病 人体内铁总量 循环血红蛋白
  • 简介: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亚硝酸盐,可使肉制品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的风味,并可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及其毒素的产生,因此,很多国家允许将其作为发色剂、抗氧化剂、防腐剂而加入到肉制品中。其作用是使肉与肉制品色泽鲜嫩、易熟、出品率,咸菜制品鲜嫩、爽口、呈现较好的感官性状。但是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还可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亚硝酸盐 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 卫生监督 疾病预防 高铁血红蛋白症
  • 简介:本文19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72小时内进行视觉、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测定结果表示,ERP中P3波的潜伏期延长,而此时患者血糖值均降低。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血糖值与P3波潜伏期均恢复正常且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亚硝酸盐 中毒 视觉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靶刺激 P300
  • 简介:2004年5月1日,蛟河市新站镇医院收治一名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实验室检验,证实是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 标签: 亚硝酸盐 食物中毒 食品卫生 卫生监督
  • 简介:持续性血液净化在多种危重病症患者救治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但其置换液用量大,而且多种危重病症患者是不宜用乳酸盐置换液;又由于碳酸盐置换液的不稳定性,目前世界大多国家都没有商品性的碳酸盐置换液,因此大多透析单位采用碳酸氢钠的单独通路输入法,我们也采用过这种方法,操作比较麻烦,碳酸氢钠往往不能与置换液其它成分同步恒定输入,这在理论上对患者的救治可能是一不利因素,为此我们利用Diapct床旁血液净化机在模拟CVVH治疗模式的情况下,观察预先配制的碳酸盐置液(A、B液)治疗中混合后碳酸盐置换液离子浓度的变化.

  • 标签: 血液净化 碳酸盐置换液 配制方法 碳酸氢钠 通路输入法
  • 简介:本文叙述了一种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由于硝酸根的一阶导数光谱在220nm处有一倒峰,其峰高与硝酸盐的浓度成正比,建立导数光谱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2.00mg/L,检出了限为0.005mg/L.

  • 标签: 导数光谱法 硝酸盐氮 测定
  • 简介:极谱法测定饮水中硝酸盐氮方法探讨铜陵市卫生防疫站(244000)黄石青余明池饮水中硝酸盐氮含量的分析,多采用二磺酸酚法,镉还原柱等方法,这些方法虽较录敏,但操作烦琐。现国内外已将快速、准确、灵敏宽较高的电化学法成功地应用于饮水及其它水质中硝酸盐氮的测...

  • 标签: 极谱法 饮水卫生 硝酸盐氮 水质监测
  • 简介:目的:浅释亚硝酸盐的中毒机理及救治方法,探讨群体性中毒的抢救组织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份21例群体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催吐、洗胃、导泻、吸氧、护心脑和使用美蓝、维生素C等特效解毒剂抢救后,全部成功.结论:美蓝、维生素C是抢救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药物,严密有序的组织措施是抢救群体性中毒的有力保障.

  • 标签: 抢救 群体性中毒 美蓝 维生素C 体会 亚硝酸盐中毒
  • 简介:背景:脂肪瘤是一种成熟脂肪细胞的良性肿瘤。目前的治疗具有创伤性,有遗留瘢痕的危险。注射经脱氧胆酸盐(一种胆汁盐)溶解的磷脂酰胆碱,已被用于减少多余的脂肪堆积。最近的体内体外研究显示,脱氧胆酸盐可以单独引起脂肪细胞溶解。目的:报道使用脱氧胆酸盐皮下注射治疗脂肪瘤的经验。方法:6例患者的12个脂肪瘤接受皮损内注射去氧胆酸钠(1.0%、2.5%和5.0%)治疗,注射治疗间隔期为2~20周。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瘤体大小、皮肤反应和主观反应。结果:经临床检测(用超声检测脂肪瘤)证实,平均治疗2.2次后,所有瘤体的大小均减小(平均减小面积75%;极差37%-100%)。除了体积减小外,一些瘤体出现碎裂或质地变软。

  • 标签: 皮下注射治疗 脱氧胆酸盐 脂肪瘤 成熟脂肪细胞 瘤体大小 细胞溶解
  • 简介:亚硝酸盐中毒又称肠源青紫症,当亚硝酸盐摄入量达0.2~0.5g时,即可引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病情严重程度与食用亚硝酸盐量成正比,还与疗效和就诊时间的早晚,是否及时确诊有关,如抢救不及时,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我院于2003年10月6日下午收治48例群体性亚硝酸盐中毒病人,经及时抢救护理,全部于症状消失后24~72小时治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群体性亚硝酸盐中毒 抢救 护理 病情严重程度 盐摄入量 就诊时间
  • 简介:天桥区位于济南市北首,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区内大、中、小型饭店分散经营,卫生状况各不相同,所以每年的夏季,特别是6-9月份是我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时常发生细菌性及化学性食物中毒。统计表明,近两年天桥区共发生食物中毒12起,其中化学性食物中毒4起,经检验全都是由亚硝酸盐引起的,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化学性食物中毒 天桥区 情况分析 亚硝酸盐 小型饭店 细菌性
  • 简介:二磷酸盐问世至今已经有近140年的历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似物.直到最近三、四十年,研究者们才发现二磷酸盐具有显著的抑制羟基磷酸钙结晶溶解的特性,意识到二磷酸盐具有抑制骨溶解的作用.

  • 标签: 二磷酸盐 骨吸收 作用机制 抑制 代谢障碍性疾病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