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其实,生活中多是家长助长孩子暴力倾向。“小朋友欺负你,你就揍他,打伤了妈带他看病!”一位家长送自己4岁的儿子去幼儿园,临走时甩下了这句活。个别家长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怕孩子吃亏,便纵容他们使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致使幼儿暴力倾向在幼儿园甚至小学里愈演愈烈。

  • 标签: 暴力倾向 管教 变方 幼儿园 孩子 家长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的40例急诊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暴力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暴力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为5%,对照组为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综合分析暴力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暴力事件。

  • 标签: 急诊护理 暴力风险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2012年6月到2014年9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268例,全部病人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为精神疾病,均为男性。分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两组,通过对干预后病人进行暴力风险评估,评估后进行结果判断,对评估后分数高的精神障碍潜在暴力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分别计算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施暴力风险评估,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了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结论通过做好精神病人的暴力风险评估,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的精神科病房的安全,使护理质量不断的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横向暴力普遍存在于护理行业之中,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导致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下降、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队伍人才流失严重。目前,针对横向暴力发生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影响后果等方面有了相对较多的研究,但对特定护理群体间的横向暴力及横向暴力系统应对策略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 标签: 护理 横向暴力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过程中的暴力风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的20例急诊科护士,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分析护理暴力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暴力风险因素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有主观因素(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等)和客观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医院环境与管理因素等)。其中,护理人员因素为主要因素。通过加强干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均有提高,暴力发生率有90%降至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暴力的发生,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急诊护理 暴力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恋爱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大学生中间,恋爱更是十分普遍,在丰富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同时,恋爱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恋爱暴力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其对大学生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对恋爱暴力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究,有利于针对性的改善这种局面,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

  • 标签: 大学生 恋爱暴力 不利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工作的68例精神科护理人员,医院自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问卷,进行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和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结果68例精神科护理人员中,67例(98.53%)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护理人员的暴力防范意识较差。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这与精神科护理人员本身的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以及患者的病症有关,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并且进行沟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有效降低精神科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研究精神科 护理人员 工作场所暴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用本院自制的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对40例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因精神症状支配而发生暴力行为者16例,因非自愿入院而引发攻击行为者l3例,因医患关系、不适应住院环境等因素11例。结论制定实施相关护理对策,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病 暴力行为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精神科女性患者暴力行为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科室收治的285例重症精神科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遭受暴力行为的29名女性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针对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对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这些患者的暴力行为有了明显的减少,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得到了保证,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降到了最低。结论在临床上对重症精神科女性患者实施针对暴力行为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重症精神病 女性患者 暴力行为 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EART”沟通模式在暴力伤医环境下对医患关系的调节作用,寻找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新途径。方法采用“HEART”沟通模式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实施“HEART”沟通模式后,问卷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病人、家属、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HEART”沟通模式对于缓解医患紧张氛围、调节医患关系有正面积极作用。

  • 标签: &ldquo HEART&rdquo 沟通模式 暴力伤医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已知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43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临床病案资料,对所有住院期间出现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分析出现暴力行为精神病患者的详细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的143例精神病患者中,共计41例出现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8.67%,其发生原因与既往暴力行为史、非自愿入院、未婚或离异、无业且有幻觉、被害妄想症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患者较多,且影响因素较多,院内在开展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病 暴力行为 危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运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到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分为两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8例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暴力行为的评分。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暴力行为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护理干预 暴力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80例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情况与IPROS相关指标。结果半年后,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少,且IPROS相关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暴力行为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暴力行为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精神科暴力行为及其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阐述了精神科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特征、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预防的对策及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

  • 标签: 精神科 暴力行为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