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内生细菌是宿主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潜力巨大的微生物新资源。内生的研究对于保护野生与濒危药用植物,拓展药用资源,新药研发等均有一定意义。内生细菌在与宿主长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抗、互惠、共生等多种关系,能够直接或间接调节宿主的生长发育,协助宿主抵抗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等生物过程。近年来,内生细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生物防治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本文综述了内生形成分布,其资源的多样性,对药用植物的道地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探讨,为内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拓展和提升中药资源价值。

  • 标签: 内生菌 代谢产物 中药材 多样性
  • 简介:摘要:银杏,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食用和药用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人称“活化石”。 众多研究表明,植物内生作为微生物资源拥有巨大的潜力。在此归纳了近年来银杏内生多样性、抑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研究做参考。

  • 标签: 银杏 内生菌 活性物质 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放线属于原核生物,呈菌丝状生长,繁殖方式为孢子繁殖,因其在固体培养基上呈现辐射状生长而得名。放线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广泛,通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随着人们对微生物应用的重视,放线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本文主要以土壤中的放线为主,在学习了“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中放线的分离与应用。

  • 标签: 土壤 放线菌 分离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年轻女性患者,以突发晕厥起病,心电图提示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入院后查体见皮肤多处溃疡,皮肤病理活检诊断为结外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突发腹痛,外科剖腹探查发现肠道多发穿孔,病理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暴发性心肌炎起病,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先后累及皮肤、肠道非常罕见,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

  • 标签: 晕厥 淋巴瘤 心肌炎
  • 简介:摘要自1964年在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EB病毒之后,人们逐渐认识了它的致瘤性及其与一系列皮肤病的关联。这篇文章介绍了EB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总结了EB病毒相关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通过收集病例报道,总结常见皮肤病(银屑病、皮肌炎、天疱疮、类天疱疮、副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脂膜炎、多形红斑、血管炎)合并EB病毒感染时的临床表现、采用的治疗手段以及最终的结局。

  • 标签: 疱疹病毒4型,人 Epstein-Barr病毒 淋巴瘤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妊娠期间发现血小板减低、肝功能异常、尿蛋白阳性的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紧急终止妊娠后血小板水平仍下降,同时出现肝梗死,考虑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多次血浆置换后好转。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抗体 HELLP综合征 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
  • 简介: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中有关“幼儿持续关注时间短”“创设支持性的心理氛围”等这些曾被我们忽视的文字开始被我们关注,不仅引起我和老师们的讨论,讨论中加深了对这些文字的理解,还指引着我们重新制定体验课程的计划,改变我们的实践行为。于是引发的一次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解读幼儿年龄特点、寻找生活线索、挖掘周边资源、创设支持氛围,这些理念和方法指导着我们的实践。于是,在自然角里,教师不再是主角。我们看到了积极投入的幼儿、主动配合的家长。带着真情实感的体验才会让人终身难忘,让人不断成长。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体验课程,也是课程建设所追求的。现在,我终于对体验课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 标签: 体验课程 幼儿兴趣 持续关注
  • 简介:摘要:食用产业发展中面临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等问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是食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阐述食用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该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策略要点展开分析。期望能探索食用产业发展新途径,促进食用产业的高效、稳定发展。

  • 标签: 食用菌 产业优化 转型升级
  • 简介:摘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细菌,LM脑膜脑炎临床少见,重症患者预后差。本文报道两例特殊的重症LM脑膜脑炎病例,其中一例合并肾功能衰竭、吉兰-巴雷综合征;另一例合并脓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

  • 标签: 脑膜脑炎 李斯特菌 感染
  • 简介:摘要:校园推广种植食用,一是让校园各项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二是丰富校园生活,让师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训练;三是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为食堂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增强师生体质;四是适当对外销售,资助部分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五是推广校园种植食用经验,带动周边学校和挂联的乡村振兴农户脱贫致富。

  • 标签: 校园 食用菌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病程中曾有皮肤黏膜出血、咯血、胸痛、血小板减少和肺部实变影的患者,经检查确诊为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合并肺栓塞,经抗凝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DIC是一组以不同病因导致的凝血系统活化,凝血酶生成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生理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其中慢性DIC发病隐匿,病程较长,部分实验室指标可因代偿而变化不明显,临床中难于识别和诊断。

  • 标签: 肺栓塞 血小板减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确诊弥漫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和高血压3年的女性患者,近2个月出现血尿、蛋白尿及血肌酐进行性升高,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合并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引起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予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好转,未出现硬皮病肾危象。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免疫相关的皮肤病(炎症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皮肤科的重要疾病,系统炎症是这些疾病难以控制、容易复发的根本性原因。借鉴风湿免疫治疗模式,对重度免疫性/炎症性皮肤病进行免疫抗炎达标治疗(T2T),以期减少系统炎症损害,长期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 标签: 免疫性皮肤病 系统炎症 达标治疗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和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新近有证据表明肠道群参与了AD的发生和发展,且有望成为新的药物靶点。本文主要综述肠道群在AD病因学、病理机制以及AD治疗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师了解和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针对教材中探究酵母的呼吸作用的实验由于步骤繁琐,实验反应过长和现象不明显等教学现状出发,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并通过传感器一类的数字化设备进行新的实验探究,增加了本实验的可操作性。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标签: 酵母菌 细胞呼吸 传感器 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目前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生产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随之而来产生的养殖废水成为了新的污染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果猪场废水未经加工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地表水、地下水等产生严重的污染,甚至对饮用水产生影响。面对目前我国普遍的猪场养殖废水的污染问题,我们迫切的需要对这些废水进行无害化的有效处理。

  • 标签: 菌藻共生,养猪场废水,污水处理,脱氮除磷
  • 简介:摘要:在分析食用栽培技术课程教学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对该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食用菌栽培技术 课程教学 现状 创新策略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组具有自我增殖和分化为间充质细胞谱系能力的异质的多能非造血干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由于MSC具有低免疫原性,即不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以及一些其他协同刺激因子,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的能力,这种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为其在皮肤科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许多可能性。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治疗 免疫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株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CRKP)的耐药及毒力特征。方法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粪便中分离到的1株CRKP命名为肺炎克雷伯C35,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浓度;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分析确定菌株所携带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分析CRKP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关系;采用接合试验评估耐药基因的转移能力和效率;采用大蜡螟毒力实验测定菌株的毒力表型。结果肺炎克雷伯C35对大多数受试药物耐药,尤其碳青霉烯类、舒巴坦和多黏菌素。SNP分型显示肺炎克雷伯C35与多株分离自本院不同病房的CRKP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属于ST11型,携带包括blaKPC-2、blaCTX-M-199、mcr-1和tet(A)变异体等在内的13种耐药基因。blaKPC-2基因位于>69 800 bp的IncFⅡ型质粒上,blaCTX-M-199和mcr-1基因共同位于>64 800 bp的IncI2型质粒上,tet(A)变异体位于83 628 bp的不可分型质粒上,3种质粒均为可接合性质粒。肺炎克雷伯C35还携带rmpA和rmpA2毒力基因以及气杆菌素(aerobactin)相关基因iucABCD,为典型的碳青霉烯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CR-hvKP)。该在大蜡螟感染模型中也显示了较强的毒力表型,感染肺炎克雷伯C35菌株48 h后大蜡螟幼虫存活率仅为16.7%,明显低于无毒力对照菌株的80.0%。结论本研究在1株肠道定植CR-hvKP中检测到多个可接合性耐药质粒,包括同时携带blaCTX-M-199和mcr-1基因的IncI2质粒,需引起警惕,并对此类菌株进行主动监测。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毒力 多重耐药
  • 简介:摘要肾结石发病率和复发率高,危害严重。草酸钙结石是肾结石的主要类型,成因尚未完全明确,因而目前并无很好的针对性预防策略。随着16S rRNA、宏基因及代谢组学等方法学的发展,肠道群及其代谢产物对疾病的影响已成为多个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也指示肠道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可能和肾结石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一方面,肠道群可影响草酸的稳态;另一方面,短链脂肪酸经肠道吸收循环到达肾脏后可参与一系列的生理病理过程,并调节相关免疫和炎症反应。本文将系统地阐述肠道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影响肾结石形成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肾结石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