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 皮肤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最大的器官,它对我们身体的起屏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皮肤依靠其韧性、弹性以及皮下脂肪,来有效抵御外来摩擦、挤压和刺激,利用其角质蛋白和黑色素小体防御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致密表皮分泌的汗水能防止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能抑制生物的生长,防止细菌生长。不仅如此,皮肤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但能通过蒸发和传导的方式进行调节体温,而且也能排泄皮脂,润护皮肤,分泌汗液,调节体温,还能帮助我们通过丰富的神经末梢和不同的的感受器官,感知冷热痛痒等不同感觉,提高免疫等作用。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对皮肤的护理和保健,因为它不仅仅能使我们靓丽青春,还能使我们健康幸福。

  • 标签: 皮肤 护理 保健
  • 简介:成功减肥和保持减轻的体重不再反弹是件难事。然而,许多已经达到减重目标的人可能会面临另一个令人沮丧的困境:松弛、松软的皮肤从身上垂落下来。

  • 标签: 皮肤 减肥 减重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食品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乳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乳酸自身的特点和种类的多样,满足了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的不同需求。结合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情况来看,乳酸在食品工程应用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乳酸菌种类这个角度出发,对食品工程应用中乳酸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食品工程 乳酸菌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多重耐药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综合管理方法。方法从2018年6月份至2019年7月份医院接收的所有患儿中随机选取74名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收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期限、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耐药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得到了不同的护理效果。对照组患儿的耐药感染率为3.46%,对照组感染率为34.2%,因此实验组的耐药感染率更低,治疗效果优。结论多重耐药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提高多重耐药感染的执行力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儿科 治疗对策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创新才能引领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有综合素养的创新人才。基于STEAM教育理念笔者尝试在“酵母繁殖”教学中,提供学生综合学科知识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自制花式馒头。笔者只提供基础材料必要指导,学生分小组自学发酵技能,花式馒头技能,以最美小组为目标,旨在激起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文艺术熏陶,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 标签: STEAM教育 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 人文熏陶创新人才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研究案例和成果,深入论述了酵母的活化保护及营养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酒精发酵的贡献。在酵母活化复水时应用专业活化保护剂GofermProtect,可以补充大量甾醇类,强化酵母细胞膜,显著增强其生存能力,降低死亡率。在酒精发酵1/3阶段,使用有机营养剂FermaidO,相比使用单纯的无机氮源DAP,不仅能够提高发酵速率,缩短发酵时间,而且显著提升了葡萄酒的感官品质。

  • 标签: 酒精发酵 酵母菌 活化保护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病门诊就诊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内的皮肤性病门诊的15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集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从而分析患者的支原体感染情况以及耐药性情况。结果经过对选取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有664例,其中感染支原体的类型分别为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混合支原体。而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相对较高;人型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性较低;混合型支原体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经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患者支原体感染的类型和耐药性可以提高对患者治疗的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皮肤性病门诊 支原体 感染 耐药性
  • 简介:【 摘要】 :通过分离得到 4 株耐铅均能在 Pb 2+ 浓度范围为 100-1000 mg/L 的培养液中生长。以 硝酸铅配制 Pb 2+ 标准液,发现蚕豆根尖 MCN 与 Pb 2+ 的浓度在 100~400 mg/L , pH 6 , 25 ℃ 等条件下呈明显线性关系( R=0.991 ),而当高于 400 mg/L 时线性关系不明显;分离得到的根瘤在 Pb 2+ 浓度为 100~400 mg/L 时 , 去除率均高于 95% ; Pb 2+ 浓度为 800 mg/L 时去除率低于 45% , Pb 2+ 浓度为 900 mg/L 时,保护作用不明显。通过本实验的研究, 以期 对 微生物修复 Pb污染土壤 及 Pb检测 提供参考 。

  • 标签: 根瘤菌 Pb MCN
  • 简介:摘要微生物剂用于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具有经济高效、低能耗、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近年来微生物剂在水体修复中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成为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在给水和饮用水、乳化液的油水分离、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廉价培养基的探索实践。提出针对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生长代谢的环境条件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寻找或设计廉价培养基,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其工业化应用。

  • 标签: 微生物絮凝剂 菌种筛选 菌种培育 水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感染患者170例,将其设定为耐药组,并取同期收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铜绿假单胞感染患者188例,将其设定为敏感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相较于敏感组,耐药组的神经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敏感组,耐药组的脑外伤以及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更高,且复数均感染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耐药组,敏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病情恶化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留置鼻饲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机械通气为导致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感染并不具备特异临床表现,同时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临床治疗需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用,并控制好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治疗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0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0例予以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结果研究组整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能够进一步加快创面愈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临床将其作为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治疗首选。

  • 标签: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糖尿病足 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