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以目前常用尼龙编织袋包装为对照,采用不同气调包装贮藏方式(100%CO2,100%N2,100%空气及真空和它们不同比例)进行大米为期10个月贮藏,定期测定大米含水量、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性、黏度及蒸煮品质。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自然贮藏环境下,N2及真空包装能够显著提高上述各大米保鲜品质指标,可有效保持大米新鲜品质,在黑龙江大米包装及高端米开发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和发展前景。

  • 标签: 气调包装 黑龙江 大米 保鲜品质
  • 简介:分析山西老陈醋生产过程中酒精度与总酸之间变化,可以得出酒精最后全部发酵成总酸。结果显示,通过提高酒精发酵阶段酒精度,就可以提高老陈醋产量。

  • 标签: 酒精度 总酸 山西老陈醋 产量
  • 简介:以青椒(麻辣四号)为试材,采用不同包装(普通纸箱、瓦楞纸箱、微孔保鲜膜)、不同运输车辆(厢式半封闭货车、普通货车)及0.5μL,L1-MCP共6种组合方式处理,青椒经6h公路运输后(厢式半封闭货车温度18~24℃、相对湿度70%~80%;普通货车温度18~24℃、相对湿度50%~60%),贮于常温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80%~85%)12d,研究不同包装与运输方式对常温贮藏青椒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经0.5μL/Ll—MCP处理、采用5层瓦楞纸箱内衬微孔保鲜膜包装、用厢式半封闭货车运输处理。能保持青椒较高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失重率与呼吸强度,抑制丙二醛含量增加,延缓膜脂过氧化进程,延长贮藏期,保鲜效果显著。

  • 标签: 青椒 包装 运输 品质 常温货架
  • 简介:为探索红香酥梨果实长期贮藏保鲜适宜采收期,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三个采收期(按采收时间顺序分别为采收期1、2、3)红香酥梨果实在(0±0.5)℃条件下冷藏150、180、210、240d后在20℃货架下放置24h和7d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VC含量、果皮色泽以及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果实刚采收时,还是在整个贮藏和货架期,采收期1果实SSC始终保持最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采收期2果实SSC保持较高,VC含量也较高;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硬度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果实采收越晚,果皮颜色越亮,果皮底色由绿转黄程度越高。采收期2红香酥梨果实在贮藏后期保持了较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红香酥梨果实长期贮藏(210—240d)适宜采收期为9月8—10日(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43~147d),可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延缓衰老,延长果实贮藏和货架期;中长期贮藏(150~180d)适宜采收期为9月8—19日(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43~156d);中短期贮藏(150d以内)或即时销售果实可适当延后采收。推迟到9月下旬。

  • 标签: 红香酥梨 采收期 冷藏 货架期 品质
  • 简介:将伽师瓜置于密闭气调箱内,分别采用NO(60μL/L)、缓释型固体ClO2保鲜剂(60mg/L)7~两者结合熏蒸处理12h后,于4℃条件下贮藏82d,研究三种处理对伽师瓜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均可诱导伽师瓜贮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加;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提高果实清除自由基能力,延缓成熟衰老进程。其中NO+ClO2处理效果最佳。

  • 标签: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氯 采后 伽师瓜 抗氧化酶
  • 简介: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丰香"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cv.Fengxiang)采后品质及果内抗氧化能力影响。将供试草莓用MeJA在25℃下熏蒸处理9h并摊晾2h,最终MeJA浓度为1,100μmol/L。处理后置于5±1℃下贮藏(相对湿度90%~95%)。贮藏期间每隔3d取3盒(每盒30果)测定其各项指标。试验表明,1μmol/LMeJA维持草莓贮藏后期较高可溶性固形物(TSS)、显著抑制整个贮藏期间还原糖积累。1μmol/LMeJA处理能显著提高PAL(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C4H(Cinnamate-4-hydroxylase)活性,并延缓4CL(4-coumaroyl:CoA-ligase)活性下降,从而有效诱导总酚和花青素类物质含量增加,提高果实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维持果实较高抗氧化能力;100μmol/LMeJA处理对果实C4H和4CL活性诱导效果不显著。适宜低浓度MeJA能够促进总酚和花青素合成、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能是通过提高酚类、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合成途径关键酶PAL,C4H和4CL活性实现。因此,适宜浓度MeJA处理在草莓采后抗氧化水平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草莓 MEJA 品质 抗氧化
  • 简介:蔬菜预冷是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将采后蔬菜温度迅速降到工艺要求温度过程。预冷技术可以降低蔬菜采后新陈代谢速度,延长贮藏期,对保持品质及延缓成熟衰老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水预冷、冷库预冷、真空预冷、差压预冷等预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其相应适宜蔬菜预冷参数,并提出今后我国蔬菜预冷技术研究主要方向。

  • 标签: 蔬菜 预冷技术 冰水预冷 冷库预冷 真空预冷 差压预冷
  • 简介:阐述凉瓜多种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对凉瓜有效成分提取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综述凉瓜深加工研究进展,并探讨凉瓜深加工发展趋势。

  • 标签: 凉瓜 提取技术 加工技术
  • 简介:以小麦粉、酵母、食盐和水为主要原料,以燕麦片为特殊原料进行添加,采用一次发酵法进行燕麦片保健面包生产。结果表明,面包粉添加量850g,燕麦片添加量150g,水添加量463g,以此配比生产出燕麦片保健面包不但具有较高营养保健作用,还有松软适当内部组织,口感香甜适口。

  • 标签: 燕麦片 Β-葡聚糖 保健 面包 一次发酵法生产工艺
  • 简介:为了使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不致使饮料中蛋白沉淀,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发酵初期稳定剂种类和稳定剂添加量,同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蔗糖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枣汁含量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稳定剂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04%,CMC—Na0.04%,蔗糖酯0.15%;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含量9.30%,发酵温度41.20℃,发酵时间7.65h,枣汁含量45.70%。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乳酸菌饮料酸度为72.4°T,感官评分为86分。

  • 标签: 红枣 乳酸菌饮料 工艺参数
  • 简介:近几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对当地经济建设和解决就业问题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但是,现在高职生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等方面与社会对职业人才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随着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良好心理调适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高职生 心理调适 培养 研究
  • 简介:从贮藏保鲜技术、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加工应用、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等4个方面,对香椿贮藏保鲜及加工应用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香椿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标签: 香椿 贮藏保鲜 加工应用 进展
  • 简介:中国是茶故乡,茶从古至今发展历程以文人诗句、作画等来体现,同时通过茶礼表现在国内外地位。通过本文介绍,以期了解茶马古道,聚焦茶新"丝路",体会茶精神。

  • 标签: 茶文化 茶礼仪 精神文明
  • 简介:以五味子果皮渣、山楂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筛选出复合果酱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五味子果皮渣浆液与山楂浆液配比为1:3,CMC—Na为总浆液量1.0%,白砂糖为总浆液量40%,真空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为40%时,复合果酱具有较高稳定性,组织均匀细腻、酸甜适口,具有轻微五味子特有香味和山楂天然风味。

  • 标签: 五味子 山楂 复合果酱
  • 简介:果胶支链多、分子量大,可被转化为水凝胶,以形成聚合物链网状结构,使其在水中聚集起来且不溶于水。果胶由于其简单细胞相容性胶凝机制,已被开发用于不同生物医学应用,包括药物输送、基因传递、伤口愈合和组织工程。通过讨论果胶结构、来源和提取程序对多糖性能影响,从而优化凝胶形成,得到所期望有一定应用凝胶,建立其在医学领域中基础性作用。

  • 标签: 果胶 凝胶 聚合物 生物医学 药物输送
  • 简介:"饮料加工技术"是高职食品加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分析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 标签: 饮料加工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 简介:美食是人生一大享受。但如果食物烹调不合理,很多营养素就会被破坏,这时我们所品尝到所谓"美食"可就成了"美中不足之食"了。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在兼顾美味同时,不让营养偷偷溜走呢?淘米别太勤,面食蒸烙最好米、面中水溶性维生素最容易受到损失。做米饭淘米时,随淘米次数、浸泡时间增加,营养素损失就会增加。

  • 标签: 水溶性维生素 蒸馒头 高温油 清蒸丸子 炒肉丝 肉类食品
  • 简介:"天然产物化学"作为高校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程,具备了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条件。为落实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探索"天然产物化学"互动式教学法恰逢及时。几年来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法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交流能力等也可得到全面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值得在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学中推广。

  • 标签: 天然产物化学 互动式教学 改革 实践
  • 简介:选取六大茶类13个茶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黄素类及其4种主要单体含量,并对其在六大茶类中分布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绿茶以简单茶黄素(茶黄素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为主,含量较低;白茶、黄茶和乌龙茶中4种主要茶黄素单体分布比例相近,且总含量均较低,但高于绿茶;红茶以复杂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为主,且含量在六大茶类中最高。为进一步证实绿茶中茶黄素存在,选取109个不同厂家绿茶样品进行茶黄素测定,分析表明茶黄素类物质普遍存在于非发酵绿茶样品中。

  • 标签: 茶叶 茶黄素 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