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价值,为疾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中患者共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实施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两组检测结果选择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特异性较为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疾病判断中使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健康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性较为显著,对于异常患者检测率较高,整体实验结果灵敏,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疾病判断的重要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检验价值
  • 简介:众所周知,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成分,特别是细胞中的酶类,都是由蛋白质构成,所以蛋白质对人体而言非常重要。那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糖尿病患者如何搭配,才能既满足人体需求,又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呢?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推荐,人体热量的10%~15%来自蛋白质,而且优质蛋白要超过50%。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而言,每公斤体重需要1~1.2克蛋白质;对于肾功能异常或有蛋白尿的人群,需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每公斤体重需要0.8克蛋白质,并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 标签: 优质蛋白质 餐后血糖 2型糖尿病 肾功能异常 人体组织器官 防治指南
  • 简介:蛋白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与结构息息相关。作为生物大分子,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是目前必不可少的课题,特别是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只有在了解了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前提下才能了解其功能与作用。本文就蛋白质高级结构研究方法的几种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蛋白质 高级结构 光谱 色谱 质谱
  • 简介:葡萄籽拥有许多高品质的蛋白质资源,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已普遍应用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本文对主要葡萄籽蛋白提取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葡萄籽的全方面利用,为葡萄籽相关产业增加经济效益和加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葡萄籽蛋白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葡萄籽 蛋白质 提取 酶法
  • 简介:目的探究肝素结合蛋白用于诊断脓毒血症的检验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出现白细胞计数异常或者存在发热现象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包含脓毒血症患者28例(甲组),感染但并不符合脓毒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乙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纳入丙组研究范围,鉴别诊断结果。结果经研究,甲组患者的肝素结合蛋白平均值显著高于乙组和丙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肝素结合蛋白对脓毒血症患者病症进行诊断,有利于有效鉴别患者病症,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血症 白细胞计数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2期手足口病采取总剂量相同,但单次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选取80例符合儿童2期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组,小剂量组40例(丙种球蛋白0.5g/kg.d,总量2g/kg),大剂量组40例(丙种球蛋白1g/kg.d,总量2g/kg),其他常规治疗两组相同,以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经济效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小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剂量的并发症较小剂量组少,经济效益较小剂量组高,p<0.05.结论儿童2期手足口病采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较小剂量更有效且经济效益更好。

  • 标签: 儿童2期手足口病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究空腹血糖(GLU)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经GLU和GHb检测。比较两组的GLU和GHb水平;对观察组经单一GLU检测、单一GHb以及GLU联合GHb检测,对比糖尿病诊断阳性率;GLU和GHb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GLU和GHb水平分别为(9.67±2.87)mmol/L、(8.87±9.45)%,对照组的GLU和GHb水平分别为(5.22±0.59)mmol/L、(5.14±0.47)%,观察组的GLU和G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GLU和单一GHb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GLU和单一GHb检测分别与联合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和GH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47,P<0.05)。结论GLU和GHb检测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检测阳性率较高,并呈正相关关系,在血糖检测以及后续治疗中作参考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中采用 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8 月 ~2018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输血且出现了非溶血性不良反应的病患,其中出现非溶血性发热病患 30 例设为 A 组,出现非溶血性过敏病患 30 例设为 B 组,另外选取无不良反应病患 30 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病患的 C 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 结果 三组病患输血前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A 、 B 组输血前后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A 、 B 组输血后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当输血病患出现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时,病患的 C 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提示,其可较好诊断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非溶血性 C 反应蛋白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诊断糖尿病采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糖尿病诊断的患者55例,同时选择55例体检健康人群,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组,使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低于正常组,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数据差距均有可比性(P<0.05)。结论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有效区别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群的相关指标,且不容易受到相关因素影响,可以对糖尿病进行更全面的诊断,对开展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糖尿病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92 例 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46 例患者。对照组采用 贝那普利组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 贝那普利与 金水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 组 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24 h 尿蛋白定量、 SCr 、 BUN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组治疗后 24 h 尿蛋白定量、 SCr 、 BUN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 肾病蛋白尿患者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贝那普利 金水宝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应用吉西他滨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80例PH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TACE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吉西他滨为主的TACE方案,对照组给予洛铂为主的TACE方案。分别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甲胎蛋白(AFP)、毒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的客观有效率、1年生存率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和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中应用吉西他滨对PHC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AFP水平,提高生存率,且不增加治疗后的毒副反应。

  • 标签: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吉西他滨 洛铂 甲胎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应用于高血压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136例高血压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轻度升高的患者,将其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83.82%,且治疗后LDL-C及三酰甘油水平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LDL-C轻度升高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疗效较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高血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临床疗效
  • 简介:现代临床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涉及的内容较多,而核因子就是其中的关键。在本次研究中,将会结合核因子-κB抑制蛋白,详细分析了该物质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并阐述了其中医药研究的机制,希望为未来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核因子-&kappa B抑制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 简介:目的探讨增龄对小鼠肺纤维化心肌组织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β2(RPS6KB2)表达的相关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其中6周24只,6个月龄24只.24只6周龄小鼠分为正常组(C组)、青年肺纤维化组(D组)、青年肺纤维化+雷帕霉素组(E组).24只6月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老龄组(LC组)、老龄肺纤维化组(LD组)、老龄肺纤维化+雷帕霉素组(LE组).D组和LD组通过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造模,C组和LC组通过气管内注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E组和LE组在气管内给予博来霉素前1d通过腹腔注射雷帕霉素.所有动物均于气管内给药后28d取材,取小鼠血液、肺脏、心肌组织,测量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纤维化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心肌组织中RPS6KB2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组织Masson染色结果显示C组大血管壁和气道周围有少量蓝染的物质,而D组在大血管壁、气管周围外,肺泡间隔均出现了大量蓝染物质.LD组肺纤维化程度更明显,但是给予雷帕霉素注射后,E组较D组明显好转,LE组较LD组明显好转.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C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核大小均匀一致.D组心肌纤维萎缩,有的肌纤维肿胀、断裂.LD组心肌纤维萎缩、肌纤维断裂更明显,但是给予雷帕霉素注射后,E组较D组明显好转,LE组较LD组明显好转.D组较C组MDA增高,但T-SOD、GSH-PX减少(P<0.05),D组RPS6KB2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C组(P<0.05),LC组较C组明显MDA增高,T-SOD、GSH-PX减少(P<0.05),LD组较LC组MDA增高,T-SOD、GSH-PX减少(P<0.05),但是给予雷帕霉素后,E组较D组明显好转,LE组较LD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随着增龄性改变,老龄肺纤维化心肌组织损伤明显,可能通过调控RPS6KB2在肺纤维化的心肌组织中发挥作用.

  • 标签: 肺纤维化 心肌 核糖体蛋白S6激酶β2
  • 简介: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体检中心54例标本(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医院就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患者54例(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比两组在检验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s-CRP指标与正常体检人员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患者hs-CRP指标显著高于未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患者hs-CRP指标显著低于感染未得到控制阶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检查中使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具有高水平表达的特征,可以及时对疾病进行判断与治疗,并且作为一种感染指征,与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进行对比,更加的灵活便捷,医学检查中可以快速获取各项信息,适用范围较广。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合并感染 应用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乳酸、血浆 D-二聚体 (D-dimer , D-D)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 FIB) 的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效果。 方法 将选自本院 2019 年 3 月到 10 月 50 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按病情分为轻度组 25 例,重度组 25 例。比较两组的 D-D 、 FIB 、 白细胞计数 (WBC),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 结果 轻度组的 乳酸、 D-D 、 FIB 、 WBC显著低于重度组,轻度组的 TG 、 LDL 显著低重度组, HDL 显著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