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结合蛋白用于诊断脓毒血症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肝素结合蛋白用于诊断脓毒血症的研究

黄深华孔丽蕊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黄深华孔丽蕊

【关键词】肝素结合蛋白;脓毒血症;白细胞计数异常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esteffectofheparinbindingproteininthediagnosisofsepsis.MethodsinJanuary2018-January2019abnormalwhitebloodcellcountorfeverphenomenonof50patientswereincludedintheresearchscope,including28patientswithsepsis(firstpision),infection,butdoesnotconformtothediagnosticcriteriaof22casesofpatientswithsepsis(groupb),andUSESthesamephysicalexaminationof50casesofhealthypeopleintothethirdgroupofresearchscope,thedifferentialdiagnosisresults.Results:theaveragevalueofheparinbindingproteiningroupa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groupbandgroupc,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usingheparinbindingproteintodiagnosethesymptomsofsepsispatientsishelpfultodistinguishthesymptomsofpatientseffectivelyandhashighdiagnosticvalue.

【keywords】heparinbindingprotein;Sepsis;Abnormalwhitebloodcellcount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脓毒血症指的是患者受到感染,导致全身出现严重的炎性反应,若是不能及时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干预,将导致患者的各个器官出现功能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该病症的患病原因大都是由于患者机体受到严重创伤、烧伤,或者患者出现休克病症、感染病症及大型外科手术等因素所导致的,患者患病后经常会出现寒颤、体温升高的病症,部分患者也会出现体温降低的情况,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咳嗽、胸部疼痛、皮疹、尿频、关节疼痛等表现[1],为减少患者病症的加重,最重要的就是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所以下文就肝素结合蛋白对脓毒血症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出现白细胞计数异常或者存在发热现象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包含脓毒血症患者28例(甲组),包含男患16例,女患12例,年龄为18-75岁,均值为(46.85±6.79)岁;感染但并不符合脓毒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乙组),包含男患12例,女患10例,年龄为18-78岁,均值为(47.12±7.25)岁;并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纳入丙组研究范围,包含男患25例,女患25例,年龄为18-82岁,均值为(47.36±6.33)岁,三组患者中,均不包含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不包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不包含恶性肿瘤患者[2],不包含意识模糊或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不包含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且调查研究均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协议的情况下进行。经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

采用肝素结合蛋白试剂盒,并应用ELISA法对患者的肝素结合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后,采用抗凝剂进行抗凝处理,并对患者的血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完成后抽取血浆,将其放置于0.5毫升的EP管之中,放置于温度在零下70度的冰箱中进行保存,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依照说明书中的相关要求,逐渐放入标准品与质控品,将其与待检测的人员血液样本共同进行检验[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肝素结合蛋白水平进行检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x±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结果

经研究,甲组的肝素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乙组和丙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肝素结合蛋白水平对比分析

组别n肝素结合蛋白水平(ng/ml)甲组28105.56±26.25ab乙组2282.14±14.78a丙组5012.03±0.85

(a表示较丙组相比,P<0.05;b表示较乙组相比,P<0.05。)

3讨论

当前,感染性病症属于生活中常见的病症类型,感染性疾病将直接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脓毒血症作为感染性疾病的组成之一,其病症在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过程中,会对人体的功能性器官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加剧患者死亡风险,引发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病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产生严重负面作用。肝素结合蛋白,属于中性粒细胞源性的颗粒性糖蛋白,其具有正电荷,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嗜苯胺蓝颗粒与分泌泡之中,其具有极强的趋化作用,能够激活患者体内的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能够通过与患者毛细血管内的内皮细胞产生作用,使患者体内的钙离子内流,提升患者细胞骨架的改变速度,诱发血管渗漏,而脓毒血症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就是血管渗漏和血肿情况的存在,那么可见,一旦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水平提升,将加大患者患有脓毒血症的风险。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发现将肝素结合蛋白应用于急性肾盂肾炎或者急性脑膜炎之中,也具有极好的检测效果,若是患者存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病症,也可以利用肝素结合蛋白水平进行判定[4]。当前临床领域大都采用血培养方式对脓毒血症进行判定,一旦血培养的结果为阳性,则可断定患者为脓毒血症,但这一方式所应用的时间较长,而且还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所以应用肝素结合蛋白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不仅能够节约诊断时间,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利于尽快诊断患者病症,尽快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减少病症危及患者器官的现象出现,诊断价值较高。

研究表明,甲组的肝素结合蛋白水平(105.56±26.25)ng/ml显著高于乙组(82.14±14.78)ng/ml和丙组(12.03±0.85)ng/ml,组间数值差异显著,P<0.05,可见,将肝素结合蛋白水平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依据,有利于有效鉴别脓毒血症病症。

综上所述,肝素结合蛋白用于诊断脓毒血症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文喜,段达荣,张震宇,等.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脓毒血症血浆NT-ProBNP、Cys、凝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61-65.

[2]无肝素/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前体蛋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15(6):998-999.

[3]王志文,刘占利,林争,等.脓毒症血流感染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临床诊断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4):919-922.

[4]黄丹.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脓毒血症诊断中的价值[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7,23(1):32-34.

[5]潘晓微,李克诚.血浆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2017,32(11):999-1003.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