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凝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空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2例接受全胃肠外营养干预,其余32例接受空肠内营养干预,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两组的血清指标上对比,结果(p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空肠内营养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在肝硬化治疗中应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对照组在肝硬化治疗中仅应用利尿剂,对比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下的临床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治疗下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治疗下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GGT(谷氨酰转肽酶)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治疗下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利尿剂。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肝硬化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长寿药”NMN备受市场关注和消费者青睐,NMN是烟酰胺单核苷酸的缩写。NMN制备方法有三种,日本的发酵法、国内的化学合成法和酶法,酶法又分为半酶法和全酶法。半酶法NRCl是化学合成,后面的NMN酶法制备。半酶法合成的NMN因为使用到酶,可能潜在存在蛋白质残留,本文重点研究半酶法合成的NMN中的蛋白质总含量检测。

  • 标签: 半酶法 NMN 蛋白质总含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7月本院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选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检测水平。结果:研究组轻、中、重度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动蛋白丝束小梁(Girdin)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的Gird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Girdin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Girdin蛋白表达与Laure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关联密切(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Girdin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能够辅助医师了解肿瘤生物学行为,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发展、预后关联密切。

  • 标签: 胃癌 Girdin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对患者C反应蛋白在不同时期的水平与预后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于科学制定治疗方法以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方法:收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成年人。按照患者出血量分为大、中、小三组,对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对患者预后效果详细记录,初步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出血量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脑出血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P

  • 标签: C反应蛋白 急性脑出血 预后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对患者C反应蛋白在不同时期的水平与预后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于科学制定治疗方法以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方法:收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成年人。按照患者出血量分为大、中、小三组,对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对患者预后效果详细记录,初步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出血量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脑出血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P

  • 标签: C反应蛋白 急性脑出血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予以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30例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0.00%,其不良反应以脱发和中性粒减少为主。结论:对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方案,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对该种疗法的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晚期难治性乳腺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后,通过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处理,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肾炎康复片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对比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所不同,分别为96.7%和73.3%,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患者结合使用厄贝沙坦和肾炎康复片治疗后,有效针对患者病情加以改善,达到较好疗效的同时,减轻患者身体的不适,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厄贝沙坦 肾炎康复片 慢性肾炎蛋白尿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生物催化代替化学催化法生产原料药的应用越来越广,生物催化法涉及的最大问题是总蛋白质含量残留的检测。通过配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BSA(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测试其吸光度,绘制以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经预处理后,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也进行吸光度的测试,换算出以BSA标准牛血清蛋白计算的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总含量。磷酸西格列汀蛋白质总含量残留检测方法的定量限、线性、回收率良好。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水合物 蛋白质含量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大量放腹水与白蛋白输注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本院100例难治性肝腹水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即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难治性肝腹水 白蛋白输注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飞速发展中,生物技术应用水平越来越高,并且随着市场发展提出的要求,加大了有关技术理念的探索力度。现如今,生物技术已被大量引用到蛋白质生产工作中,如发酵、基因等,但针对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本文在了解当前生物技术发展与蛋白质生产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柱设计相关实验,并分析其实验结果。

  • 标签: 高效 离子交换色谱柱 蛋白质 分离 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的医院接受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选择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检查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测后,观察组患者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66位在儿科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效果。结果:分析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诊断正确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出许多,且在研究组中,病情越重白细胞数量和全血C反应蛋白的浓度就越大,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使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对细菌感染检查起到很积极的影响作用,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 全血C反应蛋白 儿科细菌性感染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在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入选的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分别对所有患者采取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在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缺铁性贫血52例,非缺铁性贫血22例;血清铁蛋白诊断诊缺铁性贫血50例,非缺铁性贫血24例。在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缺铁性贫血49例,非缺铁性贫血25例;血清铁蛋白诊断诊缺铁性贫血47例,非缺铁性贫血27例。血清铁蛋白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66.00%、20.83%、67.57%,血常规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6.60%、51.85%、63.51%,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采用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其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相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方式。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实施糖尿病肾病接受饮食干预不同热量的低蛋白饮食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40例糖尿病肾病(CKD 3~4期且代谢稳定)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低热量及高热量低蛋白饮食,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干预后体质量、上臂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饮食干预 热量 低蛋白饮食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慢性心衰的相关性及其在急性心梗鉴别中的作用。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慢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梗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其hs-cTnT水平;并结合心衰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Ⅱ级、>Ⅱ级),对比其hs-cTn T水平。结果:经统计,心梗组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心衰组与健康组,且心衰组hs-cTn T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组;同时,心衰组心功能>Ⅱ级者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

  • 标签: 高敏肌钙蛋白T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3例作为本研究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43例受检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2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沉的检测,对比2组检测结果;将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其中23例为活动期,20例为非活动期,对比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水平。结果:观察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沉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活动期相比,活动期患者的上述指标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活动性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高敏C反应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血沉 类风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