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肝胆道镜(PTCS)治疗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确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TCS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PTCS组行PTCS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在结石取净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随访复发等指标的差异。结果PTCS组结石取净率(90.77%)与对照组(89.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S组的术中出血量(38.46±7.54)mL低于对照组(125.68±12.37)mL(P〈0.05)。PTCS组并发症发生率(6.16%)与对照组(10.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S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1.8±3.56)d低于对照组(18.68±5.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S组的平均住院费用(1.26±0.66)万元低于对照组(1.95±0.9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后PTCS组结石复发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的3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S术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经肝胆道镜 肝内外胆管结石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及双镜手术在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0月96例确诊GS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腹腔镜组40例、内镜组30例和双镜组26例。比对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恢复指标,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2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和双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内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双镜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内镜及双镜手术治疗各有优劣,医师在选择最佳术式时应当充分考虑GST患者综合情况,以提高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内镜手术 胃间质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新型管置管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外科ICU入住的需要安置管的患者共1072例,按入住ICU的先后编号,单号为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教材中教授的方法安置管;双号为试验,采用改良新型方法安装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呕吐、呛咳发生情况;置管时和置管成功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安置成功耗时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型管置管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有效可行,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改良 胃管安置 成功率 危重患者
  • 简介:根治性手术及淋巴结清扫仍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首选。吻合口瘘是食管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疾病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影响吻合口瘘的因素较多。但其中吻合口处的血运和张力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管状的研究应用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应用 手术中 吻合口瘘 术后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进行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时腹腔镜游离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院进行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30例,将其分为先游离左动脉的患者为一组(观察组),后游离左动脉的患者为一组(对照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壁损伤的情况等。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先进性左动脉的分离,对于整个手术更为安全。

  • 标签: 食管癌 腹腔镜 胃部游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部切除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行腹腔镜下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胃大部切除术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术后鼻饲患者管固定耳夹在临床中的效果观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保证喉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双重管固定法在胸外科患者管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140例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丝带加镂空医用橡皮膏固定的方法进行固定和观察,以患者为中心,以保持管路有效引流为目的,总结临床效果。结果140例患者无一例非计划拔管,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9%,主管医师满意度达100%。结论改进的双重管固定法可有效降低胸外科患者管的非计划拔管率,并且得到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双重胃管固定 胸外科术后 胃管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微创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 经皮肾穿刺 肾结石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高频重复颅磁刺激对强迫症的辅助效。方法将4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咪嗪药物治疗及假性重复颅磁刺激,联合组采用氯丙咪嗪药物治疗配合真性高频重复颅磁刺激;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复高频重复颅磁刺激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辅助效果;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强迫症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前期综合征患者,观察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前期综合征患者13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前期综合征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8例):临床选择多虑平+谷维素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68例):临床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前综合症疗效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前综合症疗效方面,B1组优于B2组患者明显(P<0.05);在HAMA分值下降的幅度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明显(P<0.05);B1组与B2组前期综合征患者均未表现出疾病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针对前期综合征患者,临床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案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意义,凸显此种方案治疗前期综合症疾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加减 经前期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应呕血和黑便就诊病人进行内镜检查,诊断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并内镜下根据静脉曲张LDRf分型指导,进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IS)、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及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术(EVS)、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各种止血术对急症静脉曲张及再出血效果显著。结论依照LDRf分型,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IS)、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及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为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进行各种治疗是可行的,并防止再出血也是有效的,现阶段可能成为治疗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好方法。

  • 标签: 食管胃中重度静脉曲张 内镜检查和治疗 LDRf分型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IS)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
  • 简介:目的探讨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5例需要接受气管切开术救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对照组患者(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抢救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且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重症医学科 手术指标
  • 简介:目的观察初产妇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医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产妇256例,其中经阴道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的128例产妇为观察组,另128例同期行非侧切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于产后42d时对产妇的临床症状及盆底功能进行检测评估,对比2种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产后42d时,2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性功能障碍和会阴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力正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损伤较重,临床上应严格规范会阴侧切的手术指征,避免滥用。

  • 标签: 初产妇 会阴侧切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2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分级,并掌握患者的合并症情况。首先对患者进行股常规的胫骨结节骨牵引,随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并评估其手术耐受性。麻醉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结合皮加压钢板内固定(LCP)进行治疗。采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术后服用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状。对患者进行6-14个月的跟踪访问,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8例患者的粗隆间骨折均得到愈合,巨物并发症。对患者进行Harris功能评分,其中20例优秀,8例良好。优秀率为71.43%。结论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固定简单的特点,且患者的术后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能够减轻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痛苦。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经口气管插管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0.9%氯化钠常规口腔护理及冲洗方法,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康复新液口腔护理及口腔冲洗法。观察两组患者在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及口腔炎等指标上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和口腔炎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康复新液常规口腔护理及口腔冲洗法实施口腔护理技术操作,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0.9%氯化钠进行口腔护理的方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康复新液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孕药物流产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早孕药物流产的5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孕药物流产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520例孕妇药流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3例不适合药流(4.42%),10例异位妊娠,3例带环受孕,1例葡萄胎,且孕囊直径在30mm以上者6例,3例宫内未见孕囊(其中1例生化妊娠,2例自然流产)。同时还发现,初产妇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经产妇,差异显著(P<0.05),孕囊直径在10mm以下者完全流产率相对较高。不完全流产患者胚胎残留物超声检查存在特征性,并且与清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为97.05%。结论药流前充分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能够有效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阴道超声检查能够监测药流的全过程,且能够准确诊断宫腔内胚胎组织的残留情况,为临床操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早孕 药物流产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近年来,食管癌和贲门癌并发症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前5位。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根治术中,除食管以外,是主要替代物,其中全吻合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机率较高,且容易对心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1]。本研究旨在探讨管状技术预防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并将其与传统全食管吻合术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于

  • 标签: 贲门癌根治术 贲门癌患者 胃食管吻合术 胸胃综合征 贲门胃底 小弯侧
  • 简介: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禁食、补充血容量、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抗菌药物及质子泵抑制剂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垂体后叶素50u加入生理盐水维持静滴0.1u/mim;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以后以25μg/h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不给垂体后叶素。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7.29±1.55)d,对照组(9.41±1.74)d,治疗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t=-5.305,P〈0.05)。结论: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确切。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垂体后叶素 奥曲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