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评估儿童鞍区肿瘤的视神经受损情况。方法对24例儿童鞍区肿瘤(其中视交叉胶质瘤12例、鞍区颅咽管瘤7例、三脑室畸胎瘤2例、下丘脑错构瘤2例、斜坡脊索瘤1例)病例进行DTI和DTT检查,计算双侧视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显示的视交叉位置形态以及与肿瘤的空间结构关系,24例患儿可分为视交叉破坏组(12例)和视交叉压迫组(12例)。破坏组双侧视神经FA值均明显低于压迫组(P<0.05)。结论DTI和DTT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儿童鞍区肿瘤与视路神经纤维束的空间关系,其获得的参数FA值可以用来评价视路损伤的性质和程度。

  • 标签: 颅内肿瘤 鞍区肿瘤 儿童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 简介:为了防范护理缺陷和杜绝某些潜在危险事件的发生,我院自2006年开始,在手术室各个区域合理、有针对、有目的地使用视觉提示标识,并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系统和规范的提示,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提示标识 视觉 潜在危险 护理缺陷 护理实践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的研究,为青年酒精依赖者的神经功能损害提供客观的指标.方法酒精依赖者40人,年龄29~39岁,平均(37.52±5.12)岁.对照组40人,年龄29~39岁,平均(3712±5.02)岁.采用丹麦生产的KeypointEMG/EP型诱发电位仪,分别对其进行视觉诱发电位记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波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差异具有显著.饮酒时间大于15年组较小于15年组病人的潜伏期延长.结论本组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表明,长期酒精摄入对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并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越显著.

  • 标签: 青年 酒精依赖者 视觉诱发电位 研究
  • 简介:探讨科室文化建设对打造品牌科室的重要。医院文化是医院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院经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保健、预防、医学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学科发展与技术革新是医院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催生更多的创新成

  • 标签: 医院品牌建设 医学教育 医疗质量管理 医德医风建设 一所 科室建设
  • 简介:人类是生活在社会制度内的个体,需要互相依赖,互相支持,才可以达到互利和谐的社会环境。每个群体都有着各自源远流长的文化,勾划出群体内独特的行为标准,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

  • 标签: 医院护理文化 社会制度 社会环境 行为标准
  • 简介:目的比较本民族文化治疗方法与临床常规治疗在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搜集来自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两组(观察组n=15;对照组n=11)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样本,两组样本一般资料、诊断、文化生活环境配比平衡(P均〉0.05);观察组采取由本文化背景下的非医疗专业人员施行类似暗示治疗的“文化治疗”;对照组采取由医疗专业人员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样本的临床缓解率、复发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单次病程天数、治疗费用差异。结果两组完全达到临床痊愈;均未发生药物副反应;两组样本在病程(观察组:10.93±8.06,对照组:14.36±9.06,t=-1.02,P=0.32)和复发次数上(观察组1例次,对照组5例次,Fisher确切概率法求得P=0.05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发生治疗费用,对照组住院费用为(1645.72±613.45)元。结论在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上,由本文化治疗者采取的文化治疗与临床常规治疗并无差异,但由本文化治疗者采取的文化治疗在治疗费用上更为经济,应当作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迷信 文化治疗 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
  • 简介:良性发作位置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于1921年由Barmy首次提出,Dix和Hallpike随后详细描述了其特征。BPPV虽为最常见的前庭周围眩晕,年发病率为64/10万,但由于对其认识相对滞后,而眩晕者常常根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而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在我国,BPPV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niere病、颈椎病或其他眩晕。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Dix.Hallpike等诱发试验来诊断,Epley、Semont或Barbecue等手法复位技术治疗并常常获得戏剧的治疗效果,人们对BPPV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使整个眩晕群体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MENIERE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 BPPV 临床医生
  • 简介:多元文化护理是随着整体护理的广泛深入实施和对护理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加强,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临床护士在护理病人的过程当中,面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护理对象,提供具有不同护理内涵的多元文化护理将成为必然趋势,也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具体体现。如何对临床护士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多元文化护理的意识和能力,是当前应该恩考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多元文化护理的含义,以及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意义,从教育途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对临床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的教育和培训模式。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 标签: 护士 多元文化护理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医院人性化护理文化理念的临床护理及护理科学研究。方法:加强护理文化教育,引导临床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护理科研,以患者体位护理及康复知识宣教方法为切入点,研制系列体位护理枕、健康教育教程光盘并应用于临床,探索人文关怀理念与临床护理、护理科研的有机结合。结果:增强了护士人性化护理科学研究的意识,系列体位护理枕、健康教育光盘教程不仅能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及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还能让患者感受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关怀、尊严与尊重,患者的依从显著提高。结论:人文关怀理念引导下的临床护理科研,丰富了护理文化的内涵,促进了该院护理科研的发展

  • 标签: 护理文化 理念 护理科研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3岁。主因体位头痛1月余,于2011年4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体位头痛,表现为下蹲或平卧后站起时头痛加重,平卧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呈后枕部胀痛,发作1~2次,d,每次持续约数分钟,伴鼻塞,无流涕、咳嗽,无发热、盗汗,无视物模糊,无肢体麻木、乏力,无恶心、呕吐。

  • 标签: 颅内低压 综合征 头痛 病例报告
  • 简介:神经梅毒(NS)是梅毒螺旋体(TP)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而麻痹痴呆(GPIorPD)则是神经梅毒最常见的类型。1882年,Bayle首先报告麻痹痴呆,1913年,Noguehi和Moore从神经梅毒患者的脑组织中分离获得梅毒螺旋体,得以明确其病因。在西方国家,麻痹痴呆较少见,我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相对常见,至60年代后基本销声匿迹。

  • 标签: 痴呆 神经梅毒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严重癫痫发作的获得癫痫失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7例先有癫痫发作继而出现明显失语的儿童患者进行了病因、病程、癫痫发作情况、失语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同时分析了入院前后的EEG、头CT及MRI.结果全部病人失语症状出现前均有较严重的癫痫发作.其中5例在失语前曾出现过癫痫状态.全部病人表现听不懂问话,5例表现完全不能用语言表达.常规EEG5例异常,主要表现弥漫慢波,其中3例可见阵高波幅慢波发放.影像学检查3例异常.经AEDs及神经营养剂治疗,2例语言功能恢复,2例改善,3例无改善.结论本组病人主要表现全面癫痫发作,惊厥脑损伤可能为本组病人失语发生的主要原因.失语主要表现为"语言的听觉失认".早期诊断并采取包括AEDs应用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 标签: 惊厥 获得性癫痫性失语 癫痫 儿童 免疫球蛋白 皮质类固醇
  • 简介:护理人员关注的是整体的人,也就是说关注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各个层面。由于关注点的广泛与涵盖范围的多面,护理研究也具有了复杂的特性。护理研究者必须能熟练地应用多种研究类型,包括质研究与量研究,并且经常需要在一次研究中采用一种以上的方法,也就是采用混合方法学或者说是多种方法学的科研设计方案。

  • 标签: 方法学 设计 护理人员 质性研究 多面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2000~2003年住院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患者62例完整病历进行统计。结果①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发病年龄较晚。②女性多于男性。⑧在治疗上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控制症状。④性格与愈后密切相关,以性格居中疗效较好,文化程度及信仰时间均与疗效无明显关系。结论在我国无论是城镇和乡村,信仰宗教迷信的人有发展和增多趋势,由此引发的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多,这种靠信仰超脱自然的现象应该引起社会重视。尤其是精神医学工作者更不容忽视。

  • 标签: 性格 文化程度 信仰时间 宗教信仰 精神障碍
  • 简介:1文章概要应用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寻找皮层下血管认知障碍(subcortical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SVCI)的早期生物学标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综述回顾了近年来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 标签: 认知障碍 MRI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环路 功能性
  • 简介:目的通过3例典型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肢体抖动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动态脑电图、超声多普勒、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动脉血管造影、全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对3例肢体抖动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有肢体抖动的临床表现,其中2例曾被误诊为继发性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无效,行全脑血管造影、脑电图等检查.全脑血管造影提示3例颈内动脉系统均存在严重闭塞或狭窄性病变,而发作期脑电图检查未见癫痫波释放.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但仍偶有发作.2例施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发作完全停止,1例由于血管迂曲明显,手术未获成功,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出院.结论肢体抖动短暂脑缺血发作为临床少见短暂脑缺血发作,其发作形式常表现为发作、无意识的一侧肢体无力及抖动,和局灶运动癫痫发作相似,易误诊为局灶癫痫.通过脑电图及全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从而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防止漏诊及误诊.

  • 标签: 脑缺血 暂时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结合文献研究12例难治全面癫痫持续状态(RSE)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病因、临床资料、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2例RSE患者控制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3%,死亡3例,病死率25%.结论RSE是神经系统危急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减少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硫贲妥钠、异丙酚、利多卡因等是治疗RSE的有效药物.

  • 标签: 难治性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 病因 治疗 预后 硫贲妥钠 异丙酚
  • 简介:患肯45岁,女性因头痛待查就诊。头部MRI检查T2WI及GRE序列显示右侧小腑半球点状和条形低信号影;增强T1WI可见周围较细的髓静脉蟹轻至中度强化改变,表现为明显的“海蛇头”征象(细箭头所示),并可见增粗的、呈明显强化改变的引流静脉(粗箭头所示,图1~4)。

  • 标签: 静脉异常 发育性 头部MRI检查 GRE序列 头痛待查 T2WI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切断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80例脑瘫患者,根据痉挛部位不同,选择相应周围神经进行部分切断,包括: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坐骨神经、闭孔神经和胫神经。结果术后痉挛缓解率100%,其中82例患者肌力下降,142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6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痉挛缓解率为95%。95%患者行走步态好转。结论周围神经选择切断术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安全、有效的神经外科方法。

  • 标签: 周围神经 脑瘫 痉挛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外伤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2例接受外科手术并得到有效随访2年以上的外伤癫痫病人的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所有病人均行术前MRI检查,在偶极子定位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或仅有先兆31例,极少发作(≤3次/年)3例,手术效果满意率81.0%;发作明显改善(减少≥75%)5例,无明显改善(减少<75%)3例,手术效果不满意率19.5%.术后平均随访25.5月.结论对难治外伤癫痫行偶极子定位下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癫痫 创伤后 神经外科手术 偶极子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