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芪枣安神汤对心两虚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为今后临床诊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收治的心两虚失眠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与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与芪枣安神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总有效率84.62%,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枣安神汤能够有效改善心两虚失眠症,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芪枣安神汤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发病的情绪障碍及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功能量表(FAD)对29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家庭功能进行评定,并与大学生样本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神经性厌食症患者SCL-90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D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总的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存在相关.结论神经性厌食患者对情绪障碍更易感,并且存在家庭功能的失调,并且其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可以互相影响.

  • 标签: 神经性厌食 家庭功能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目的对1例22岁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方法行综合性心理治疗,具体方法:①支持性心理治疗,②认知行为疗法,③AN行为矫正治疗观察记录表,④操作性行为疗法⑤暗示疗法⑥家庭治疗。结果治疗4月余,病人摄食恢复正常,体重由原来的37kg增至47kg,月经已重新来潮,治疗达到预期效果,随访2年症状未再现。结论对AN的治疗,综合性心理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

  • 标签: 综合性心理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 认知行为疗法 行为矫正治疗 正常 支持性心理治疗
  • 简介: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nervosa,AN)是严重威胁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伴有内分泌异常的心身疾病。此病的概念在19世纪未首先由Gull提出,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对此病下的定义为:以身体疾病表现,可见严重的摄食限制,其结果以严重的低营养状态为特征,极严重情况下有死亡危险。

  • 标签: 精神科 干预对策 综述 神经性厌食症 临床特点 内分泌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褪黑素治疗失眠的疗效以及与服用剂量的关系。方法利用医生询问的方式对247名有效病例进行疗效分析,判定标准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结果初次服用脑白金(3mg/d)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的有效率约为64.7%;剩余患者减量(1mg/d)服用后,有效率69.8%,总有效率为89.3%,与安慰剂组31.2%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充外源性的褪黑素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但高剂量的褪黑素可能对机体敏感的人群起反馈调节作用,可减量服用,其更深入的药理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褪黑素 失眼症状 剂量 脑白金 诊断
  • 简介:紧张头痛也称为肌收缩性头痛,系指双侧枕颈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其终身患病率为37%~78%[1].我院自2000-2003年经门诊治疗的紧张头痛患者95例,其中以A行为(typeAbehaviorpattern,TABP)者居多.为了观察二者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A型行为 紧张型头痛 压迫性头痛 压力
  • 简介:1文章概要应用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寻找皮层下血管性认知障碍(subcortical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SVCI)的早期生物学标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综述回顾了近年来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 标签: 认知障碍 MRI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环路 功能性
  • 简介:1996-2004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高热惊厥65例,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为5个月-7岁;45例的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余为肺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败血症、麻疹;首次发作者59例,复发者4例,持续状态者2例。49例做腰穿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头颅CT检查6例均正常,做脑电图24例,21例正常,3例轻度异常。10例有高热惊厥家族史。65例均治愈。我们的治疗体会如下:1迅速止痉:这是治疗的关键。对抽搐状态的患儿,可首选安定止痉,每次0.2-0.3mg/kg。最大量不超过10mg,原液静脉缓注;如不能立即奏效,可再给10%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适量稀释后灌肠,一般10分钟即能发挥止痉作用。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头颅CT检查 持续状态 细菌性痢疾
  • 简介:目的比较TOAST分中不明原因脑梗死与其他亚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探讨不明原因的潜在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9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TOAST分,比较TOAST分中不明病因的危险因素、病史、生化指标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的差异,推测不明原因的可能病因。结果不明原因组的发病年龄比小动脉闭塞组小(P〈0.01),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无显著差异。不明原因组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小动脉闭塞组(P〈0.05),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无显著差异。不明原因组吸烟比例高于小动脉闭塞组(P〈0.05),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差别无显著差异。不明原因组饮酒比例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不明原因组患心脏病者的比例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小动脉闭塞组(P〈0.05;P〈0.01)。不明原因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小动脉闭塞组(P〈0.05)。不明原因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而3组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卒中病史比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空腹血糖(Glu)及白细胞(WBC)水平无显著差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史、心脏病史与不明原因组发病有显著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史、心脏病史是不明原因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s-CRP并未增加不明原因患者的风险。结论年龄、饮酒及心脏病史与不明原因有较强相关性,对不明原因脑梗死患者应强化这方面的检查,可能会减少不明原因的比例。

  • 标签: TOAST分型 不明原因型脑梗死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内治疗的38例后颅窝囊肿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这38例患儿中行单纯囊肿一腹腔分流治疗13例,囊肿剥离开窗治疗14例(其中显微镜下剥离13例,内镜下剥离1例),神经内镜辅助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结合分流术或囊肿剥离开窗治疗(联合手术组)11例(均为巨大囊肿合并脑积水者)。结果分流组再次手术率15.4%(2113),囊肿剥离开窗组再次手术率7.1%(1/14),联合手术组再手术率18.2%(2111)。术后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病人的囊肿均缩小。结论对小儿后颅窝囊肿治疗应根据囊肿部位、大小和脑脊液吸收功能情况制定以显微镜下囊肿剥离术为首选,配合内镜和分流术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 标签: 后颅窝囊肿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囊肿-腹腔分流术 囊肿剥离术
  • 简介: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85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7例,女28例,1岁以下5例,1~3岁13例,3~6岁31例,7~14岁36例.坠落伤38例,车祸伤41例,打击伤6例.

  • 标签: 儿童 颅脑损伤 治疗
  • 简介:卒中(stroke)的分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卒中第一次出现在英语里是在1599年的牛津英语词典里,"strokeofGod'shands",直译是被上帝之手打倒。stroke一词在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使用之前,人们使用的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460-370BC)在2400多年前创造的卒中/中风(apoplexy)一词,意思也是被突然打倒。apoplexy提示病情严重、意识丧失,患者在当天或几天之内死亡。apoplexy/stroke相当于中国的卒中/中风。

  • 标签: 卒中 分型 出血 缺血
  • 简介:一般认为,当颈椎退行性变累及椎动脉、影响椎动脉向大脑后循环供血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即可明确诊断为椎动脉颈椎病。然而目前,对椎动脉颈椎病的诊断较为混乱,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其发病机制也不十分清楚,一些病因学学说尚待进一步论证。

  • 标签: 颈椎病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综述文献
  • 简介:小儿头部轻微外伤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偏瘫,多无意识改变及颅内高压症状,经头部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所致,其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表现不易区别,容易误诊。我院自1995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18例创伤性脑梗死患儿,对其发病原因、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分析,以总结其临床发病特点。

  • 标签: 创伤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小儿 头部CT检查 急性偏瘫 不同程度
  • 简介:外科手术是小儿难治性癫癎的重要治疗手段,年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这也对麻醉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儿无法配合术前检查,麻醉需要围术期全程介入,癫痫的特点要求在保证麻醉深度的同时,不能影响癫癎异常放电的观察。当前常用的镇静和全身麻醉药物对呼吸、循环干扰大,且随剂量增大明显抑制全脑放电,故都不是小儿癫癎手术的理想药物。右美托咪啶作用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突触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起镇静、镇痛作用,其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既不激发也不抑制癫癎灶异常放电,是较为理想的小儿癫癎手术麻醉用药。本文就右美托咪啶在小儿癫癎外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癫癎 右美托咪啶 儿童 麻醉
  • 简介:腺样体肥大伴OSAHS是儿童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OSAHS复发的案例不在少数,现根据各文献报导,分析腺样体肥大术后OSAHS复发的原因主要为: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等手术未完全切除腺样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鼻-鼻窦炎等临近器官疾病,扁桃体等淋巴组织代偿增生,肥胖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炎症发生是避免腺样体切除术后OSAHS复发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OSAHS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 简介:脑积水是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脑室一腹腔(ventriculo—peritonel,VP)分流术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积水的治疗。本文回顾分析了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VP分流术治疗的71例小儿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小儿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目的:检测20例小儿脑软质瘤中P16基因及其蛋白的存在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0例1-14岁小儿脑胶质瘤。成果显示P16基因和P16蛋白的丢失率分别为50%(10/20%)及(5/20)。结论本文结果提示P16基因和蛋白缺失可能与部分小儿脑有质瘤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P16基因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PCR-SSCP
  • 简介:目的研究孪生子患单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临床特征与卵鉴定。方法对一对患单纯HSP孪生兄弟的临床特点和症状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同时作孪生子卵鉴定。结果(1)孪生子均缓慢起病,步态不稳,下肢笨拙,上下楼困难,逐渐发展为双下肢痉挛性不完全性截瘫;(2)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Ⅳ级,腱反射亢进,髌、踝阵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屈性病理反射阳性;(3)16个STR位点的等位基因均相同,提示为同卵双生。结论孪生子同患单纯HSP的临床特点与一般HSP无异,作16个STR位点的PCR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孪生子的卵

  • 标签: 孪生子 卵型鉴定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 简介:1病例报告A先生,42岁,国家公务员,已婚,个性外向。2004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紧张出现失眠,并且有心烦、高兴不起来、做事没有兴趣,自我评价下降,觉得做任何事情效率下降,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并且有早醒。就医后诊断抑郁症,服用帕罗西汀20mg/d,1周左右自觉精神状态好转,心情改善显著,思维活动“比平时想得多,想得快”,自我描述为“比平时的状态要好”,唯一不满意的是“勃起不行”,求助医生后,考虑是轻躁狂的出现,建议停用帕罗西汀,改服碳酸锂,但患者要求仅改善“性问题”,为此停用帕罗西汀换用米氮平30mg/d,同时联合碳酸锂0.75/d。随后患者的性问题逐渐好转,同时原来比较兴奋的状态也逐渐消失,如此1年时间,期间基本正常,偶有失眠,能适应工作,工作效率正常。1年后擅自停用碳酸锂,仅服米氮平,约1月后出现入睡困难,但并不感到累,且感觉精力充沛,性情变得急躁,想法多,咨询医生,建立停米氮平,重服碳酸锂,1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双相Ⅲ型抑郁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