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贫困护生与非贫困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贫困护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ASA)、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在校的231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贫困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非贫困护生。实施干预:开设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健全帮困体系、成立“自强自立爱心会”之后,贫困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 标签: 贫困护生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伦理气氛认知和职业价值的现状,探讨伦理气氛认知对职业价值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伦理气氛认知量表与职业价值量表对衡阳市2所综合性医院的598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伦理气氛认知总均分为(3.34±0.24)分,护士职业价值总均分为(3.36±0.45)分。护士伦理气氛认知各个维度对其职业价值各个维度有预测作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造良好的医院伦理氛围,有助于提高护士对医院伦理气氛的认知水平,从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

  • 标签: 护士 伦理气氛 认知 职业价值观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价值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设护士相关资料问卷对手术室14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价值认知水平中等偏上(3.28±0.56)。信任维度单项均分最高(3.59±0.71),行动主义维度单项均分最低(2.93±0.6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有无子女、居住方式、社会支持主观维度及护士自我认同是护士职业价值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应重点提高手术室护士行动主义维度的认知水平,改进护士评价机制,以及根据个体差异,在有无子女、居住方式、社会支持主观维度以及护士自我认同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从而有助于其个性化的发展。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职业价值观
  • 简介: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环境危机同时出现并密切相关的是生态心理健康危机,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新时期心理健康生态危机及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生态学解释,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认识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新时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旨在探求人与环境更为合理与和谐的生态关系模式。

  • 标签: 心理健康 竞争 追求 快乐 环境适应 生态平衡
  • 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起各高校的重视,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实践已经并进一步证明,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人”和“成才”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这一时期是个体走向独立和成熟的时期,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变化较大的时期。大学生不仅有学习的压力,同时面临着人际关系、经济负担和择业等方面的压力,

  • 标签: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身心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 构建 体系
  • 简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封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作用非常巨大。但目前我们的心理教育大都是教师说教式的,关注的对象大多是心理发展有问题的学生,为了使更多的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在工作中探讨了将团体心理辅导纳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预防与保健为主,治疗为辅。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教育 大学新生 心理素质
  • 简介:目的研究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关系,为预防和矫正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本教研室自编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00名随机抽取的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者进行测试,并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青少年违法犯罪者SCL总分为196.10±53.51,总均分为2.18±0.59,所有因子得分均比全国常模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社会支持方面,社会支持总分为29.57±5.09,主观、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别为16.92±3.37,5.88±1.95,6.77±2.08。领悟社会支持方面:社会总支持53.21±9.77、朋友支持17.00±4.29、家庭支持18.36±4.34、其他支持17.84±4.29。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大部分领悟社会支持因子、社会支持因子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总体上,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健康较全国常模严重,社会支持水平相对较低,且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提高社会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的水平都将能有效的改善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青少年犯罪 暴力
  • 简介:目的:研究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人格心理学”课程作为促进目的的手段。方法:采用SCL-90和卡特尔16PF等量表作为一实验科学性的方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人格课程教育。结果;经过健康人格课程教育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有了提高,其中部分因素呈现积极的显著变化。结论:健康人格心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人格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家庭情况问卷封15778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与子女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SCL——90各项因子分均有文化水平越低分值越高的趋势;父母职业为干部、知识分子的子女各因子分较低;父母为农民、翠人、个体的子女各因子分较高,尤以抑郁、焦虑为明显;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如严厉、过分要求、放纵、溺爱的子女各因子分高于父母持健康成长、顺其自然态度者;父母教育有分歧的子女各因子分高于无分歧者。以上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教育方式等因素封青少年心理健康均有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 青少年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教育因素 家庭 父母文化程度
  • 简介:目的:了解新兵入伍初期心理适应状况及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心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陆军适应不良量表和军人心理健康症状问卷(SCL-90)对1440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新兵心理适应不良发生率为4.8%,其适应障碍表现按因子分高低依次为情绪障碍、行为问题、社交不良和人际关系不良。(2)新兵SCL-90量表评定中的F1、F2、F4、F5、F7、F8和F9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F3、F4、F5、F6和F9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新兵中度及以上心理痛苦水平(各因子分>2)的发生率为9.8%-32.4%。(3)新兵心理适应不良量表与SCL-90问卷各因子分间相关系数为0.235-0.554,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高于军人常模而低于国人常模,少数人员存在适应性障碍。

  • 标签: 新兵 心理适应不良 心理健康 研究 士兵
  • 简介:目的:探讨金融专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91名金融专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金融专科学生中强迫症、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青年组。男生阳性均分高于女性阳性均分。三年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人数高于一、二年级。结论:专科生的心理卫生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

  • 标签: 金融专科 学生 心理健康 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 强迫症
  • 简介:2010年7月23~25日,首届全国心理健康管理论坛暨北京军区提高班在京举办。会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蔡焯基教授提出中国人心理健康的6条标准,即:①情绪稳定,有安全感。②认识自我,接纳自我。③自我学习,独立生活。④人际关系和谐良好。⑤角色功能协调统一。⑥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据悉,这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经过文献调研、专家调查与讨论,

  • 标签: 心理健康 标准 卫生协会 北京军区 健康管理 情绪稳定
  • 简介:目的探讨上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16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评。结果月上网时间平均不足4小时的同学的SCL-90总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月上网时间平均4至10小时的同学的SCL-90的总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月上纲时间平均10小时以上的同学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接近全国常模,人际关系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P<0.01)。恐怖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结论合理健康的上网,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紧张和压力的释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过度上网,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容易引起人际情感的淡化。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际情感 网络 上网时间
  • 简介:目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对参加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健康人格心理学》全校任意性选修课的136名学生进行的22学时的课程教学干预.在课前和课后.分别使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对学生进行了前测与后测.结果统计表明:(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显着的效果。结论从人格教育的角度入手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可行的.

  • 标签: 人格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卡特尔16PF 人格测试
  • 简介:目的与方法应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MMPI)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500名大学生中,正常心理状态占80.4%,可疑心理障碍占11.6%,异常心理状态占7.8%,可疑心理障碍和异常心理状态二者占19.4%,表明大学生相当多地存在着心理障碍问题。结论为学校教育、开展学校心理卫生工作,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 MMPI
  • 简介:目的了解红河州中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红河州177名中师生进行调查,并与福建组对照分析。结果177名红河中师生中31.6%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SCL-90阳性项目数、总分和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除敌对、偏执外,余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高于福建组。结论红河中师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 标签: 对照分析 阳性 SCL-90 心理健康水平 偏执 敌对
  • 简介:目的研究沙洋师专小教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主要原因与措施。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结果小教师专新生除了躯体化因子(F1)以外的其他各项因子都显著的高于成人常模,但是其所有的项目因子都显著的低于大学生常模。女生的抑郁因子(F4)和恐怖因子(F7)显著的高于男生,而男生的敌对因子(F6)却显著的高于女生。结构小教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甚理想,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但也不必过份恐慌,只是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

  • 标签: 教师 师专 探究 女生 男生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目的探究沙洋师专优秀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结合学校的优秀特困生资助计划。结果师专优秀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比其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相反其敌对因子(F6)却显著好于其他同学,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方面。结论约9.1%的师专优秀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不甚理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优秀师专特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差;贫困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标签: 特困生 心理健康现状 优秀 师专 探究 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