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常见病原流行情况以及儿童肺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同时探讨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儿童肺炎疗效。方法按照最佳临床试验原则开展规范化临床试验研究,通过840例儿童肺炎ROT研究,对患儿血清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ELISA法检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病毒抗体。跟踪观察患儿在入院当天(基线点)、用药后第3、5、7和10天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证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儿童肺炎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和不同地域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做总体疗效、证候疗效及临床各单证改善情况对比。结果共测得病毒感染阳性病例303例,支原体肺炎在3~7岁儿童中阳性率最高,〈3岁组病毒阳性率最高,东北、成都地区在不同季节病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海、广州地区在不同季节病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在中医证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肺炎初期以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为主;中期是由实证向虚证转移关键时期;肺炎初期,南方与北方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炎后期,南方与北方肺炎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法可明显提高儿童肺炎总体疗效及证候疗效,对临床各单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支原体肺炎在3~7岁儿童中患病率最高,病毒性肺炎患病率在1~3岁儿童最高;病毒阳性检出率南方略高于北方。儿童肺炎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演变规律。同时证明,本研究采用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法可缩短儿童肺炎疗程,是治疗儿童肺炎合理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儿童 肺炎 病原学 证候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文摘)是科技论文重要部分之一,它是解决读者精力有限而科技信息激增矛盾有效手段。根据GB6447-86定义,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短文。摘要应具自明性和独立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主要信息。它详简程度取决于文献内容。通常中文文摘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外文文摘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及数据相一致。应以第三人称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主语。

  • 标签: 英文摘要 书写要求 文章 论著 科技信息 中文摘要
  • 简介:目的:研究板层蛋白在肾小球疾病时质或量改变,探讨它们在肾脏中生理功能和病理学意义。方法:本研究以板蛋白α1,α2,β1,β2,γ结构链为观察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他们在48例肾小球疾病病理肾人组织表达和分布是否发生质或量改变。结果:LNα1,α2,β1和γmRNA在伴系膜增生肾小球内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增生系膜细胞是主要细胞来源,在肾小球系膜增殖节段和硬化病灶附近伴有LNα1和γ1蛋白增多和α2,β1蛋白异常表达,而LNβ2链在相应节段系膜区和GBM表达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在系膜增生肾小球疾病中,增生系膜细胞是肾小内板层蛋白量积聚和异常合成重要细胞来源,在肾小球疾病中,板层蛋白合成出现量和质变化,这可能是肾小球疾病进展和恶化物质基础。

  • 标签: 板层蛋白 肾脏 表达 儿童 MRNA
  • 简介:我在一个软件公司做技术支持工作,因为我们有几个软件产品涉及到医学领域。所以平时我经常接到一些医师求助电话,其中有不少是主治医师、教授等一些高级医学专家。这些医师们将电脑应用于医学科研工作中意识令人钦佩。但往往因为是刚刚开始接触电脑,所以难免会被一些杂七杂八问题困扰。在以下内容里,我想着重说一说互联网在医学研究中应用。

  • 标签: 医学资料 主治医师 医学研究 医学科研 医学领域 网上
  • 简介:凋亡是细胞死亡一种形式,是一种非炎症、依赖能量细胞死亡过程。组织中细胞数量取决于新细胞增殖与衰老细胞死亡之间平衡。增殖和凋亡速率在各组织问有很大区别。近年研究证明,凋亡是一个遗传性程序性过程。当调控细胞凋亡组成成份发生突变或出现数量异常时.此过程可受到干扰。凋亡失调与自身免疫病、心脏疾病、抻经变性、肿瘤和其他一些疾病发病机理有关。涉及凋亡调节和执行基因产物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是极具潜力研究方向,它们使许多疾病治愈和缓解获得了新希望。

  • 标签: 凋亡 疾病 细胞死亡 肿瘤 增殖 自身免疫病
  • 简介: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是医学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AC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放射科信息系统RIS(RodiologyInformationSystem)共同组成医院完整信息化管理.

  • 标签: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血压轨迹现象,了解肥胖儿童对血压轨迹现象影响.方法于1996年9月份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小学1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每年9月份重新测量他们血压及身高、体重、心率等相关变量,随访4年观察他们血压变化趋势.结果不同性别的儿童血压无论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表现为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趋势,初查与后4年复查血压相关系数,收缩压依次为0.1724,0.5173,0.2024,0.5779,舒张压为0.4347,0.3327,0.1669,0.1481.复查时间跨度愈小,相关愈明显.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童之间血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血压存在着明显轨迹现象,肥胖是引起血压升高重要因素,提示儿童期血压持续偏高及肥胖个体成年后可能成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标签: 儿童 血压 轨迹现象 肥胖 体重 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