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名10日龄足月儿因呼吸急促和母乳喂养减少,转诊至急诊科。该婴儿经阴道娩出,从母婴同室出院回家。患儿回家后纯母乳喂养,每2~3小时喂养一次。婴儿母亲描述婴儿从午夜开始出现反应不好且喂养困难,6小时无尿。儿科医生发现患儿呼吸急促,80次/min,伴有鼻翼扇动。患儿血糖为55 mg/dl(3 mmol/L),肛温为36.5°C。在急诊科,完成了腰椎穿刺和血液培养,给予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11个小时后,血培养提示为无乳链球菌阳性(B组链球菌/GB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败血的临床表现,并研究了其病原菌分布和临床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为治疗及降低新生败血病死率提供依据。分析对78例新生败血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结论新生败血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采用合疗法根据血培养药效结果选择抗生素。注重新生脐部皮肤护理及呼吸道感染减少该病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败血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败血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的发病时间将全部患儿分为早发型(出生后72小时内)和晚发型(出生后72小时以后),每个组各36例,对比两组新生的临床症状。结果早发型败血新生血小板计数减低比例与晚发型败血新生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晚发型新生腹胀、喂养不耐受情况显著高于早发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新生的一般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败血新生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新生多为早产儿,两种败血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应根据新生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 晚发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败血新生期的危重病症以及造成新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了解败血的危险因素及败血的病原菌,熟悉败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减少败血的发生及并发的发生。下文就以上几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早期诊断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总结30例新生败血的护理。对于患败血新生,护士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保持抗生素的有效使用,及时处理局部病灶,保证营养的供给,促进败血的治愈。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护理
  • 简介:败血是由于各种不同病原菌进入血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中毒症状、各型皮疹、肝脾肿大等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易发生迁徒病灶:革兰氏阴性杆菌易引起感染性休克。败血与菌血症、毒血不同,菌血症是血中有细菌,但能被吞噬细胞杀灭而不繁殖,一般无明显症状;毒血是细菌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而产生的全身中毒症状。败血伴有多处继发性脓肿者,称脓毒败血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败血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败血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出生的130例新生败血患儿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的有效率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有效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败血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败血的临床表现,并研究了其病原菌分布和临床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为治疗及降低新生败血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20例新生败血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败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体温异常、黄疸、精神萎靡等为主。20例血标本中分离出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5株,药敏试验发现大多数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菌素类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类抗生素较敏感。结论新生败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感染率上升,应及早进行实验室检查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综合治疗。败血新生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漏诊易造成新生死亡及严重后果。本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是造成新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现将我院2005-2010年收治的20例败血患儿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生败血(septicemia)是新生时期主要致死病因之一。国外常以发病时间为界将新生败血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西方发达国家早发型败血常见致病菌为B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晚发型败血则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常见,这与国内情况有一定差异。新生败血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主要对病原菌培养、外周血象、各种细胞因子、脐带血等新生败血相关检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新生败血早期诊治提供帮助。

  • 标签: 败血症 感染 诊断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败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法抽选我院儿科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39例新生败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儿经过积极治疗,未出现并发,均治愈。结论新生败血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减少并发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做好预防工作,可降低新生败血的发病率。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败血新生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03月至2014年0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败血患儿,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其中皮肤硬肿5例,肝脾肿大5例,呼吸困难4例,腹胀6例,发钳4例,黄疸10例,体温不升10例,发热12例,呕吐14例,进食减少16例。86例患儿接受治疗之后,治愈8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治愈率较高,达到96.51%。结论败血新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对于具有高位因素的患儿,必须趁早进行药敏试验和病原学检测,从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标签: 败血症 新生儿 临床表现
  • 简介:(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400)摘要目的分析新生败血临床诊断、特征以治疗的相关因素,探讨血培养和药敏实验对治疗败血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3例新生败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并发的患者一共1例,23例中治愈的16例,好转5例,死亡2例(均为早产儿)。结论对败血患儿,应该及早的做好相关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中图分类号R722.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55-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败血新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足月新生分为败血组及对照组;败血患儿符合新生败血诊疗方案;无影响凝血功能因素的新生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时及3~7d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AT-Ⅲ活性、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含量和血小板(PLT)计数等7项检查指标变化。结果在入院早期,与对照组新生相比,败血新生APTT、PT明显延长,PLT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程进展,部分败血患儿出现DIC状态,其早期凝血指标与未发展至DIC状态的患儿早期凝血指标相比,只有DD存在差异,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败血患儿DIC时期较其早期非DIC期凝血指标相比,AT-Ⅲ活性、PLT计数明显降低、DD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败血病理过程中出现凝血功能紊乱,且随疾病进展出现动态变化,临床及时检测凝血功能,及早对症处理,预防DIC,减少死亡率。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凝血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