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胎盘剥(足月异常阴道出血)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从宫壁剥离出血而形成血肿。若血肿到达宫颈外口,则表现为显性出血。若未到达宫颈外口,则表现为隐性出血。隐性出血往往延误诊断,造成对失血量的低估,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和孕产妇死亡率的增加。严重的胎盘剥,局部压力增大,血液侵入子宫肌层,有时剖宫产时可在子宫浆膜下看到,这称之为子宫卒中。随着胎盘的剥离,胎儿也会发生出血,但这种情况很少见。Kleihauer实验可以通过检测母体血液循环中胎儿血红蛋白的量,进而检测胎儿出血,提示损伤引起的胎盘后出血。

  • 标签: 胎盘早剥 异常阴道出血 胎儿血红蛋白 孕产妇死亡率 凝血功能障碍 隐性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吸吮加乳房理疗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对373例产妇产后进行观察,其中246例给予乳房理疗,127例只进行婴儿吸吮。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0.15±5.3小时,产后48小时纯母乳喂养率为97.15%,产后72小时纯母乳喂养率为98.37%,乳汁充足者9837%;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9.6±8.6小时,产后48小时纯母乳率34.65%,乳汁充足者54.33%。两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吸吮加乳腺理疗对开奶和增加乳汁量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吸吮 乳腺理疗 早开奶
  • 简介:38岁的张先生最近每到晚上读书看报,就觉得很多字看不清楚了,要举远一些才行。一开始,他还是以为是用眼疲劳,没有在意,可是这种状况很长时间都没有改变。到医院眼科中心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眼睛已经出现老花症状。“不可能吧?我的视力一直都很好,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我才三十几岁,就老花啦?”张先生实在不相信医生的诊断。

  • 标签: 食疗 读书看报 眼科中心 张先生 眼疲劳 医生
  • 简介:有些年轻的父母,育儿心切,总想尽早让小儿学会走路,于是,当婴儿出生7-8个月的时候就让其学走路,一般来讲,过早地让婴儿行走,对他的身体生长发育是很不利的,应该按婴儿发育生长的规律,适时的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

  • 标签: 婴儿出生 生长发育 发育生长 年轻 育儿 学会
  • 简介:胎膜旱破的发生率约为分娩总数的6%-12%,是产科最常见的产前并发症。胎膜具有保持羊水、保护胎儿的功能,一旦发生胎膜破极易引起早产、脐带脱垂等产科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母儿身体健康,因此预防胎膜破、做好胎膜破后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分析了引起胎膜破的原因及应对方案,供广大医师及孕产妇护理人员参考。

  • 标签: 胎膜早破 病因 防护 护理
  • 简介:胎盘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其可危及母婴生命.而其诊断的迟早、处理是否及时与母婴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间发生的胎盘剥3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胎盘早剥 母婴 诊断 严重并发症 临床分析 预后
  • 简介:妊娠期胎膜在生产前自然破裂,称胎膜破。破膜使早产率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增加。新生儿及母亲感染率增高,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的原因与感染。子宫压力异常,胎膜结构发育异常有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围产儿 成活率
  • 简介:胎盘剥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母儿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78例胎盘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胎盘剥的综合诊断方法,从而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分析 早期诊断 母儿预后 临床资料 诊断方法
  • 简介:胎盘剥是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密切相关。目前对胎盘剥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超声诊断,漏诊、误诊时有发生,导致妊娠结局不良。本文旨在综述各项生化指标在胎盘剥预测中的研究进展,寻找一种准确的、敏感的指标来预测并预防胎盘剥的发生,为早期预测胎盘剥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改善母儿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胎盘早剥 癌抗原125 甲胎蛋白 胎盘生长因子 D-二聚体
  • 简介:40多岁的王先生是一家学术研究机构的骨干,常年熬夜写文章,消瘦的他虽没什么大病,但最近几年,总是觉得不舒服,常常隐隐作痛,有时明明觉得肚子饿,却吃不下什么东西。医生发现他舌质偏红、少苔,属于明显的阴不足。用中药调理了一个月左右,王先生的胃部不适症状逐渐消失了。

  • 标签: 胃阴不足 研究机构 中药调理 不适症状
  • 简介:陆先生三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恶心、嗳气等症状,以为是胃病,在服用“胃药”后感到舒服些,但症状时好时坏,还出现消瘦、贫血等情况。

  • 标签: 胃肿瘤 胃痛 上腹隐痛 症状
  • 简介:目的:为了解婴儿吸吮与产妇泌乳的关系。方法:对160例产妇采取了母乳喂养的观察。并设吸吮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吸吮组12小时泌乳率达63%,对照组12小时泌乳率达17%,两组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婴儿吸吮有利于母亲乳汁的分泌,为母乳喂养创造了良好的务件。

  • 标签: 早吸吮 泌乳 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胎膜破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了解细菌感染情况和指导抗生素治疗。方法选取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8例孕35~41周胎膜破(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ROM)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孕检的4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calluminescence,ECLIA)测定血清PCT,结合白细胞计数和胎盘病理检查,比较各组PCT水平和感染情况及使用抗生素时间。将观察组患者按照PCT水平分为A组38例(〈0.25ng/mL)、B组45例(0.25~0.50ng/mL)、C组35例(〉0.50ng/mL)。结果对照组PCT均值为(0.14±0.06)ng/mL,A、B、C3组均值分别为(0.17±0.09)ng/mL、(0.35±0.10)ng/mL和(4.34±3.35)ng/mL。A组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0,P〉0.05);B组较A组PCT水平升高(t=4.187,P〈0.01),C组较B组PCT水平升高(t=4.996,P〈0.01)。经抗生素治疗1d后,A组治疗前后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0,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57,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8,P〈0.05);出院前比较,各组间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血清PCT0.50ng/mL为基线,PCT〉0.5ng/mL为阳性,PROM患者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检查比较,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动态监测PCT水平,A组较B、C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短(t=7.840、10.971,P均〈0.01);B组短于C组(t=4.992,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诊断效率高。本研究中3个等级组有明确的基线界限,分为正常、可疑感染和明确感染,推荐对应治疗分别为不使用抗菌药物、可使用抗菌药物和强烈建议使用抗菌药物。血清PCT检测对胎膜破患者治疗期间的早期临床诊治、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胎膜早破 降钙素原 绒毛膜羊膜炎 抗生素使用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胎膜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29例早产胎膜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58.72%早产胎膜破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周与孕34-37周,早产胎膜破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28-34周早产胎膜破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7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孕28-34周早产胎膜破,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 标签: 胎膜早破 早产 妊娠结局
  • 简介:1969年Mashell等[1]将性早熟定义为"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初潮".但关于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的时间目前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近年来女孩第二性征的发育时间提前,但月经初潮的时间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女孩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的时间因种族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Dattani等[2]调查表明,亚洲、非洲及加勒比海地区血统的女孩,其第二性征的发育较白人女孩.美国进行的一项对17000余名女孩的调查表明,白人女孩有约15%左右在8岁前有第二性症的发育,而黑人女孩此比率高达48%,但二者的月经初潮时间无明显差异,因此,美国guidelines建议将乳房和阴毛发育的最低年龄规定为白人女孩7岁,黑人女孩6岁[3].我国目前仍沿用Tanner的标准,即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10岁前月经初潮,定义为性早熟.

  • 标签: 乳房发育 阴毛发育 性早熟 第二性症 雌激素类似物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胎盘剥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凝血功能在妊娠晚期监测胎盘剥中的意义。方法:对20例胎盘剥的临床资料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规律性宫缩,无阴道流血,无胎心异常,而仅发现凝血功能异常,随后因其他产科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10分;7例规律性宫缩,人工破膜发现血性羊水,伴有胎心异常,且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紧急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10分;5例规律性宫缩,无阴道流血,未重视凝血功能异常,随后发生胎死宫内3例,另外2例产后因重度窒息转新生儿科治疗;4例因强直宫缩,伴有血性羊水及胎心异常,紧急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9分;结论:凝血功能检查在妊娠晚期监测胎盘旱剥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凝血功能 胎盘早剥 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合并胎盘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之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胎盘剥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于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药物的治疗同时要促进婴儿的成熟,结合孕妇的怀孕周数然后做出较为针对性的妊娠终止。对两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出现新生儿窒息1例,呼吸困难1例;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0例,呼吸困难7例,围生期死亡1例。两组新生儿的呼吸困难率、窒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并胎盘剥的患者要进行及时的治疗,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胎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胎盘早剥 临床分析
  • 简介:约70%的卵巢患者初诊时已有广泛的腹腔内转移。标准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原发和继发病灶,术后给予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以延长无进展和总生存期,同时提高生存质量。尽管如此,晚期卵巢患者的预后并未显著改善。FIGOⅢc或Ⅳ期总的5年生存率仅10%~20%。鉴于初次手术后残余灶的大小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 标签: 卵巢癌患者 新辅助化疗 预后因素 腹腔内转移 5年生存率 手术切除
  • 简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是就有些人不怕烫,饭桌上一举起筷子,就像上了战场,进食如风卷残云一般,不论多烫的食物都会毫不犹豫地吞下去。需要提醒这些人的是,吃烫食易造成食管损伤,甚至诱发食管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损伤 保健知识 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