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spinalepiduralhematomas,SEH)是腰椎后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一旦血肿较大、压力过高,血肿压迫囊或腰骶神经根就会导致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功能障碍,称为症状性脊柱血肿(symptomaticspinalepiduralhematomas,SSEH)([1-2])。

  • 标签: 硬脊膜外血肿 腰椎术后 腰椎后路 症状性 脊柱 腰骶神经根
  • 简介:自发椎管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spinalepiduralhematoma,SSEH)是一种罕见的脊柱外科急症,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一旦发生,往往引起严重的脊髓损伤。不同于外伤,本病多为原因不明的椎管硬膜外出血,血肿压迫脊髓和/或神经根,

  • 标签: 颈椎 血肿 硬膜外 脊髓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伸拇长肌腱断裂的病因、病理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6例自发伸拇长肌腱断裂的发病原因及诱因,16例病发前分别有桡骨远端骨折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反复多次行局部封闭治疗病史,并分别采用端端缝合,食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掌长肌移植,桡侧伸腕长、短肌及伸拇短肌腱转移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1例端端直接缝合,术后2周再断裂,改用拇短伸肌腱移位修复,另1例发生肌腱黏连二次手术松解,其余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骨折端磨损或炎症侵蚀是伸拇肌腱自发断裂的病理基础,修复方法有多种选择,拇短伸肌腱转位重建拇长伸肌腱疗效更为确切。

  • 标签: 拇长肌腱断裂 自发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马凡综合征(Marfansyndrome,MFS)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结缔组织遗传病,临床上以骨骼、心血管、眼组织、肺部、皮肤及病变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率占普通人群1/5000~1/3000[1~3].约63%的MFS患者合并>10°的脊柱侧弯畸形.MFS患者脊柱手术后常并发心血管疾病[4~7],而术后并发自发气胸国内罕有报道.我科于2003年9月治疗1例MFS脊柱侧弯,术后早期发生自发气胸,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术后早期 马凡综合征 脊柱侧弯畸形 患者 治疗
  • 简介:椎管内积气通常是一个无症状的偶然现象,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由创伤继发的硬膜外间隙积气较多见。Kim等认为椎管内气体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一般很快弥散吸收,不会引起神经损伤症状,即使出现神经症状也较轻,不需特殊治疗即可自行消退,无后遗症。而椎管内积气导致肢体肌力减退的严重神经损伤病例非常罕见,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本院2013年8月收治1例因下积气而出现严重神经损伤的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手术后并发症 创伤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囊骨化的CT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前路手术治疗2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术前均行CT三维重建检查,明确后纵韧带骨化诊断及骨化物类型。术中5例患者被证实合并囊骨化,其中3例手术切除骨化物时造成囊缺损而出现脑脊液漏,另2例采用骨化物漂浮法减压。结果4例患者的CT横断面影像具有典型的双影征,矢状面成像表现为分层结构。3例脑脊液漏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均得以痊愈。随访1~3年,合并囊骨化患者的神经功能平均恢复率低于其他患者。结论CT三维影像有助于患者术前囊骨化的诊断,这对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硬膜囊骨化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由骨固定专家夏和桃教授主编的、国内知名专家共同编写的《实用骨固定学》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新颖的编写方式,系统介绍骨固定的最新理论、新概念、应用技术和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问题。第一篇:绪论,介绍骨科再生控制学概念,应用力学、应用解剖与钢针布局,固定器应用技术以及并发症分类及防治等内容。

  • 标签: 骨外固定 出版 应用解剖 编写方式 系统介绍 临床医生
  • 简介:目的: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本组27例胫骨多段骨折,采用单侧型Hoffmann固定架固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骨折愈合率为88.9%,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优良率为88.89%.结论:固定架对各种胫骨多段骨折均适用,尤其是开放性骨折.

  • 标签: 胫骨多段骨折 外固定架 开放性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固定架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对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固定架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9个月。无支架松动、针道感染、骨不愈合、髋内翻,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的优点,对手术耐受力差的老年患者具有明显优势。更多还原

  • 标签: 外固定架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幼儿时期的脊柱存在很大的生长潜能,因此幼儿期的特发性脊柱侧凸(immatureidiopathicscoliosis,immatureIS)是临床上的一个诊治难题。若处理不及时可以导致脊柱侧凸进一步加重、发展加快、影响心肺等系统的功能发育。手术干预处理过早则会破坏脊柱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造成脊柱发育不全等。因此充分理解幼儿IS的特点对正确选择治疗时机和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最近的相关文献,对幼儿I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儿童 脊柱侧凸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观察踝解剖型带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粉碎性或合并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合并骨质疏松或粉碎性的腓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踝解剖型带钩钢板内固定。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一些并发症的情况.如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结果临床观察获得满意的结果,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1.7%。结论对于合并骨质疏松或粉碎性的腓骨远端骨折.蹀解剖型带钩钢板具有手术复位好、固定可靠、术后功能满意的优点。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钩钢板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经皮椎弓根脊柱固定术是用脊柱固定器治疗脊柱疾病,主要是指经皮置人椎弓根螺钉,于体外安装支架,通过体外加压促使椎体形态恢复,并予以固定,以维持脊柱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生物力学和材料学的发展,经皮椎弓根脊柱固定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最初简单的脊柱骨折的治疗,发展到现在多种脊柱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脊椎骨折整复固定、椎体感染、脊柱矫形和诊断性腰痛固定等。现就经皮椎弓根脊柱固定器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及主要优缺点等作一综述。

  • 标签: 脊柱疾病 外固定器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椎间隙感染19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术中术后病理确诊。全部病例均因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术。术中病灶清除后局部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正常。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9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19例中仅有l例术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其余均为无菌生长。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考虑炎性改变。随访13~42个月,平均25个月,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示椎体序列良好,植骨节段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器松动、断裂。术前误诊为“脊柱结核”8例。结论MRI有利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但确诊需以病理为准;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并加强内固定有利于治疗该疾病,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胸椎 腰椎 感染性骨疾病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腘绳肌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多见于运动性损伤,其损伤机制多为腘绳肌在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位强烈收缩而造成,但股二头肌长头近端从坐骨结节近端起点完全撕脱损伤临床上并不常见,经常存在误诊、漏诊,早期多给予保守治疗,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最近收治1例典型的股二头肌长头近端止点完全撕脱并血肿形成病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二头肌长头 近端 腘绳肌 伸直位 常见损伤 运动性损伤
  • 简介:胫腓骨下1/3骨折在治疗上仍比较棘手,尤其是开放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清创后用钢板髓内针内固定或石膏固定,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感染、钢板外露、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弊端.自1996年至2002年12月,我们采用单臂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下1/3骨折共89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治疗 胫腓骨 单臂外固定架 开放性骨折 关节僵硬 钢板外露
  • 简介:目的探讨对AO分类C型桡骨远端以背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骨折采用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该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架固定治疗,根据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0例,时间2~20个月。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价,优8例,良1例,可1例。结论采用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以背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C型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

  • 标签: 桡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使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13例,均为RuediⅢ型。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7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全部愈合,平均8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优4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76.9%。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其创伤小,早期固定可靠,可显著减少皮肤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是治疗严重Pilon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PILON骨折
  • 简介:目的对手术治疗老年人旋采用加压复位后全螺纹螺钉固定,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后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29例老年旋后旋型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踝采用钩状钢板、内踝采用张力带固定、下胫腓关节分.同时观察一些并发症的情况.如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临床观察获得满意的结果,按Olerud和Molangder的关节伤后自我评分系统,优22例.良5例,可2例.总优良率93.1%。结论此种内固定方法对老年旋后旋型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荐。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