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旋转皮瓣治疗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程度的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创口均一期愈合,可恢复体力劳动。

  • 标签: 局部 旋转皮瓣 胫骨内 固定钢板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对10例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封闭式血压吸引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结果10例均获得一年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无坏死和感染。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应用VSD技术结合皮瓣移位或移植,对足踝部皮软组织缺损感染的创面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足踝部 钢板外露 VSD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蒂皮瓣术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后骨及钢板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蒂皮瓣术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后骨及钢板外露10例。结果10例采用双蒂皮瓣术皮瓣均己成活,并覆盖成功,消灭感染,无一例再出现骨外露钢板外露。结论双蒂皮瓣术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后骨及钢板外露操作简便易行,损伤小,很实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已在我院较多应用。

  • 标签: 双蒂皮瓣术 骨及钢板外露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在胫骨下段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2014年12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胫骨下段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病人28例,术前每个患者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行胫后动脉穿支探测并作出标记,至少标出2个以上,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轴线在胫骨内侧髁后与内踝、跟腱间中点的连线,旋转点在距创面1-2厘米不等,全部为逆行设计修复小腿下段,钢板外露的面积为3.0厘米X2厘米~10厘米X6厘米,胫后动脉的穿支筋膜蒂部皮瓣的面积最大为12厘米X8厘米,最小为5.0厘米X4厘米,观察其修复效果,皮瓣均成活。所有的病例随访6月~18月,平均8个月,所有的患者的均正常步态行走,有无痛觉。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胫骨下段钢板外露供区在小腿中上后内侧,损伤后蒂部保存良好,切取便利,不损伤胫后动脉,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胫骨远端钢板外露的理想皮瓣。

  • 标签: 胫后动脉 皮肤移植 筋膜 修复 钢板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出2021.04到2022.04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分为探究组患者30例,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术配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患者31例,实施常规手术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整体的术后不良事件以及皮瓣情况。结果:在为患者实施两种治疗及护理方案后,探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皮瓣外观、弹性、质感评分更高。结论:在治疗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时,应用显微外科修复术及针对性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并且避免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应当进行推广。

  • 标签: 足踝部骨折 显微外科修复术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联合皮瓣移植在修复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19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软组织缺损致钢板外露患者,创面面积2.0 cm×4.0 cm~5.0 cm×12.0 cm,彻底清创后应用VSD,II期根据缺损的位置及大小选择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切取皮瓣面积4.0 cm×6.0 cm~8.0 cm×15.0 cm。术后定期随访,对皮瓣的成活情况及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有1例皮瓣远端皮肤小部分坏死,面积为3.0 cm×0.5 cm,经换药等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有弹性,供区愈合良好,复查X线证实已骨性愈合,无骨髓炎及慢性窦道形成等并发症,下肢行走正常。结论使用VSD联合皮瓣修复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创面,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下肢骨折 钢板外露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瓣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我科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并钢板外露5例患者,探讨VAC技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并钢板外露的疗效。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术 术后感染 封闭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早期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带蒂皮瓣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早期均采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带蒂皮瓣修复治疗。观察分析其修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创面一期闭合,皮瓣均存活,且未出现再次钢板外露、骨髓炎、窦道形成等情况。其中3例患者置入厚皮区域发生局部坏死,经保守治疗后完全愈合。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3.1±2.1)d。结论早期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带蒂皮瓣修复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效果较为显著,且能促使患者创面有效闭合,从而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 带蒂皮瓣修复 胫骨骨折 术后钢板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肠肌肌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伴钢板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共收治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伴钢板外露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61~82岁,平均72.6岁;病程6~91 d,平均22.7 d;切口感染部位:内侧8例,外侧9例,双侧4例;创面大小:2.0 cm×3.5 cm~5.0 cm×12.0 cm。在彻底扩创后,病灶内植入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腓肠肌肌瓣转移覆盖创面,肌瓣表面植皮。门诊和微信随访观察患者肌瓣成活、切口愈合、炎性指标、骨折愈合及膝关节活动等情况,参照McKee感染治疗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HSS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1例肌瓣均成活,1例植皮小面积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切口出现渗液,但渗液清亮,细菌培养阴性,经2周换药后切口愈合,其余切口均I期愈合,I期愈合率为90%。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39个月,平均28.7个月。1例术后2个月患处出现红肿,但无渗液,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无复发;1例术后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予以扩创加拆除钢板后感染得到控制。按照McKee疗效评价,治愈19例,好转1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95.2%。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6个月,膝关节功能根据HSS评分,优12例,良7例,中2例。结论对于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伴钢板外露,在彻底扩创后,应用腓肠肌肌瓣联合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能有效地控制感染,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感染 硫酸钙 腓肠肌肌瓣 老年
  • 简介:但凡接触过这个圈子的,都知道梁文冲是一个大好人。他勤奋、朴实,重情义,没有架子。圈里人都尊称他为"冲哥"。在梁文冲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份儒雅淳朴,却少了些鲜明的个人色彩,例如霸气。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业高球坛占据一片天,霸气是极其重要的因素。百龄坛冠军杯让记者有机会得以和梁文冲面对面——原来,眼前的这面"中国高尔夫旗帜"并非没有霸气,而是霸气不外露

  • 标签: 高尔夫 外露 价值观 冠军 严格要求 个性
  • 简介:对21例人工血管外露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创面换药、内瘘的观察与护理、负压封闭引流及冲洗、修复创面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全部病人创面恢复良好,14例病人人工血管内瘘得以成功保留。

  • 标签: 人工血管内瘘 人工血管外露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钢框架结构中,柱脚节点是上部主体结构与基础连接的重要节点,能将柱下端的弯矩、轴力、剪力传递给基础。因此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内力分布和变形性能。其中外露式钢柱脚是常用的柱脚节点,基于其特点和重要性,本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外露式柱脚节点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标签: 外露式柱脚 节点性能 研究现状
  • 简介:双相钢的基本成分为C和Mn,有时为了提高淬透性还添加一定量的Cr和Mo。DP钢是由低碳钢或低碳微合金钢经两相区热处理或控制轧制工艺而得到的一种高强度钢,包括热轧、冷轧、电镀和热镀锌产品。双相钢板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热轧DP钢的生产通过控制冷却来得到铁素体和马氏体的组织,冷轧和热镀锌DP钢通过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区退火和随后的快速冷却来得到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

  • 标签: 双相钢板 马氏体组织 低碳微合金钢 显微组织 控制冷却 铁素体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就诊的48例肠外露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奇数和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绷带缠绕包扎方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肠外露包扎方法固定效果、包扎耗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更牢固,包扎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具有固定牢固、包扎时间短及患者疼痛程度轻等优点,急诊抢救时包扎固定方便快捷,节省抢救时间与人力资源,提高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腹部损伤 肠管脱出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