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大中动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导致该病最主要的机制之一是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低密度脂蛋白在内膜下沉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炎症因子释放,致使炎性细胞募集积聚于内膜下,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致斑块形成。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功能异常 血管外膜 淋巴管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将113例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两组:57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实验组)和56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Hcy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cy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cy可能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功能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肌内效贴配合常规功能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功能训练。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rn的数据,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ashworthscale,MAS)评定腓肠肌痉挛状态、Fugl-Meyer(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定运动功能,同时测量患者10m步行时间评定步行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及基线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m,MAS有统计学差异(P〈0.05),FMA无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的10m步行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内效贴配合功能训练可一定程度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改善步行能力。

  • 标签: 肌内效贴 脑卒中 痉挛 康复
  • 简介:当前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群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6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为城乡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0.3%,而脑血管与心血管疾病基础多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健康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LYG为1972年Liebow等首先报道,认为主要是由皿管中心性淋巴组织增生和血管炎性浸润引起。1988年Caneard通过电镜及组织学研究发现本病有T淋巴瘤的特点,但近年来发现淋巴样细胞具有B细胞特征,约20%(12%~47%)患者最终可发展为播散性淋巴瘤。目前认为本病归类于类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但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 标签: 肉芽肿性血管炎 淋巴组织增生 诊治 老年 EB病毒感染 T淋巴瘤
  • 简介:伴随着衰老的进程,人体的免疫能力也逐渐下降。因此肺部、皮肤和泌尿系统的细菌性感染在老年人群中更常见。由于针对细胞恶变的免疫监视功能发生减退,老年人罹患恶性肿瘤的机率增高。此外免疫失调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由于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功能的执行者,所以研究者们着力于探究衰老是如何改变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活力进而影响到免疫功能,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标签: 淋巴系统 衰老 机体免疫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能力 老年人群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治疗缺血性脑血血病在脑电图上的改变,进一步认识丹参的机制和效果。方法30例缺血性脑血血病分为脑梗塞(头颅CT或MPJ证实)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0-81岁,平均67岁,应用5%葡萄糖液500m1(3例糖尿病人应用0.9%生理盐水)加丹参20ml静脉点滴,应用丹参前后判断临床神经功能和缺陷的程度根据NBS标准判断疗效,脑电图记录根据冯氏标准分析。结果显示丹参是能够改善缺血性脑血血疾病的症状和脑电图,临床症状的有效率83.3%,在脑电图的波形方面显示α波增加有3例,θ波减少有18例,尖波、尖慢波和棘波消失有4例,调幅改善有5例。结论上述结果显示丹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血疾病中是一种有效的和安全的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 标签: 治疗 丹参 脑电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疾病 5%葡萄糖
  • 简介:近年来,随着对Alzheimer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逐渐发现血管性因素在AD的发病及疾病进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流行病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不断有证据证实这一点.传统观点认为AD是老年变性病,病因与遗传、病毒感染、炎症、铝中毒、胆碱系统功能缺陷、细胞骨架改变以及颅脑外伤有关,均未提及与血管性因素有关,而是把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截然分成变性和血管病两个概念,把是否有脑血管病作为区分AD与VaD的要点,显然这样的分类已显示出局限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的提出为AD的归属提供了新的方向,AD是否应该属于VCI的范畴呢?这个问题的澄清不单是简单意义上概念的转换,而将会为AD的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一条新思路.

  • 标签: ALZHEIMER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分子生物学 病发病机制 血管性因素 脑血管病
  • 简介:衰老是一个伴随器官功能逐步衰退的复杂过程。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出现诸多生理学及病理学改变,并导致肾脏功能减退,推动机体衰老进程。阐明肾脏衰老的发病机制,预防和延缓肾脏衰老是减少衰老肾脏相关疾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衰老肾脏 衰老进程 发生机制 功能变化 发病机制 病理学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4例脑梗死(CI)、53例脑出血(CH)的尿酸指标与53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血清尿酸水平在四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心肌梗死组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显著,脯梗死组、脑出血组也与对照组有一定差异。结论尿酸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尿酸 心肌梗塞 大脑梗塞 脑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老年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并探究二者的关系是否由抑郁介导。方法2017年1-3月在上海市黄浦区招募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认知功能受损和抑郁的评估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体力活动评估采用GPAQ量表,内容包括职业活动、休闲锻炼、日常交通、家务劳动四个方面。运用R3.1.0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探讨抑郁是否作为中介变量介导体力活动与老年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结果1005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9.1±7.6)岁,其中男性472例,女性533例。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高血压及脑卒中史后,与每周体力活动不足600METs-min的对象相比,每周体力活动达600METs-min以上者患认知功能受损与患抑郁的OR值(95%CI)分别为0.14(0.06~0.37)与0.11(0.04~0.28)。抑郁与认知功能受损存在正向关联,MMSE评分随着CES-D评分的增加而降低(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体力活动对认知功能受损的直接作用为-0.148(95%CI:-0.303-0.034),体力活动通过抑郁对认知功能受损的间接作用为-0.046(95%CI:-0.105--0.015);抑郁部分介导了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受损之间的关联,可以解释二者关系的23.8%(P〈0.01)。结论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受损存在负向关联,抑郁在二者的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

  • 标签: 体力活动 认知功能受损 抑郁 中介作用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监测71例巨大切口疝术前及无张力修补术后当天一第5天的肾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血利尿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第1、第2天的血肌酐(Scr)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第4天血尿素氮(BUN)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第5天BNP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功能的损伤与BNP的升高无相关性。结论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可导致肾功能及心功能的损伤,但两者无相关性,肾功能的损伤是否与腹腔压力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老年 切口疝 腹腔压力 肾功能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不同学科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ineldery,MOFE)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等规律,为早期预防、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约卫生资源及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MOFE防治规范提供参考。方法以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为关键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清华同方.万方、维普等全文数据库网站,作2000~2005年文献检索.将所得论文,1633例老年MOFE临床资料进行荟萃分析,总结各专科MOFE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MOFE的防治建议。结果5年来自我国14个省3个直辖市.不同等级医院、10个不同学科的MOFE的25篇论文,1633例的临床资料作荟萃分析。结论①总结出我国不同学科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8个方面的共同规律;②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MOFE防治规范参考建议10条。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例报告
  • 简介:慢性功能性便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大便硬结、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以中老年人多见。慢性功能性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临床上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多为对症治疗,根据便秘的治疗原则应首先进行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补充足量膳食纤维。

  • 标签: 老年功能性便秘 近期临床观察 对症治疗 慢性功能性便秘 生活质量 排便困难
  • 简介: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来评价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对97名上海三所综合医院的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采用微型营养评定(MNA)问卷调查法进行营养评定,同时结合人体测量、生化检查、24小时回顾性膳食调查。结果①根据MNA评分:营养不良者21名(21.6%);营养不良危险者52名(53.6%);营养良好者24名(24.7%)。②轻度,巾度、重度肾功能损害3组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危险者发牛率分别为70、7%、78.1%、100.0%。③MNA评价的营养状况结果有效的反应人体测量、生化检查、膳食情况的差异性。结论①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②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应用在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中是可行的。

  • 标签: 营养评价 老年人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专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CK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与CKD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结果CKDⅠ~Ⅴ期患者共129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72例。CKD主要并发疾病依次为高血压(69.0%)、贫血(44.2%)、高血脂(43.4%)、心脏疾病(41.9%)、糖尿病(30.2%)等。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降低和高血压为CKD并发CVD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血脂、年龄增加皆为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GFR水平降低、高血压、CRP水平升高、高血脂、年龄增加为CKD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发现CKD并发症和严重程度,重视各种危险因素对CVD和CKD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心脑血管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人体可保持自身稳态(Homeostasis,体内平衡、自身功能稳定)功能的稳定,是保证生命活动和延长寿命的关键,氧化损伤及促炎因子反应是机体稳态的两大有害因素,氧化一免疫一炎症连锁反应也是衰老的机理之一。机体可保持终生抗氧化、抗炎功能的稳定,有利于机体稳态的稳定,从而有利于健康及延寿。

  • 标签: 抗氧化 延寿 抗炎 保健 机体稳态 连锁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BNP对评估AMI患者心力衰竭及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住院AMI患者93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BNP的床旁快速检测,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按照心肌梗死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Ⅳ级,按照梗死部位分为广泛前壁AMI组、前壁和/或前间壁AMI组、下壁和/或后壁AMI组,根据ST段有无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计算各组内的BNP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AMI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级的递增,BNP水平不断增高(除KillipⅠ级与对照组BNP浓度比较P〉0.05,其余各组之间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随着Killip分级递增而减少,与BNP呈中度负相关(r=-0.79,P〈0.05)而LVEDd逐渐增大与BNP呈高度正相关(r=0.96,P〈0.05)。广泛前壁AMI组BNP浓度〉前壁和/或前间壁AMI组〉下壁和/或后壁AMI组。STEMI组和非NSTEMI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快速测定BNP浓度可作为判定AMI患者心功能状况及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钠素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肌缺血 心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