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银丹心通胶囊治疗糖尿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中挑选90例糖尿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5例。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银丹心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07)。结论采用银丹心通胶囊治疗糖尿合并高脂血患者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患者所承受的疾病痛苦,具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胶囊 糖尿病 高脂血症
  • 简介:糖尿胃肠是糖尿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糖尿病患者早期即有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趋势.而2糖尿病患者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亦会增高。糖尿胃肠发病率为30%~76%.但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者仅占糖尿病患者的20%~40%。由于以往人们认识不足或受检测方法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

  • 标签: 糖尿病性胃肠病 2型糖尿病患者 胃肠道功能紊乱 慢性并发症 胃肠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
  • 简介:目的分析2糖尿合并非酒精脂肪肝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为2糖尿合并非酒精脂肪肝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7月,来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304例,按照是否罹患非酒精脂肪肝,将患者分为合并组(n=101),对照组(n=203),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指标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指标、血脂、血糖与胰岛功能,对比两组2糖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症与对照组WHR、BMI、FPG、TC、HDL-C、TG、C-P、2h-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OR=1.094,95%CI(1.035-1.104)]、TG[OR=2.460,95%CI(1.256-4.384)]、HDL-C[OR=0.546,95%CI(0.7167-1.44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糖尿眼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3.76%(24/101)、55.45%(56/101)、30.69%(31/101),高于未合并组8.37%(17/203)、35.96%(73/203)、17.73%(36/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糖尿合并非酒精脂肪肝影响因素较多,可能与体重指数增加、脂质代谢紊乱有关,患者罹患糖尿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研究
  • 简介:用立普妥对2糖尿伴f昆合高脂血症患者治疗2周、4周,观察血脂变化情况。结果:立普妥治疗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有效率为100%,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主,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论:立普妥能迅速有效调节2糖尿伴混合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

  • 标签: 立普妥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对该院糖尿脑梗塞患者和非糖尿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二者的病因与预后特点。方法糖尿脑梗塞组选择该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糖尿脑梗塞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非糖尿脑梗塞组选择该院同期收治的非糖尿脑梗塞患者50例,比较两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病例数。非糖尿脑梗塞组采用抗凝药物、他啶类药物、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甘露醇进行治疗,糖尿脑梗塞组基于非糖尿脑梗塞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结果1非糖尿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0%,致残率为10%;糖尿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达到50%,致残率为50%。糖尿脑梗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致残率明显更高,P〈0.05。2与非糖尿脑梗塞组对比,糖尿脑梗塞组患者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感染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非糖尿脑梗塞组对比,糖尿脑梗塞组患者偏瘫、双瘫、意识障碍、失语、球麻痹的病例数明显更多,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有效控制血糖是重点所在,尤其是餐后血糖务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减少糖尿脑梗塞的发生,促进预后情况的改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高血脂症,避免感染的发生,保护肾功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性脑梗塞 非糖尿病性脑梗塞 病因及预后
  • 简介:对58例糖尿并低血糖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常见原因为降糖药物选择不当或剂量不当、进食、运动不合理;预后与年龄、低血糖持续时间、纠正速度、是否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密切相关。结论:加强糖尿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可减少低血糖发病率改善预后。

  • 标签: 低血糖脑病 原因 预后
  • 简介:糖尿心脏属于中医“厥心痛”,“心痛”,“胸痹”,“胃痛”等范畴;尽管本证变化多端,但基本上分为本虚标实两大在。本虚系指阴阳气血亏损,标实为阴寒、痰浊、血瘀交互为患,因此,辨证当分清标本虚实,抓住主证与兼证,主次缓急,治疗才能得心应手。临床多见于以下6

  • 标签: 糖尿病性心脏病 辨证选方 中医 本虚标实 气血亏损
  • 简介:硬肿(Scleredema)是由于粘蛋白沉积及真皮增厚引起的身体上半身弥漫、对称、非凹陷的发硬性的皮肤病变。早于1876年Pitford曾对其表现做过描述,但正式命名于1900年Baschke为成人硬肿(SclerademaadultorumofBuschke)。也称Buschke硬肿

  • 标签: 硬肿病 糖尿病性 粘蛋白
  • 简介:本文观察50例2糖尿病患者,探讨欧迪美对2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欧迪美能改善2糖尿周围神经的MNCV、SNCV,从而对2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欧迪美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合并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以及对其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月就诊的糖尿合并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使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使用咪达唑仑+胰岛素泵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癫痫控制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HbA1c、FBG、癫痫持续状态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癫痫持续持续状态的概率较高,与血糖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平稳的使血糖降低能有效的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特点 治疗方案
  • 简介:62例T:DM合并NAF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控制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除饮食、运动方案同对照组外,给予阿卡波糖50mg、3次/日,餐时嚼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比较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ALT、AsT、FBG、2hBG、HbA1c、Fins、TG、Tc、BM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明显(P〈0.01,P〈0.05),差异有显著,服阿卡波糖期间患者无明显副作用出现。结论:阿卡波糖治疗T,DM合并N甜玑D安全有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阿卡波糖
  • 简介:116例经CT确诊的NAFL合并(LDM)患者,随机分成三组:PGT组予毗格列酮15mg,日一次;二甲双胍(Met)组予二甲双胍0.5g,日三次;对照(Con)组予以除二甲双胍及噻唑烷二酮类以外的其他降糖药物治疗,共6个月。结果治疗后PGT组肝脾CT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脂肪肝消失率最高,MeT组次之,Con组最低。PGT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最低,Met组次之,Con组最高。PGT组和Met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低于Con组。结论PGT能够治疗NAFL,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

  • 标签: 吡格列酮(PGT)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 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T2DM)
  • 简介:祖国的传统医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令人惊奇的地方,比如说,您知道蜂毒对糖尿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吗?江苏省淮阴市的一位老“糖友”就是通过蜂毒疗法缓解了自己的病情。但是,蜂毒疗法虽然神奇,还缺少大规模有效的临床论证的支持,所以“糖友”如果合并神经病变,仍然需要积极进行控糖、提早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蜂毒疗法 治疗并发症 传统医学 治疗效果 淮阴市
  • 简介:加拿大科研人员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糖尿会引起部分患者功能退化,导致他们的大脑在进行两类活动时感到困难。

  • 标签: 脑功能退化 糖尿病 科研人员 加拿大
  • 简介: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人2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糖尿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 简介:本文总结分析了2糖尿病患者体脂状况与糖尿神经病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体脂状况体脂指人体所含脂肪量,目前临床对体脂的测量采用体脂率表示,即脂肪重量占人体总重量的比率,也可被称为体脂百分数,能够准确反映出受测者体内脂肪含量。体脂并非越少越好,但过多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疾病。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体脂率 患者 体脂百分数 脂肪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内分泌科和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n=55)、延续组(n=55),常规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延续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外另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对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延续组患者出院1年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延续组患者出院1年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与糖尿之间的相关以及治疗对照。方法以该院收治的62例小儿肥胖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62例没有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参照对象,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儿童空腹血糖和用餐后2h血糖,然后进行对比,对血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以及糖尿发病率进行对统计,小儿肥胖症和糖尿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儿童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分别为(4.5±1.1)mmol/L和(7.2±1.2)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h血糖分别为(5.8±1.4)mmol/L和(8.6±1.9)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葡萄糖耐量异常和糖尿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肥胖症是引发糖尿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儿肥胖症患儿应采取措施对其饮食进行节制。小儿糖尿和小儿肥胖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相通性,两者都需要在饮食上对患儿加以控制。

  • 标签: 小儿肥胖症 糖尿病 相关性 治疗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