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1,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决定将这个日子定为世界糖尿病日,以唤起公众对糖尿病这一顽疾广泛关注。20061220日,联合国第83次会议上通过了1114日为联合国糖尿病日提案,并从2007开始实施。今年糖尿病日主题继2007首届联合国糖尿病日后,“关注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 标签: 世界糖尿病日 联合国 国际糖尿病联盟 世界卫生组织 青少年
  • 简介:对我院3来降糖药全部品种数量、用药金额、DDDs以及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营金额逐年增长,胰岛素以合资胰岛素为主导,口服降糖药中以新一代推出几个品种增幅最大,如格列美脲、吡格列酮、瑞格列萘、那格列萘等,而且国产品也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结论:降糖药是一类具有发展前途常用药物,提倡合理应用。

  • 标签: 降糖药 用药金额 DDDS DDDC
  • 简介:人类历史上,10不长;一个人历史上,10不短。我与《糖尿病之友》交往10中,这位朋友对我真是爱护有加,帮我扶我,这是我们共同成长10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 医学心理学 心理健康
  • 简介: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全称是“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为搞好《食品卫生法》宣传活动,卫生部决定从1996起,每年11第一周为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

  • 标签: 《食品卫生法》 卫生宣传 宣传活动 卫生部
  • 简介:我是一个退休干部,单位时主管业务,整天沉浸在与烟酒交往中,没到退休时查出高血糖。当时自己还不认账,什么糖尿病?我不可能得!我能吃能喝,怕啥?!我想,它是遗传病。俺家三辈也没有这病;它是富贵病,俺一个老百姓又不是高官。

  • 标签: 高血糖 糖尿病 遗传病 富贵病 退休
  • 简介:荏苒10,与《糖尿病之友》相伴最深感受是充实、快乐、祛病,并能学到管理和战胜糖尿病知识和措施,收获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得到是健康与长寿。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 医学心理学 心理健康
  • 简介:一进病房门,就看见李阿姨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看书。今年60岁她看上去略显憔悴,但精神还算饱满。毕竟在医院白墙映衬下,很少有人能显得精神焕发。

  • 标签: 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眼底病变
  • 简介:我今年75岁,患糖尿病已经42。在这42间,我体检结果都正常,且期间没住过院,每年医药费控制2000元左右。我认为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三结合,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 标签: 糖尿病 医药费控制 体检结果 饮食疗法 药物疗法 运动疗法
  • 简介:按医院制定会诊制度,会诊医师完成会诊后记录患者会诊日期、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病诊断、内分泌相关疾病诊断及会诊登记。汇总大医一院三部6(2007314日~2013315日)来会诊病例,资料完整者共3750例,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007314日~2013315日大医一院三部申请内分泌科会诊共3750人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申请会诊人次分别为:308、321、554、622、895、1050,逐年增加。2会诊患者40岁以下375人次(10.0%),40~60岁共1525人次(40.7%)60岁以上共1850人次(49.3%),主要以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为主。3非手术科室申请会诊的人次及其构成比分别为:190(61.7%)、193(60.1%)、362(65.3%)、402(64.6%)、618(69.1%)、688(65.5%),逐渐上升(P〈0.05);而手术科室、急诊科申请会诊构成有逐渐下降趋势申请会诊非手术科室中神经内科(712,29.0%)、心内科(391,15.9%)居多,而手术科室中普外科(294,23.5%)、骨外科(234,18.7%)、居多。4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申请会诊共2515人次,占首位,比例为67.1%,其次为甲状腺疾病共880人次(23.5%)。5手术科室糖尿病会诊构成比(81.7%)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59.8%)。大医一院三部申请内分泌科会诊的人次逐年增加,年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以常规会诊居多,申请会诊科室以非手术科室较多,前两位科室为经内科和心内科。会诊最多前两位病种为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手术科室糖尿病会诊构成比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

  • 标签: 会诊 内分泌科 病种构成
  • 简介:知蜂堂普诺宁思蜂胶胶囊,以有“紫色黄金”之称蜂胶为主要原料,采用获得国家专利提纯技术精制而成,既保证了蜂胶中有效成分得到完全提取,

  • 标签: 蜂胶胶囊 行业 国家专利 有效成分
  • 简介:主要原料:蜂胶、燕麦粉产品功效:辅助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免疫调节适宜人群:血脂、血糖偏高人群、中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规格:0.35克/粒×180粒/瓶食用方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

  • 标签: 蜂胶 不适宜人群 行业 调节血脂 调节血糖 免疫力低下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评估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6—20156收治156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出现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有微血管病变)和B组(无微血管病变),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等指标,并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1)A组HbA1c、FPG及OGTT2hPG均显著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B组三项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5);(2)A组FINS、2hINS均显著低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HOMA-IR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INS、2hINS低于对照组,而HOMA-IR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HbA1c明显高于未出现微血管病变者,临床可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微血管病变有效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 简介:一些少见特殊类型糖尿病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几种与遗传关系密切特殊类型糖尿病。

  • 标签: 遗传因素 糖尿病 遗传关系
  • 简介:孙甲东教授是著名普外科专家,曾在手术台上挽救过无数患者生命,可是却很少有病人知道,他也是一位靠一针针胰岛素维持生命糖尿病患者。虽然患糖尿病41,已是83岁高龄。但他依然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他用自己实际行动告诉其他病友,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好,同样可以攀登事业高峰,拥有幸福家庭。

  • 标签: 糖尿病患 外科临床工作 外科专家 手术台 胰岛素 生命
  • 简介:“汇聚奥兰多、致远新未来”——2018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于622~26日美国奥兰多召开。此次召开第78届ADA年会仍然向人们呈现了最高水准科学内容,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新进展,聚焦了基础科学、糖尿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相关并发症方面的最新进展。

  • 标签: 美国糖尿病学会 年会 治疗药物 基础科学 相关并发症 ADA
  • 简介:近期本刊专家讲坛,想重点谈线粒体与糖尿病相关问题。浅意思是因在糖尿病分型中,涉猎“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以及“伴糖尿病遗传综合征”。介绍一下近来进展,自1959Emster等首次报导伴糖尿病代谢亢进性线粒体综合征以来,1995Gerbitz等报导目前伴糖尿病线粒体遗传综合征已有60余种;更从线粒体数量上、功能上、遗传特点上,直到线粒体生存与衰老,健康与疾病等方面,远远超越与糖尿病关系,更从大概念上了解线粒体及线粒体病。其实近几年学术上也突出对少见病认识!

  • 标签: 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 线粒体遗传病 代谢亢进性线粒体综合征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识别 糖尿病分型
  • 简介:Q:我今年55岁,身高170厘米,体重68千克,患2型糖尿病6,先后使用多种磺脲类药物,曾经有效,但近半年来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10.0mmol/L。餐后血糖没有规律监测。目前我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120毫克,一天1次,二甲双胍500毫克,一天3次。但是测得空腹血糖10.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9.3mmol/L,糖化血红蛋白9.4%,空腹C肽0.9nmol/L,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5.6μg/min,没有其他并发症。请问我应该如何更好地控制血糖?

  • 标签: 专家门诊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格列齐特缓释片 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Q:我今年44岁,是一名司机,患糖尿病3,高血压6。我一直吃北京降压零号控制血压,但是有时工作忙就忘记服用,血压一直波动140/90毫米汞柱左右。此外,我服用格列喹酮和格列齐特降血糖,空腹血糖一般9.0~11.0mmol/L,工作原因很少监测餐后血糖。

  • 标签: 专家门诊 控制血压 毫米汞柱 格列齐特 格列喹酮 空腹血糖
  • 简介:A:抗抑郁药一般不会对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产生直接影响。虽然目前针对抑郁症治疗方法很多,但是运用药物治疗仍是有效措施。如果您对抑郁症不积极配合治疗,终日心灰意冷,也不愿意外出或参加运动,同样会造成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下去将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心情抑郁的话,需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抑郁症治疗。

  • 标签: 专家门诊 药物治疗 血糖控制不佳 口服降糖药 抑郁症 抗抑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