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胰疾病专业杂志。刊号ISSN1001-5256,CN22-1108/Ro2015《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本刊影响因子为1.039;扩展版中影响因子为1.374。15种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蝉联第2位。

  • 标签: 肝胆病 专业杂志 影响因子 医学专业期刊 征订启事 扩展版
  • 简介:目的了解2016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上海市47所医院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包括28所三级医院(床位数31373张)和19所二级医院(床位数16311张)。采用CLSI2016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122548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菌35522株,占29.0%;革兰阴性菌87026株,占71.0%。分离菌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占28.9%和71.1%;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二、三级医院中分别占25.8%和74.2%、30.3%和69.7%。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8.7%和77.2%。MRSA、MRCNS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5.9%、73.3%和45.9%、78.6%。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1111株儿童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PSSP)、中介(PISP)和耐药株(PRSP)检出率分别为77.4%、13.2%和9.4%;上述细菌二级医院中分别占97.8%、2.2%、0;在三级医院中分别占76.5%、13.7%、9.8%。285株成人分离肺炎链球菌PSSP、PISP和PRSP分别为94.0%、4.2%和1.8%;上述细菌二级医院中分别占93.7%、5.3%、1.0%;在三级医院中分别占94.2%、3.7%、2.1%。发现37株屎肠球菌(二级医院14株,三级医院23株)和25株粪肠球菌(均分离自三级医院)耐万古霉素。根据PCR测序,多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为vanA基因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检出率分别为52.2%、30.9%和29.8%。上述产ESBL菌株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检出率分别为55.1%、33.6%、34.0%和51.0%、29.7%、28.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总耐药率分别为8.9%、9.1%,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中耐药率分别为6.6%、7.1%和9.9%、10.0%。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中出现对所有测试抗菌药物耐药广泛耐药株,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为223株、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碳青霉烯酶耐药 广泛耐药菌
  • 简介:寨卡病毒感染诊断可采用分子和血清学试验。实时反转录PCR(rRT-PCR)方法快速且特异性高,因此更为适用。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病1周后血清中检测不到寨卡病毒RNA。最近有报道称,对先前方法改进后可以发病后至少2周患者尿液中检测到寨卡病毒RNA。

  • 标签: 病毒检测 寨卡 临时指南 尿液 病毒RNA 美国
  • 简介:曲霉是引起免疫缺陷人群致命感染重要病原真菌。时隔8,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病临床关注热点问题,包括联合治疗、用于诊断非培养生物标志物等,总结和评价现有不同类型曲霉病治疗循证依据,于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病诊治指南,刊登在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杂志上。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 标签: 曲霉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2009我院临床分离菌耐药现状。方法采用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K—B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和金葡菌检测对苯唑西林耐药性。应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本院共分离出细菌451株,居前3位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35.7%)、铜绿假单胞菌(14.4%)和金葡菌(10.0%)。金葡菌中MRSA株占48.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占67.7%和58.5%,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7.7%和48.3%。结论加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

  • 标签: 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近7间重庆一医院肠道外分离气单胞菌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住院患者肠道外分离非重复气单胞菌株临床分布特征并对14种抗菌药物体外药敏结果进行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0|2016共分离肠道外非重复气单胞菌230株,以嗜水气单胞菌最为常见,占83.0%,其次为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占14.8%。主要分离自伤口分泌物,其次为胆汁和尿液。气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最为严重,耐药率为46.8%,其次为头孢曲松(37.0%)和头孢呋辛(28.8%),对氨曲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10%以上。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于1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7%。除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外,嗜水气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尚未发现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对美罗培南耐药菌株。结论该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肠道外感染以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温和生物变种为主。气单胞菌科不同菌种对抗生素耐药率有差别。由于气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慎重使用。

  • 标签: 气单胞菌 耐药性 头孢曲松 甲氧苄啶-磺胺甲唑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简介:目的分析2007-2009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收集住院患者连续分离、不重复病原菌7444株.采用CLSI推荐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敏试验结果,数据录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头孢吡肟88.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率为83.2%~62.7%,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分别为60.8%和56.1%,阿米卡星为90.8%.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53.6%,高于肺炎克雷伯菌25.8%和奇异变形杆菌3.8%.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为90.2%,其次对妥布霉素,为87.9%,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敏感率为82.9%~78.3%,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70.6%和63.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依次为50.1%、46.1%和46.5%,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34.4%和42.3%.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2007分离率为17.3%,2008为49.8%,2009上升为59.4%.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除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为84.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均低于10%.MRSA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达99%,MSSA仅为11.9%;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9.8%,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占屎肠球菌68.7%,高于粪肠球菌47.7%.结论临床应积极有效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多重耐药性发生及传播.

  • 标签: 住院患者 临床分离菌 耐药性分析 during 敏感率 左氧氟沙星
  • 简介:目的了解肠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55株临床分离肠球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K-B纸片法筛检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5.5软件。结果共检出465株屎肠球菌和347株粪肠球菌,主要分离自尿液、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屎肠球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其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71.4%,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37.2%);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分别为76.4%和72.6%)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对这两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9.4%和5.6%);两种细菌对红霉素均显示较高耐药率(≥76.9%),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均≤2.2%)。812株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共筛检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537株,占66.1%(537/812)。结论肠球菌属感染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已检出多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大部分肠球菌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临床治疗应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治疗药物。

  • 标签: 屎肠球菌 粪肠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崇明区唯一一所入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5临床常见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icroScanWalkway96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见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15收集临床分离菌共1815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分别为73.2%、26.8%;前3位分离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分别为36.3%、12.6%、28.0%;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检出率为0.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是各自菌种29.1%和61.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15%,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2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结论细菌耐药性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需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细菌鉴定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简介:CRTER杂志是一本传播组织工程领域一流学术研究成果专业期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主办国家级学术期刊。ISSN1673—8225,CN21—1539/R,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插图随文,印刷精致。

  • 标签: 中国康复医学会 组织工程 临床康复 杂志 组稿 公开发行
  • 简介:目的提高对慢性肺曲霉病诊断意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检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61-20126慢性肺曲霉病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7例,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5例。最常见基础疾病是陈旧性肺结核(8/12)、活动性肺结核(2/12),从发生肺结核到确诊肺曲霉病平均历时(7.4±6.2)。最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咯痰(10/12)和咯血(9/12)。病变最常见部位依次为双上肺(6/12)、左上肺(3/12)及右上肺(3/12)。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值下降6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4例;C反应蛋白均不高。病理切片显示窄洞型曲霉病5例、累及肺组织或支气管7例。所有患者HIV抗体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皆阴性。患者抗真菌治疗疗程为0~6个。结论目前临床及病理科医师对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经验不足,可能是导致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率偏低主要原因。上肺空洞性病变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应警惕该病可能。

  • 标签: 肺曲霉病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20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VITEK-GNS药敏试验卡及Kirby-Bauer法。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9共检出4618株细菌,革兰阳性菌1228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9.6%和89.2%;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为64.4%,其中PRSP发生率为48.9%,PISP为15.6%。革兰阴性杆菌3390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2250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为64.8%、48.5%和38.2%,3种菌产ESBLs株对测试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株。检出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未发现对两者耐药克雷伯菌属。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1108株,不动杆菌属耐药率较低药物有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是阿米卡星8.3%、头孢哌酮-舒巴坦11.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都显示较好抗菌活性。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大于50.0%。结论2009我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表明,临床分离菌对所测抗菌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耐药,医院应加强对药品管理和监控,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检出率
  • 简介:为帮助临床医师正确诊断和处理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2001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处理指南进行了修订。该指南发表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2009,49:145。由于该指南更新仍是基于大量临床证据,因此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处理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导管相关感染 诊断 处理
  • 简介:目的分析2003-2007我院107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用GNS药敏卡及Kirt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来,1073株铜绿假单胞菌以下呼吸道标本中最为常见(61.4%)。以ICU、呼吸科ICU、外科ICU检出率最高(57.8%)。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有头孢哌酮-舒巴坦(17.0%)、美罗培南(18.5%)、阿米卡星(19.6%)、亚胺培南(24.2%)、头孢吡肟(25.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5.7%)和头孢他啶(36.7%)。虽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但中介率较高,分别达15.2%、12.5%,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结论连续5回顾性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是我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相当严重,且常呈多重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应重视耐药菌株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有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滁州市儿童医院2014常见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类临床标本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2014共分离细菌3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3株,占37.4%;革兰阴性菌239株,占62.6%。居前5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8.8%)、肺炎克雷伯菌(16.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1%)、肺炎链球菌(9.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2%)。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8.6%和76.O%。葡萄球菌属中未见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全部敏感。未检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8.3%和28.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188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检出率为1.6%。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13.3%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7%外,对其余所测抗菌药物全部敏感。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最高,仅检出1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4.3%。结论2014该院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率较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料细菌出现,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耐药性监测。

  • 标签: 耐药性 多重耐药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2008220102收治12例血液病合并IFD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确诊(proven)1例、拟诊(probable)8例、疑似(possible)3例,分别给予氟康唑、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伊曲康唑121服胶囊或伏立康唑治疗,并同时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升高白细胞。治疗后确诊组1例死亡、拟诊组8例死亡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疑似组3例中死亡、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各1例,总病死率为41.7%。结论血液病合并IFD病死率高,治疗IFD同时,应用G-CSF对于血液病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者,及早配合抗真菌药物应用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临床分离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5该院临床分离菌共5524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3882株,革兰阳性细菌1642株,分别占临床分离菌70.3%和29.7%。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7.6%和83.0%。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6.1%和46.8%,并两者均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2.0%,32.2%和18.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保持较高敏感性,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低于22%。结论该院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抗菌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并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 简介:目的监测2008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菌株分布和耐药率。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该院2008共分离病原菌3001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7%。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2.7%(683/3001)和17.5%(526/3001),克雷伯菌属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5.7%(472/3001)和10.8%(325/3001)。革兰阳性球菌以金葡菌为主,占6.5%(196/300)。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抗菌活性,但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高于30%;肠杆菌细菌对头孢哌酮一舒巴坦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均低于30%;未发现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但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达3%~4%;氯霉素和米诺环素对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表现了良好抗菌活性。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模式和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耐药监测 病原菌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调查2008我院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043株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1551株,占30.8%,革兰阴性杆菌3492株,占69.2%。非ICU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克雷伯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ICU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不动杆菌属、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ICU、内科和外科检出率分别为85.9%、57.7%和78.0%,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88.9%、69.8%和65.7%。除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外,未检出对其他糖肽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14岁和≥15岁患者中检出率分别为74.8%和49.6%,而产ESBLs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87.7%和76.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分离不动杆菌属对所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比非ICU分离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2/3以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最高活性。I临床分离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ICU分离株比非ICU分离株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高。

  • 标签: 耐药性监测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目的调查2008湖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经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272株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7936株,占32.7%,革兰阴性杆菌15314株,占63.1%,真菌1005株,占4.1%,厌氧菌18株。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克雷伯菌属和不动杆菌属。MRSA、MRCNS检出率分别为56.1%和79.3%。检出万古霉素天然耐药肠球菌(即母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低于20%,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3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5.1%、44.7%和25.3%。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低于2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8%和8.0%。除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不动杆菌属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伯克霍尔德菌属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和米诺环素耐药率分别为19.3%和25.8,对米诺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1%和54.5%。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约占2/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最高抗菌活性。临床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以不发酵糖菌上升明显。

  • 标签: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