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无麸饮食不只适用于有乳糜泻的人。看看对你适合吗?在时尚饮食领域,最新的广告词是无麸饮食。这是对如小麦、黑麦、大麦等谷物蛋白不耐受的一种有乳糜泻的人的基本饮食方式。虽然只有30万美圈人被诊断为患有乳糜泻病,但有200万美围人也在食用兀麸饮食。国际乳糜泻权威专家和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丹尼尔·莱弗勒博士说:“是的,近来这种饮食深受欢迎,但它似乎确实为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提供了一些帮助”。

  • 标签: 饮食方式 麸质 哈佛医学院 胃肠道疾病 乳糜泻 广告词
  • 简介:我患慢性心力衰竭.经常服用地高辛。一天我翻看《新编药物学》,见上面说地高辛有许多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再看看其他每一种药物.都有多多少少的不良反应。心中不免顾虑重重。请问,药品有不良反应.还可以服用吗?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高辛 不良反应 药物剂量
  • 简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作为一类内源性、进化上高保守、由20~22个核苷酸构成的单链非编码RNA[1],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中,人类身体上已有超过2500个microRNA被确认[2].人类基因组中有20%~30%的基因受microRNA调控,一个microRNA可调控多个靶标,一个基因可被多个microRNA共同调控[3,4].

  • 标签: 微小核糖核酸 脂质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对5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12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EMB),χ线影像等指标监测.结果:3例行EMB19次,2例发现排异反应1次,1例排异反应2次;共发现1b级和2级各一次,3a级2次.3a级时UCG发现心包积液有增加趋势.结论:EMB是诊断急性排异反应可靠的敏感指标,其他可作为辅助指标.

  • 标签: 心脏移植 急性排异反应 监测
  • 简介:一个新的研究显示,血液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水平高并不会使人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反应人体炎症状态的蛋白。近年来C反应蛋白很受关注,因为有证据显示它与心脏病相关,可能是心脏病的标志物之一。但疑问仍然存在,到底C反应蛋白只是反映心脏存在问题,还是它本身可以导致心脏疾病?

  • 标签: 反应蛋白 心脏病 危险因素 蛋白水平 胆固醇 存在问题
  • 简介:碘普罗胺是一种新型非离子型低渗性造影剂,因其耐受性好而广泛用于血管造影、脑和腹部CT扫描以及尿道造影等[1]。随着碘普罗胺使用的剂量增加,其过敏反应也随之增多,但多为轻中度且是一过性的,严重反应却少有报道。现就我科出现的一例碘过敏试验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碘过敏试验 腹部CT扫描 碘普罗胺 非离子型 血管造影
  • 简介:为了探讨器性心脏病患者全身耐力下降的原因,我们用心肺运动试验系统对16正常人和16名器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最大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并测定运动前后动脉血乳酸浓度和酸碱代谢参数,结果发现;器性心脏病患者的全身耐力和动脉血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但二组其它酸碱代谢参数无明显差异,由此提示酸性代谢产物乳酸不是影全身耐力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还发现;病人组的最大潮气量.每分通气量都减低,生理死腔和肺泡动脉氧压差升高,二组之间有统计学的差异,说明心力储备下降,运动诱发肺淤血,肺的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心脏病患者全身耐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耐力 心肺运动试验 乳酸
  • 简介:目的观察直立调节性障碍儿童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平卧位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测血压,然后安静直立10min后再作复查心电图并测血压。结果阳性率达85%,直立试验阳性儿童由直立位转为平卧位,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均消失或缓解。结论直立调节性障碍是儿童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

  • 标签: 直立调节性障碍 心电图 血压直立试验 儿童
  • 简介:目的对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该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20mg/d的剂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40mg/d的剂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结论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给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均有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患者男性,7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不适7年,加重7天”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楚,心率:76次/分,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6年。无药物过敏史。该患者7年前于劳累后出现心前区不适,表现为胸闷、气短,呈阵发性,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不良反应 心前区不适 发热 药物过敏史 肺呼吸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抗阻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我院确诊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宣教组(75例,仅予以一般健康宣教),抗阻训练组(75例,实施抗阻训练)。两组均观察12周,分别于入组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与常规宣教组比较,抗阻训练组收缩压[SBP,(156.5±21.3)mmHg比(139.6±20.2)mmHg]、舒张压[DBP,(91.5±12.6)mmHg比(82.7±12.8)mmHg]水平及总胆固醇[TC,(5.9±2.1)mmol/L比(4.5±2.0)mmol/L]、甘油三酯[TG,(1.7±0.5)mmol/L比(1.1±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9±1.2)mmol/L比(2.0±1.1)mmol/L]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0.3)mmol/L比(1.9±0.4)mmol/L]水平显著上升(P均=0.001)。结论:抗阻训练有利于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血脂状况,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抗阻训练 血压 脂代谢障碍
  • 简介:目的证实来源于胎儿肝脏的间充干细胞(FMSCs)具有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方法取6~9代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诱导剂组合诱导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包括不同温度、不同氧浓度及不同培养液.结果在使用心肌分化培养液及常规培养条件下(37℃、20%O2),5-氮胞苷(50/μmol/L)、维甲酸(10-3μmol/L)、二甲基亚砜(0.8%)的联合应用,诱导了FMSCs发生向心肌方向的分化.分化细胞呈小圆形细胞,具有相互聚集并形成球样细胞团结构的趋势,同时表达结蛋白及心肌肌钙蛋白Ⅰ.结论FMSCs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FMSCs发生向心肌方向的分化所需条件与来源于其他动物种属的间充干细胞的分化条件不同.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阿扎胞苷 细胞分化 肌钙蛋白Ⅰ
  • 简介:目的通过对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特征的研究,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确诊为器性心脏病的患者82例(试验组)及健康对照组55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TO、TS的均值。将试验组分为HRT异常亚组和HRT正常亚组,比较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器性心脏病组TO值明显升高[(0.74±1.66)ms比(-1.04±1.38)ms,P〈0.01)],TS值明显降低[(6.73±6.68)ms/RRI比(12.20±10.64)ms/RRI,P〈0.05)]。对器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随访(6-42个月),发现HRT异常亚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RT正常亚组(34.5%比18.2%,P〈0.05)。结论器性心脏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低,对于预测器性心脏病患者复合心脏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窦性心率震荡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的炎症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备受关注。我们对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CRP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CRP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C反应蛋白 早期血清 临床观察 蛋白水平 急性
  • 简介:胺碘酮(可达龙,Amiodarone)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兼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疗效确切,临床安全性较高,广泛应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我科在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曾发生3例该药引起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经及时的临床观察,对症处理后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胺碘酮 心房颤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双通道方式减轻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管刺激反应。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时,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剂型为10mg/50ml,抽取50ml注射液接于专用微泵持续泵入,治疗组以每4小时在双通道间交换尼莫地平通道一次,对照组以固定通道泵入,观察治疗过程中尼莫地平引起患者血管刺激疼痛程度及因静脉炎更换泵入部位次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因静脉炎更换泵入部位明显减少,且患者刺激疼痛及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以双通道方式能明显减少更换部位次数,减轻患者血管刺激疼痛感,从而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静脉双通道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血管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