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对大批甲H1Nl流感学生住院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启动护理应急预警快速响应机制,迅速组织护理人员到达病区,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有序的护理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结果共接收4所大、中专学校,共有102名学生入院治疗,实现学生无不良事件发生,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结论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和健全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对大批甲H1N1流感学生住院的救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大批学生 甲型HlNl流感 护理管理
  • 简介:病例:患者,女,55岁,因“咳嗽、发热1周,加重伴气促3d”于2009年9月入院。患者入院前8d下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干咳,次日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9.5℃,畏寒,咳黄脓痰。入院前4d出现痰中带血,后咳粉红色痰,至外院就诊,胸片检查提示双下肺肺炎(见图1),住院治疗,予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细菌感染及对症治疗。

  • 标签: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肺炎 奥塞米韦
  • 简介: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随着甲H1N1流感病例的快速增多,如何做好甲H1N1流感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应急物质 储备
  • 简介:目的为隔离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顺利完成隔离治疗。方法对11例疑似病例及确诊甲H1N1流感隔离病人采取舒适护理,包括在病房环境的要求,保证睡眠,提供合理饮食,安全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正确处理等,观察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11例疑似病例及确诊甲H1N1流感隔离病人积极配合隔离观察治疗,满足患者舒适需求,无交叉感染,痊愈出院。结论舒适护理在隔离病区护理中的应用能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完成隔离治疗,满足患者舒适需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隔离病人 隔离治疗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重症及危重症甲H1N1流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12月入住隔离病区的重症及危重症甲H1N1流感(卫生部的诊断标准)患者56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隔离、抢救、治疗护理;从2010年1月至3月住院的重症及危重症甲H1N1流感(卫生部的诊断标准)患者51例为观察组,按照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覆盖率,对控制甲H1N1流感的疫情起到帮助作用,同时在今后有危重传染病护理起到指导及帮助。

  • 标签: 临床路径 甲型H1N1流感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654-2合安定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654-2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以及安定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缓慢静滴;对照组6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654-2联合安定治疗眩晕安全有效。

  • 标签: 眩晕654-2安定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应用血液透析治疗60例ARF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60例,治愈43例(71.7%),好转9例(15.0%),死亡8例(13.3%);并发症:低血压15例,穿刺部位渗血或血肿8例,热原反应8例,透析器阻塞3例。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ARF的有效措施,能明显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ARF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s)是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对ANAs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核成分,其靶抗原分布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主要为IgG,也可见IgA、IgM。根据靶抗原的不同,ANAs可分五大类: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包括抗ENA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抗核仁抗体及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其中抗ENA抗体又包括10余种不同的抗体。检查ANAs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抗体 抗核 临床价值
  • 简介:支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活动性肺结核中大约10%~40%伴有支气管结核,常规全身化疗伴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疗效往往不佳。我们采用全身化疗辅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支气管结核 临床分析 支气管内膜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 全身化疗
  • 简介:静脉留置针因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患者穿刺肢可自由活动、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的应用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临床治疗效果。但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由于药物刺激等因素极易发生静脉炎,特别是神经内科常用一些脱水利尿剂,且患者常有躁动、不合作现象,

  • 标签: 护理干预 枸杞叶 湿敷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检测疫苗接种前后血清抗体滴度,评估甲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研究纳入148名医务人员,描述性分析疫苗接种后21d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并评估其严重程度: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滴度。结果:该疫苗接种后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局部不良反应和拿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1%和22.1%.接种部位疼痛和乏力是最常见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21d.血清抗体平均效价达1:95.27(95%可信区间(CI):74.94,121.12)1,101名接种者(82.1%,101/123)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40或高于1:40,74.0%在疫苗接种后21d血清抗体转阳。结论:对于成人甲H1N1流感病毒裂解灭活疫苗可安全接种;绝大多数在接种后21d血清抗体可转阳。

  • 标签: 甲型H1 N1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 简介:目的:观察^60Coγ射线照射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细胞周期的变化;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观察细胞照射后DNA分子损伤及修复情况。结果^60Coγ射线照射后,HUVEC细胞生长速度及增殖率降低,降低程度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HUVEC细胞周期出现G2/M期阻滞;HUVEC细胞出现明显的DNA双链断裂,γH2AX和DNA-PKcs表达增加。结论^60Coγ射线照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导致G2/M期阻滞,促进DNA断裂,相关修复蛋白表达增加。

  • 标签: Γ射线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DNA损伤
  • 简介:目的分析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和疗效。方法60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奥美拉唑组(I组)及对照组(Ⅱ组),观察在治疗后第二、三、四天的止血率及治疗八周后的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4天后两组止血率分别为100%和81.82%(p<0.01),8周愈合率及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81.58%和54.55%(p<0.05),97.37%和77.27%(P<0.01)。结论奥美拉唑对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其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有效的质子泵抑制剂。

  • 标签: 奥美拉唑 静脉注射 药物治疗 老年 消化性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目的研究丙泊酚对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使用高糖长期培养H9c2细胞,在体外建立心肌细胞高糖老化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丙泊酚(5,10,20,40μmol/L)作用后,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ROS)释放,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P16、P53、Rb蛋白表达量。结果预处理丙泊酚(5~20μmol/L)能够明显减轻高糖诱导的细胞损伤;抑制细胞内ROS释放;显著降低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目;降低P16、P53和Rb蛋白表达量。结论丙泊酚通过抑制ROS释放,降低H9c2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量,从而产生心脏保护作用。

  • 标签: 丙泊酚 高糖 氧化应激 细胞衰老
  • 简介:拉米夫定(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对干扰素治疗无反应病人的长期治疗;人们正在研究其他类型的核苷酸类似物。HBV正在产生突变株,治疗过程中尤其容易出现HBV突变株。人们正在评价采用拉米夫定和阿达夫韦联合治疗来控制突变株的疗效。从事“易暴露操作”的医护人员必须进行HBV的检测;现在认为,HBeAg阳性的人员,包括HBeAb阳性但HBVDNA>1000个基因组/ml的人员都必须停止进行这类操作,因为他们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病人。

  • 标签: 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 细胞因子 拉米夫定 阿达伏韦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医证特点,探讨不同中医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差异。方法选取8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比较各证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和病变支数。结果80例患者中,痰浊内阻患者26例,占33.12%;心血瘀阻患者15例,占18.62%;痰浊内阻患者中3支冠脉病变患者比例最高,占65.4%;不同证患者3支病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发现,实证患者53例,虚证患者27例;实证与虚证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内阻患者冠脉病变积分最高,心肾阳虚患者次之;不同证患者冠脉病变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E-ACS患者中医证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存在一定的关系。痰浊内阻NSTE-ACS患者3支以上病变较多见,病情重,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心梗风险最高,需谨慎对待。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医证型 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
  • 简介:目的总结Ⅰ和Ⅱ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Ⅰ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0例,行Ⅱ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8例。比较Ⅰ、Ⅱ术式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时间为(91±20)min,Ⅱ术式为(63±21)min,两者相差显著(P〈0.05)。Ⅰ术式的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0.0%(2/20)、45.0%(9/20)和(20±2)d,Ⅱ术式分别为5.6%(1/18)、38.9%(7/18)和(23±2)d,两种术式间无显著差异。Ⅰ术式发生胰瘘2例(10.0%),Ⅱ术式发生1例(5.5%),两者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Ⅰ和Ⅱ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无差别,有区别地选择Ⅰ和Ⅱ术式有利于捆绑式胰肠吻合的顺利实施。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 胰腺瘘
  • 简介:目的评估分析年龄≥60岁老年患者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1aparoscopicRoux-en-Ygastricbypass,LRYGB)术后3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116例行LRYGB患者的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n=46)和中青年组(年龄〈60岁,n=70),评估老年组术后体重、血糖、血压、血脂、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比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术后3年疗效的差异。结果老年组年龄(63.1±2.5)岁,糖尿病病程(11.3±4.8)年;手术后体重下降至(64.6±11.7)kg(vs术前(81.8±12.7)kg,P〈0.01),体重指数(BMI)(24.0±4.1)kg/m^2(vs术前(30.5±3.8)kg/m^2P〈0.01),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至(7.06±1.26)(VS术前(9.0±2.0)%,P〈0.01),糖尿病缓解率45.7%,体重、BMI、多余体重减少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压等较手术前降低(均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0.603)。上述指标与中青年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S=0.596),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2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中青年肥胖伴他DM患者相比,LRYGB治疗老年患者肥胖和,T2DM是安全有效的。术后3年糖尿病完全缓解率相仿,体重、血压、血脂等也有明显改善,且和中青年患者比较差异不大。

  • 标签: 老年患者 腹腔镜 胃旁路术 血糖 体重指数
  • 简介:甲状腺功能的衰竭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通过监测血浆甲状腺素和/或甲状腺刺激激素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节到模拟正常的生理状态。相反,胰腺β细胞功能衰竭需要胰岛素治疗,适当的替代治疗也需要监测,不是监测缺乏的激素(胰岛素),而是监测其作用的底物(葡萄糖)。事实上葡萄糖水平也受其他的几种(反调节)激素、营养的摄入、能量的消耗和许多还没有被了解的社会心理的应激因素调节,加上当前应用的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的不恰当,意味着在发现胰岛素将近80年后的今天,胰岛素治疗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生理性替代治疗的目标。本文集中地讨论1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租为达到治疗目的所提供的工具方面。

  • 标签: 甲状腺激素治疗 1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素治疗 替代治疗 葡萄糖水
  • 简介:1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胰腺β一细胞破坏所造成的胰岛素的缺乏,其常见的临床终点为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倾向,并因胰岛β细胞衰竭的速度以及程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人们逐渐认识到,1糖尿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还有些糖尿病介于1与2之间。这一点在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最近发表的很多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的报道中均有体现。

  • 标签: 1型糖尿病 免疫 胰腺β-细胞 胰岛素 临床研究 高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