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音乐治疗缓解种植牙牙科焦虑患者焦虑及疼痛的作用以及减轻焦虑的远期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口腔科植入美国3i种植系统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2016年1-8月就诊的患者设为正念减压组,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就诊患者设为音乐治疗组,各35例。正念减压组患者采用正念减压疗法,音乐治疗组患者采用音乐治疗,分别在初诊、种植体植入术后以及二期术前,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价;比较一期术前、种植体植入时、术后5min患者的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在术后6、24、48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正念减压组干预4周后MDAS评分低于音乐治疗组患者,其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测量前后与处理存在交互作用(P〈0.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程度相同,均呈现下降趋势,测量前后与处理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测量前后与处理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和音乐治疗均可减轻种植牙牙科焦虑患者的焦虑和疼痛,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正念减压疗法降低焦虑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音乐治疗 种植牙 牙科焦虑症
  • 简介:目的观察思维导图在老年抑郁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6例老年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按照思维导图进行宣教,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比较,出院前对患者抑郁知识知晓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知识知晓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52.83%(P〈0.05);干预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12.43±3.51)分、对照组(16.89±2.60)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观察组(11.47±2.00)分、对照组(13.60±1.8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抑郁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抑郁症 健康教育 思维导图
  • 简介: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BPR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康复效果(IPROS)评分、社会功能(SSPI)评分、精神分裂症状(PANSS)评分、住院症状(NOSIE)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护理后BPR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IPROS评分、SSP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PANSS评分、NOSI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时合并幽闭恐惧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有效干预措施。方法2015年1月-2017年3月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18例头颈部肿瘤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中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幽闭恐惧。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其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疏导,安排经验丰富且固定的治疗师,优化放射治疗计划,给予适宜的面膜固定以及口服镇静剂等方法进行干预。结果22例患者首次CT定位均未成功,进行综合干预后16例(72.7%)患者第2次定位成功,5例(22.7%)患者第3次定位成功,1例(4.6%)患者放弃定位。干预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血压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轻幽闭恐惧患者的症状,提高CT定位与治疗摆位的成功率,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整个疗程的放射治疗。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幽闭恐惧症 放射治疗 心理
  • 简介:总结1例婴儿痉挛使用丙戊酸钠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护理。护理要点为加强病情观察,重视感染、出血的预防,做好皮肤和黏膜护理,同时加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给药护理,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经治疗和护理,患儿住院24d后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丙戊酸钠 全血细胞减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60例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疾病知识知晓度、PICC置管的知识掌握、PICC置管依从性及并发。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PICC置管知识掌握、PICC置管依从性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干预后并发发生情况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并发的发生,还能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PICC置管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术后并发发生因素与相应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下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7例发生并发的患者作为研究组,71例未发生并发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体外震波碎石术,收集所有患者年龄、血糖、结石皮肤距离(SSD)、结石直径、身体指数(BMI)、冲击波能量、冲击波次数的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血糖、SSD、BMI、冲击波能量、冲击波次数为影响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并发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冲击波直径、冲击波次数为影响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术后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下尿路结石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及疼痛等并发,经分析,与结石大小和冲击波次数有关。

  • 标签: 体外振波碎石术 下尿路结石 并发症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情绪波动情况及护理需求程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本院的56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的56例子宫良性疾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HAD量表、POMS量表及护理需求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5,10d的HAD量表及POMS量表评估结果低于对照组,护理需求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10d的HAD量表及POMS量表评估结果好于术后1,5d,术后5d的评估结果好于术后1d,观察组术后10d护理需求程度高于术后1,5d,术后5d的护理需求程度高于术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情绪波动较大,且护理需求程度较高,随着时间推移,情绪波动情况及护理需求有所改善。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术后情绪波动 护理需求
  • 简介: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夜遗尿患儿的自尊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患儿自尊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的108例夜遗尿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夜遗尿儿童自尊量表评分为(88.51±13.01)分,年龄、遗尿频次、家庭功能和社交焦虑水平是夜遗尿患儿自尊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夜遗尿患儿的自尊水平较低,护理人员应采取护理措施减少患儿的遗尿频次,降低其焦虑水平,帮助其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家庭功能,提高患儿的自尊水平。

  • 标签: 夜遗尿症 自尊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认知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7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且拟在我院住院分娩、孕满12周的20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均于产后6周门诊复查时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比较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孕妇进行产前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孕妇对产后抑郁的认知度及角色转换适应力,有利于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产前认知干预 产后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36例,按照随机化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创伤事件主要指对个体生命构成威胁或造成严重伤害的生活事件或灾难,包括意外事故、癌症、战争、自然灾害等。以往人们对经历创伤事件的认识集中于焦虑、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随着20世纪心理学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兴起,大量学者开始研究对抗创伤事件或情景(慢性病或自然灾害等)后积极正向的改变—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growth,PTG)[1]。研究[2]证实,PTG可以提高创伤者的生命质量,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和实现心灵成长。现总结国内外PTG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PTG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 标签: 创伤后 心理干预 自然灾害 生命质量 生活事件 意外事故
  • 简介: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的精神分裂患者共53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12周、干预24周末分别采用精神分裂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qualityoflifescale,SQL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不同时间段,患者SQLS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136,P<0.001;F=11.988,P<0.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协同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精神分裂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区的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病房加装背景音乐播放系统,根据患者的住院作息时间选择合适的曲目播放,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及精神患者生存质量问卷(prolapsequalityoflife,P-QOL)对其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NOSIE总分、积极因子评分、总消极因子评分及P-QOL各项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NOSIE总分、总积极因子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总消极因子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P-QOL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背景音乐对精神分裂患者在心理和情绪改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背景音乐 精神分裂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患者283例,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Chld-Pugh分级、手术时间、脾脏大小、术后是否抗凝、术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门静脉内径、手术方式、凝血酶原时间、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析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283例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患者中,79例术后形成血栓,血栓形成率为27.92'.经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Chld-PughC级、脾脏≥150mm2、术后未抗凝、术后血小板计数〈350×10^9/L、D-二聚体≥280ng/ml、门静脉内径≥15mm、手术方式为脾切十断流术、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重为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引发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患者术后形成门静脉血栓(PVT),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PVT的发生率.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手术后血栓形成/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对精神分裂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精神疾病专业知识教育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8月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给予每周1次、持续6个月的疾病知识教育,比较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家属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1.00和0.11);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家属相关知识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两组患者在教育前、入组3个月时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4和0.21);在入组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疾病专业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的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进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属 依从性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选自我院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实施前(2015年6月~2016年5月)与实施后(2016年6月~2017年5月)接收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每组各60例,比较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实施前后的并发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干预后,干预组的并发总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干预组的护理质量各个项目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有利于降低机械通气时并发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ICU 机械通气 并发症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对内科护士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行为的效果,提高护士预防患者VTE知识水平与自觉行为。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本院内科护士103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知信行管理,分别从知识、信念、行为3个方面进行预防VTE评估、预防强化训练,第一阶段实施知信行管理,第二阶段为行为习惯强化期,第三阶段为行为习惯巩固期。训练前后比较3个阶段护士VTE知信行问卷评分、VTE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措施执行合格率情况。结果行为习惯强化期第1天与强化期第1个月护士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总分分别高于干预前,而且强化期第1个月护士行为评分及总分分别高于行为习惯强化期第1天(均P〈0.001);行为习惯强化期第1个月与行为习惯巩固期结束护士VTE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措施执行合格率明显高于行为习惯强化期第1天(均P〈0.001)。结论知信行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内科护士对预防患者VTE的知识和态度水平,并规范及强化了内科护士对VTE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行为。

  • 标签: 护士 内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知信行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婴结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终止妊娠孕周和期待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生体重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改善母婴结局,减少并发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子痫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