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护理在气管切开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儿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2.0%,两组并发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切开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率,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EP水平对COPD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患者BNP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COPD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三组,两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A组20例患者的PEEP水平为3cmH2O,观察组20例患者的PEEP水平为5cmH2O,对照B组的PEEP水平为7cmH2O,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肺动脉压、BNP与对照A、B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代谢指标与对照A、B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结论BNP与肺动脉高压存在正相关,在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随着PEEP增高,BNP降低,PEEP在7cmH2O以后对BNP影响不大。

  • 标签: COPD 机械通气 PEEP BNP 肺动脉高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回术的护理。方法?对31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浓缩腹水回术治疗的针对性护理。结果?31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未发生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腹水回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性很高,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减轻经济负担。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回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切 患儿 照护者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肠套叠灌肠整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6例小儿肠套叠灌肠整复术。结果836例病人中,818例整复成功,18例整复失败,47例48小时内再次套叠,二次灌肠整复后成功。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回访未再发生肠套叠结论肠套叠灌肠整复大大减少了患儿痛苦,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气灌肠整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患者道湿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抽取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5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不同组别湿化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务质量、仪容仪表、健康教育、护理技术、工作态度、总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道湿化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提升湿化效果与护理质量。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湿化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别对人工气囊压力值范围、压力的影响因素、监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分析在实施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治疗后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变化,PH值,SaO2和PaO2较治疗前增大,PaCO2值较治疗前减小,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联合呼吸衰竭疾病的病人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案,可以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与缓解,并且非常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样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助于身体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在单采血小板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度收治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注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择同期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注中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其中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注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注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单采血小板注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献血者相关因素无关,可能与患者有无输血史、药物史及血小板回收率有关,有助于指导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采取洗涤血小板治疗。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人工道患者的集束化管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三所医院收治的人工道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3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人工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ICU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直接影响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疗效及转归。临床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行道管理干预措施,以此分析道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60例,选取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对60例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进行不同的道管理措施气管插管+球囊、口咽通气管+面罩、口咽通气管+面罩+球囊,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1组、研究组2组、研究3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1组、研究组2组、研究3组的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组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行道管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指标。

  • 标签: 急性重症 酒精中毒 院前急救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士的心理疏导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工作的90名临床护士进行研究,对研究中的临床护士干预前后的职业生涯、本职工作、总体满意度等等进行比较。结果在对临床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后,护士在职业生涯、本职工作、职业环境、执业展望以及总体护理满意度上均较于干预前有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 标签: 临床护士 心理疏导 护士长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房颤动伴R-R间期动态心电图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救治的心房颤动伴R-R间期患者57例,做为研究对象,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这57例患者随机分配两组,命名为A、B。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其他心律失常情况无明显差异,R-R间期多在夜间发生,考虑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但R-R间期的长短情况不能准确反应房室传导,但能反应f波隐匿传导。结论在进行心房颤动诊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中,需要将患者白天活动时的心室率、24h平均心室率和临床症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客观分析。准确判断心房颤动是否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ICU中建立人工道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重症ICU的98例建立人工道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进重症病房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道病人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ICU 人工气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鼻塞式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面罩给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塞式CPAP氧疗,治疗后两组呼吸,紫绀,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并比较了肺部体征的改善时间,还需要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血气分析的动态结果。结果经过24h的治疗后,观察组SaO2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5),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鼻塞式CPAP疗效明显,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肺循环,血液循环,以及各种不良症状,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鼻塞式 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食管癌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持续道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和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7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平均分为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吸氧治疗等,试验组患者再进行持续道雾化,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咳嗽咳痰时间以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均少于或者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食管癌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持续道雾化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食道癌 气道雾化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臭氧自体血回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臭氧自体血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患者使用臭氧自体血回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痛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重症病人采用不同的肠内营养输入方式,观察其营养耐受情况。方法选取218例我院患者,病理年限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持续24小时和间断性24小时营养输入方式,比较其营养耐受结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各项数据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效(P<0.05)。结论采用24小时持续输入方式,对ICU重症患者营养吸收是最佳选择,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ICU重症 肠内营养 输注方式 耐受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一组25例,给对照组患儿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氯胺酮,试验组患儿给予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注,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在手术前、缝合时,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试验组相对比,苏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躁动、舌根后坠及呼吸速率变慢、发生伸舌等异常行为、呛咳及分泌物增多等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试验组(36.00%)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注的效果较好,患者呼吸速率比较稳定,手术后苏醒时间短,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微量泵输注 小儿麻醉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