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自制简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简称测定装置)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实际作用,为评价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间隙性清洁导尿及膀胱训练效果提供依据。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可指导临床护士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规范化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患者机体血量减少的一种不良反应,因组织血量得不到充足灌注,使得细胞出现损伤、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将会威胁其生命安全。此病理过程往往会快速导致神经、循环、代谢等功能发生紊乱或是出现障碍,所以休克也称全身细胞急性缺氧综合征。在临床手术开展中,若患者出现大量活动性出血,就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未对患者出血进行合理控制,往往导致休克难以纠正,因此,手术中对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及时给予有效的输血、输液治疗,且实施及时抢救治疗,以有效控制患者出血量,及时纠正患者临床指标,对于患者抢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以及临床经验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手术室护理进行综述,以便为患者抢救提供一定的护理参考经验。

  • 标签: 低血容量性休克 手术室 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当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极易诱发休克这一反应,继而出现细胞损伤和新陈代谢障碍。对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来说,包括着创伤性休克与出血性休克这两种情况,均会加重休克,若是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便会因为未能纠正休克而引发死亡。针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特点,临床多采取快速输血和输液及手术治疗的方式,可取得较好的成效。本文结合已有文献资料,系统综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进展,以求为临床研究提供些许建设意见。

  • 标签: 低血容量性休克 手术室护理 循环血容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足月剖宫产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施以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在术前15 min静脉滴注13 mL/kg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观察两组产妇在容量治疗前(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取出即刻(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凝血酶原时间(PT),并观察两组婴儿出生后1、5 minApgar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P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能够有效的延长PT,但对婴儿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容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时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实施剖宫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剖宫产容量治疗,所使用液体为晶体液,需在手术前15min为产妇使用复方乳酸钠12ml/kg,手术中需以10ml/min进行继续输入,直到手术结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容量治疗前、手术开始、胎儿取出时和手术结束时的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显著较长,P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容量 治疗 母婴 影响
  • 简介:摘要:大容量注射器医疗行业的发展过程之中有着较大的作用,大容量注射器的生产质量也会直接影响着最后的医疗使用效果,对于病人以及医生而言加强对于大容量注射器的生产质量十分必要。在大容量注射器生产的过程之中往往采用中间产品进行过渡,加强对于间接产品的生产质量是保障大容量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之中有着较好表现的基础,满足临床医学的使用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对于患者进行用药安全保障。

  • 标签: 大容量注射剂 中间产品 质量控制 原辅料 内包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容量管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常规方案,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容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常规方案后,孕妇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容量管理后,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容量管理有利于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产妇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降低手术对新生儿的危害。

  • 标签: 剖宫产容量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 母婴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ICCO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9年07月至2021年01月收治的DKA患者62例,全部患者给予ICU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ICU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的体液管理,观察组给予PICCO监测仪监测下的体液管理。观察两组容量复苏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率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容量复苏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治疗DKA患者,采取PICCO监测下的容量复苏更有利于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提高体液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容量复苏 PICCO监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