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日趋完善,尿毒症患者生存期延长及老年患者增多,如何提高血液透析安全性、减少急性并发症及长期并发症是近年关注和研究方向。0n—line血液透析滤过(HDF)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之一,同时具有常规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HF)的优点,我们观察了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临床疗效 急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技术 常规血液透析 生存期延长
  • 简介:许多研究证明,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血清β2-MG的慢性聚集是导致透析患者淀粉样变性的主要原因。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于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导致腕管综合征、侵蚀性或破坏性的骨关节病及囊性骨损害等致残性病变,严重威胁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对4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20例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DF),20例行常规血液透析(HD),观察HDF和HD治疗前、后的血清β2-MG浓度的变化,比较不同血液净化疗法对β2-MG的清除率。

  • 标签: 血清Β2-微球蛋白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 常规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清Β2-MG 维持性透析患者
  • 简介:目的比较短时高容量血液滤过(STHVH)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15例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例给予短时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6例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15例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均纪录各项急性生理学指标及28日存活率,同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淀粉酶浓度、动脉血pH值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APACHEⅡ积分治疗前两组无差异(24.4±4.3vs23.2±3.1,P>0.05),治疗后血滤组积分呈下降趋势,至第7日(13.2±1.6)明显低于治疗前(24.4±4.3)和血液透析组(20.2±2.3),P<0.05.血滤组每日治疗前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淀粉酶浓度、动脉血pH值与血液透析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滤组升压药剂量较血液透析组明显减少(P<0.05),且28天存活率血滤组与血液透析组比较(66.7%vs33.3%,P<0.05)有显著性意义.血滤组治疗后血浆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的水平较治疗前和血液透析组明显降低(P<0.05),抗炎症因子IL-10水平较治疗前和血液透析组升高(P<0.05).结论短时高容量血液滤过改善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短时高容量血液滤过 间歇性血液透析 治疗 疗效
  • 简介:白介素18(intedeukin-18,IL-18)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血液透析治疗也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本文就IL-18的生物学特性、与血液透析生物相容性的关系以及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IL-18 血液透析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临床上十分常见,对于危重患者,以往在经过常规洗胃、给解毒剂、拮抗剂、补液及利尿基础上,我们只是根据药物或毒物的理化特性,选用单纯的血液透析(HD)或血液灌流(HP)进行救治.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对于多种药物(水溶性和脂溶性)混合中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了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重度急性中毒 适应证 肝素钠
  • 简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常合并钙磷代谢紊乱,而高钙、高磷血症以及钙磷乘积升高是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高磷血症更常见且更难以纠正,限制了活性维生素D3的应用.为了更好的纠正高磷血症,需要患者服用较大剂量的碳酸钙,这样势必增加高钙血症的危险性.本研究针对高磷血症且血钙正常或偏高的患者,在大剂量服用碳酸钙的情况下,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6个月,以观察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低钙透析液 临床应用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活性维生素D3
  • 简介:P-选择素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最特异性的标志物,本文综述了P-选择素的分子结构、配基、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 标签: P-选择素 血液透析 血小板活化
  • 简介:砷化氢属高毒性气体,多为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含砷的金属矿石遇酸或受水浇熄时产生,人吸入空气中含砷化氢浓度为10~30mg/m3数小时可引起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急剧血管内溶血,严重者可有肝、肾、心、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1].韶关冶炼厂职工医院急诊科2003年~2004年收治了3批在私营冶炼厂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患者,对其中11例合并肝、肾、心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联合救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砷化氢中毒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治疗 疗效分析 联合 多器官功能损害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过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中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及其调节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了43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其中20例为未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肾衰竭组),23例为慢性MHD患者在一次透析开始前(透析前组)和透析结束时(透析后组)的血浆TF、TFPI活性指标.同时观察透析过程中肝素对血浆TF、TFPI活性的影响.并对23名健康自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血浆TF、TFPI活性的测定.结果①TF活性在肾衰竭组和透析前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1790±0.2937)nmvs(0.3055±0.1901)nm;(0.8848±0.5461)nmvs(0.3055±0.1901)nm,(P均<0.01)];肾衰竭组高于透析前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TFPI活性在透析前组和肾衰竭组均较对照组轻度升高,且肾衰竭组TFPI活性低于透析前组,但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③一次透析过程中,透析后组TFPI活性明显高于透析前组[(2.1105±1.3637)u/mlvs(1.3347±0.8419)u/ml,(P<0.05)].透析后YF活性较透析前降低[(0.6816±0.3798)nmvs(0.8848±0.5461)nm,(P=0.071)];④MHD患者透析前后TFPI活性差值与透析过程中使用的肝素量有直线相关性(R2=0.190,P<0.05).但透析前后TF活性差值与肝素量无相关;⑤肾脏病患者TF活性与TFPI活性有直线负相关性(r=-0.263,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有血浆TF活性的明显升高和TFPI活性的轻度升高.MHD患者的TF活性低于未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而TFPI活性则有所升高,这种变化在透析结束时更为明显.透析前、后血浆TFPI活性的差值与透析过程中的肝素用量成正相关.提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异常在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液透析透析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如肝素)对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血液透析 肝素
  • 简介:重型肝炎是由肝细胞坏死所致,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死率极高.我院自2000年6月~2002年5月开展了床旁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使患者的脑水肿、肾功能衰竭、腹水形成、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有所好转及控制.

  • 标签: 床旁连续 治疗观察 滤过治疗
  • 简介:透析低血压(DialysisHypotension)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重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严重危害其健康,并且可以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根据其发生特点可分为透析中发作型低血压(Episodictype)及慢性持续性低血压(chronipersistentype).前者常发生在透析后期,发生率为10%~40%,该型患者常有糖尿病或有引起舒张功能不良的进展性左室肥厚,基础血压正常或增高,在HD期间收缩压下降3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下降20mmHg以上,后者常发生在于进行HD多年的患者,HD期间收缩压很少超过100mmHg,发生率为5%~10%,超滤引起血压的轻微下降即足以导致症状性低血压.由于低血压可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胸闷、头晕、无力、冷感、出汗,重者可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黑朦、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有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患者,可诱发抽搐和心绞痛发作,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导致心脏骤停,故而对HD的老年患者的观察及防治是目前HD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 治疗 老年人
  • 简介:内瘘是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血管通道。本人经过三年余血透护理的临床实践,对内瘘的手术期及成熟期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9年8月间,以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法治疗慢性肾衰病人19俐,其中男13例,女6例,年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 护理 临床资料 手术 动脉穿刺
  • 简介:血液透析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极为复杂,恰当的预防处理可减少透析中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就有关血液透析时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进行综述。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律失常
  • 简介:血液透析(HD)主要用于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接受该治疗的患者虽存活时间延长,但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获得性感染发生率亦逐渐增高,血液透析患者中感染已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渗透到HD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管理与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管理 患者 治疗 体会 HD
  • 简介:目的研究吸附法无肝素透析在临床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对10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后行全身肝素化与吸附法无肝素透析各20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对透析器凝血、透析器容量下降率、透析器对尿素氮及肌酐清除效力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对透析器的凝血,对透析器容量下降率无显著差异,对尿素氮及肌酐的清除效力,吸附法无肝素透析稍逊于全身肝素化.结论对有出血倾向的,尤其是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吸附法无肝素透析不失为血液透析中可选用的一种抗凝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无肝素透析 透析
  • 简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病死率较高,常规疗法往往疗效不理想.自1998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联合方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救治重度AOPP31例,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灌注 血流透析 急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低钠血症在临床上极为普通,是大多数临床医师经常面临的临床问题,特别是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对其处置是否得当以及对其合并症的预防是否及时等,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有资料显示急性低钠血症死亡率高达50%,血清钠<105mmol/L,死亡率超过60%.低钠血症患者的病情各异,临床上没有统一的治疗手段可供参考,传统补钠疗法纠正重度低钠血症存在着许多缺点,常常带来许多不利;本中心自2000年至2002年三年间探讨采用高钠HD救治20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重度低钠血症 高钠血液透析 治疗 疗效观察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