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关于药品,路易斯·拉萨格纳曾有过这样精辟的阐述:“人类打开了那个关闭着药物精灵的瓶子,这个精灵不但可以创造奇迹,也可以毁灭一切。”

  • 标签: 医学理念 新药审评 循证 借鉴 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烧伤患者血清(以下称烧伤血清)对单核细胞因子κB(NF-κB)异二聚体p50、p65移位及抑制因子κBα(IκBα)降解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烧伤血清对单核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收集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血清、烧伤血清+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PBMC(依次分为对照组、烧伤血清组、PDTC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清刺激30、60、120、480min后PBMC的p50、p65移位;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刺激30、60、90、120min时PBMC的IκBα蛋白降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刺激30min后烧伤血清组PBMC中p50、p65即发生移位,30~60min达高峰,120min后内聚集减少,回复至刺激前状态.刺激30min后烧伤血清组PBMCIκBα发生降解,刺激60min后含量几乎为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20min后表达水平逐渐恢复.PDTC组PBMCIκBα降解[刺激60min后含量为(11.57±1.98)×104积分灰度值]及p50、p65移位程度比烧伤血清组轻(P<0.01).结论烧伤血清可导致PBMCIκBα降解和p50、p65移位,进而活化NF-κB,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PDTC对此变化有抑制作用.

  • 标签: 烧伤 血清 单核细胞 核因子κB核移位
  • 简介:取干全虫15个,干蜈蚣15条、露蜂房30g、黄凡士林膏50%。先取凡士林膏纳入铁锅中,熬沸20min后,将全虫、蜈蚣、蜂房依次投入熬沸的膏中,以炸至枯黑不存性为度。然后将药渣捞出,把熬好的药膏经纱布过滤后,盛器中封好。埋入地下,经1周取出,方可应用。

  • 标签: 消核膏 药物外敷 乳中结核 逍遥散 瓜蒌散 中药制剂
  • 简介: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批准,全军第四届药品审评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6年1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组织并参加会议的有总后勤部卫生部药材局的有关领导,总后卫生部药品审评办公室的领导及成员和来自全军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的第四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共57人。

  • 标签: 药品审评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 新药研究 解放军总后勤部 双解退热口服液 卫生部
  • 简介:肝豆状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的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脏及脑基底神经节,表现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及肝硬化等,还有角膜色素环(K-F环)。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我对近年收治2例WD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出院后的随访与指导,使患儿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护理体会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Wilson病 慢性进行性疾病 锥体外系症状
  • 简介:本文在肿瘤细胞形态的研究中引入分形论,选择临床上常见的肝癌,在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通过分形图像处理系统,采用数盒子的方法计算细胞边界的分维值,数据的统计采用t检验在EPI-5在统计软件上进行。结果发现:肝癌和正常肝细胞边界的分维值大于其拓扑维值1(P<0.01),即它们是分形结构。肝癌细胞边界的分维是1.162±0.032,大于正常肝细胞的边界分维1.060±0.017(P<0.00001)。上述研究表明:在电镜观察下(放大倍数5000-12000倍)肿瘤细胞的形态是分形结构;分维定量地描述了肿瘤细胞形态的不规则程度,对肿瘤病理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肝癌 细胞核 形态 分形
  • 简介:利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小鼠肝细胞涂片内单个肝细胞的DNA含量,探讨图像分析仪在测量显微图像的光度时光衍射现象所导致的测量误差.本文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鼠的肝组织涂片,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单个肝细胞的DNA含量并分析其DNA含量倍体;结果显示,(1)涂片内肝细胞分布均匀,轮廓清晰,呈紫红色;(2)不同小鼠同一DNA含量倍体的肝细胞的DNA含量大致相同;(3)二、四、八倍体肝细胞的DNA含量比值均大于/[Dept.1]等于2或4,二、四、八倍体肝细胞单个DNA含量的CV值均小于10%;(4)同一小鼠不同DNA含量倍体肝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较小.结论:光衍射现象可导致DNA含量的测量结果偏低,其偏低的程度随待测细胞的面积增加而减小.

  • 标签: 光衍射现象 图像分析仪 DNA含量 肝细胞涂片
  • 简介:气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多由情志抑郁而发病.作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38例梅气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51a,平均年龄35.3a,病程7d~2mo,平均23d.

  • 标签: 梅核气病 柴胡疏肝散 治疗
  • 简介:随着人们口腔保健意识及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牙髓治疗学和口腔修复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多数牙残根残冠得以长期保留,各种桩冠修复也应运而生。对于前牙铸造桩冠,20世纪70年代即有大量报道并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然而,后牙残根残冠在临床上更为多见,并且因后牙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牙齿,故对其修复体的固位性和强度有更高要求;

  • 标签: 分体铸造桩核 后牙残根冠 修复 口腔保健
  • 简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为多种疾病所引起,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双侧肺部浸润性病变。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其病理生理基础是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参与的炎症反应,多种效应细胞和炎症介质是参与ALI/ARDS两个主要因素,对ALI/ARDS的发病机制起关键作用。因子-κB是一种具有基因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调控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它在ALI/ARDS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近年NF-κB与ALI/ARDS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核因子-ΚB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对宫颈癌组织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宫颈鳞癌患者。介入化疗前后的宫颈癌组织染色,并观察其PCNA的阳性率。结果:介入后PCNA的积分为2.92。较介入前(4.44)减少.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化疗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 标签: 宫颈癌 介入化疗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建立细胞因子的基因检测方法,观察其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情况.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部分免疫相关性疾病和肿瘤病人外周血或组织中1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外周血单个细胞和23例肿瘤病人癌组织主要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6、10、13),15例肾病综合征病人主要表达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16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病人主要表达IL-2、IL-4、IL-6,而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细胞中未检出细胞因子.结论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可用来反映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

  • 标签: 细胞因子 表达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IL-6 肿瘤病人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FF-1)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以及淋巴结转移癌癌细胞胞中的表达,从量化角度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及其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石蜡包埋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Leica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对TTF-1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胞TTF-1阳性单位(PU)值小于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胞TTF-1的PU值,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不同类型肺癌癌细胞胞TTF-1的PU值均小于胚胎肺泡上皮细胞和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胞TTF-1的PU值,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肺腺癌和肺小细胞癌癌细胞胞TTF-1的PU值均大于肺鳞癌和肺大细胞癌癌细胞胞TTF-1的PU值,且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1);肺鳞癌癌细胞胞TTF-1的PU值大于肺大细胞癌癌细胞胞TTF-1的PU值,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肺腺癌、肺鳞癌和肺大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癌细胞胞TTF-1的PU值均大于其癌原发灶癌细胞胞TTF-1的PU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0.001,P<0.05);肺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胞与其原发灶癌细胞胞TTF-1的PU值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癌细胞胞TTF-1的PU值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细胞,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胞TTF-1的PU值与肺癌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患者性别无关(P>0.05);TNM分期Ⅱ-Ⅳ期胞TTF-1的PU值大于Ⅰ期,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TTF-1的表达量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胚胎肺泡上皮细胞和肺癌细胞胞中具有差异性并依次减少;肺癌细胞胞TTF-1的表达具有癌组织类型差异性;TTF-1胞高表达的肺癌易发生转移,TTF-1胞高表达的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是具有明显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 肺癌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定量分析
  • 简介:假体置换是治疗下腰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利用有限元模型对制备的髓假体进行在位生物力学分析,并仿真设计了由髓假体、弹性翼状编织物和钛合金螺钉组成的柔性稳定系统,以防止髓假体发生在位失稳.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髓假体在静载荷下没有发生明显的失稳现象;柔性稳定系统可解决髓假体在运动状态下潜在的失稳问题;采用低模量Ti合金材料有助于避免固定螺钉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

  • 标签: 髓核假体 柔性稳定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本研究获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的轻链部分,即β2-微球蛋白(β2m)以制备MHCⅠ类分子-肽四聚体.根据已报道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人白细胞中克隆β2m的基因,并构建β2m的原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构建的编码成熟β2m的pET-β2m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β2m,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2%,β2m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洗涤、变性后,以SephacrylS-200HR(S-200)柱层析纯化,纯度可达95%以上,纯化产物采用稀释法复性.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与抗人天然β2m抗体反应的特性.结论:获得了高效表达人β2m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建立了简便有效的β2m包涵体纯化、复性方法,为制备MHCⅠ类分子-肽四聚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Β2-微球蛋白 MHCⅠ类分子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 简介:目的比较三种含HBVS基因与HCVC基因嵌合真表达质粒的免疫效果;为HBV和HCV嵌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同时含HBVpreS1+preS2+S、preS2+S或S基因与HCVC区基因的真表达质粒S1S2SCpcDNA3.1、S2SCpcDNA3、1、SCpcDNA3.1分别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和抗HCV。结果两次免疫后,全部小鼠均产生了抗HBs和抗HCV,且抗HCV的产生水平高于抗HBs;S1S2SCpcDNA3.1和S2SCpcDNA3.1质粒免疫小鼠,产生抗HBs的水平低于SCpcDNA3.1,S2SCpcDNA3.1和SCpcDNA3.1质粒免疫的小鼠,产生的抗HCV水平高于S1S2SCpcDNA3.1。结论preS基因对抗HBs的产生、preS1基因对抗HCV的产生有负调控作用,说明不同长度的HBV表面抗原基因可以影响抗HBs和抗HCV的产生。

  • 标签: 抗HCV PCDNA3 HBV S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C基因
  • 简介:应用图像分析仪对41例乳腺癌,49例乳腺腺病及6例正常乳腺的组织细胞进行DNA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正常乳腺与1级腺病间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级腺病及乳癌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DNA含量的测定在Ⅰ,Ⅱ级腺病的判定及与乳癌关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DNA含量增加的腺病应警惕其癌变可能。

  • 标签: 乳腺癌 纤维囊性乳腺病 图像分析 DNA含量
  • 简介:为了探讨寒冷条件下机体对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将在低温下冷适应14天的Wistar大鼠照射4.5Gy.再移至常温饲养.作为寒冷照射组.引流大鼠内眦动脉血作8项外周血分析指标和微率测定。以常温组、常温照射组、寒冷组作对照。结果表明.照射后第28天寒冷照射组与常温照射组相比白细胞总数升高1倍左右.微率也较低,提示寒冷适应机体增强了对电离辐射的抗性.临床病人放疗时采用降温手段可能有助于保护健康组织。

  • 标签: 电离辐射 冷适应 大鼠 外周血分析 微核率 生物学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EC液低温灌注犬肺离体保存组织结构随保存时间变化的特点及规律,评价EC液低温灌注对犬肺的保存效果.方法:4℃EC液灌注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肺并离体低温保存,灌注结束后,分别保存30、60、120、180、240min,取材制作组织标本,测试、观察不同时点肺组织湿干重与肺泡上皮细胞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表面积与体积比(Rsv),以灌注前为对照组.结果:肺组织湿干重比、肺泡上皮细胞的Vv、Sv、Rsv随低温保存时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存4h内肺组织结构的特点没有变化,肺泡上皮细胞的Vv、Sv、Rsv变化不明显,改进后的EC保存液可以用于供体肺保存.

  • 标签: 细胞核 肺移植 肺保存 肺泡上皮细胞 形态计量学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