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阴道内细菌感染时,比较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156例女性患者,对照组(细菌培养)、试验组(PCR检验),检测两组的检出率,并检测阴道内的各类细菌,分析其特异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试验组的检出率(89.74,70/78)与对照组(71.79,56/78)相较,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检出的加特纳菌率(65.71%)较对照组(48.21%),上升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病,PCR检验的检出率较高,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普通培养与富集芽孢培养比较,看哪种方法检出率更高更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到12月全年住院腹泻病人100例,先用艰难梭菌GDH抗原快速检测,初筛阳性的样本再分别用普通培养与富集芽孢培养培养,分纯后分别上恒星HX-21鉴定仪。结果100例病人标本,20例艰难梭菌GDH抗原快速检测为阳性,20例阳性标本再分别用普通培养培养出6例,检出率为30%;富集芽孢培养培养出12例,检出率为60%结论富集芽孢培养有更高的检出率。

  • 标签: 艰难梭菌 富集芽孢培养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试纸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进行尿常规检测的患者120例,均使用干化学法以及尿沉渣镜检。结果选取的患者中经过检测有92例患者检测中红细胞的两种检测结果相同。有100例患者经过检验白细胞的两种检测结果相同。干化学法检测与尿沉渣检测中,对于红细胞的符合率为76.67%,对于白细胞的符合率为83.3%。在红细胞的检测中,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假阴性,有24例患者出现假阳性。在白细胞的检测中,有3例患者出现假阴性,有15例患者出现假阳性。结论在检测中需要干化学法检测更加方便,但是具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因此需要配合尿沉渣镜检进行。

  • 标签: 干化学试纸法 尿沉渣镜检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吸毒人员的HCV检测胶体金和酶的对比。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国家哨点DUS监测的吸毒人员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胶体金检测,后者采用酶检测,对比两组吸毒人员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吸毒人员的HCV检测中,采用酶的准确率更高,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标签: 吸毒人员 HCV检测 胶体金法 酶法 对比
  • 简介:[摘 要 ]目的 深入分析并比较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与化学发光对血清中HIV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统计化学发光初筛HIV阳性标本,进行化学发光与ELISA两种方法复检复检。 结果 化学发光初筛阳性115例阳性,复核结果化学发光115例阳性,ELISA109例阳性,确证结果113例阳性,阴性2例,ELISA漏检4例,准确率为96.5%,化学发光假阳性2例,准确率为98.3%,p=0.027(

  • 标签: [ ] HIV检测 化学发光法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细菌检验的过程中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细菌培养检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PCR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阳性检查率为96%(48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细菌培养检验法相比较而言,通过对阴道炎患者采用PCR检验,能够提高患者阴道细菌的阳性检测率,为后续用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阴道细菌 检验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和末梢采血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取200例,随机均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末梢采血)和研究组(静脉采血),比较两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 研究组血常规相关指标水平(如WBC、RBC、HB、HCT、PLT等)均比对照组显著优(P<0.05),但两组MCH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均有效果,但静脉采血更显优势,可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LR)和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及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检测495例梅毒可疑患者血清。结果检测4195例,RLR阳性者201例,阳性率为40.6%;TPHA阳性者185例,阳性率为37.3%。其中RLR、TPHA均为阳性者174例,TPHA阴性而RPR阳性者27例,TPHA阳性而RPR阴性11例,TPHA和RLR均为阴性者283例。结论RLR、TPHA能快速检测梅毒螺旋体,灵敏度高,但TPHA结果更准确,假阳性率低。RPR为定量检测,TPHA为验证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

  • 标签: 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方法学比较 TPHA法 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 梅毒螺旋体
  • 简介:目的对比胶体金和邻联甲苯胺隐血实验的灵敏性、特异性及抗干扰性;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应用胶体金和邻联甲苯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胶体金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均明显高于邻联甲苯胺。结论胶体金优于邻联甲苯胺,值得在临床检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胶体金法 邻联甲苯胺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阻生齿拔除涡轮钻和骨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下颌阻生齿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凿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创口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速涡轮钻法治疗下颌阻生齿,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涡轮钻法 骨凿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析比较自体血注入和胶原酶注入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的相关脑出血研究提供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部超声检查和CT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本院经综合性检查确诊的肠套叠患儿74临床完整资料。患儿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和CT检查,以综合性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检查和CT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95.95%)高于CT检查(7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比较,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度更高,可为患者的早期诊疗提供有效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腹部超声检查法 CT检查法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酶免疫和金标免疫在乙肝五项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在取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在我院检验科随机选取 2016年 1月到 2017年 4月的血样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免疫和金标免疫来检测乙肝五项,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检测结束后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对确诊乙肝有无异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成功率是否有差别。结果 结果可发现,酶免疫和金标免疫在乙肝五项的检测中具有高度一致性,酶免疫和金标免疫大三阳检出率一样,小三阳检出率较金标免疫的效果好,酶免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金标免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酶免疫和金标免疫对乙肝五项检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且酶免疫较金标免疫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都很理想,可以运用于临床。

  • 标签: 酶免疫法 乙肝五项检测 金标免疫法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P与PBL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的护理实习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PBL,观察组使用CP进行教学,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在实践操作成绩的对比中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成绩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和PBL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均具有应用优势,可提高护理实习人员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二者对比中,CP在知识理论护理带教中,优于PBL教学法。

  • 标签: CP法与PBL法 心内科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细胞培养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于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集采集到的流感样病例的350份咽拭子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细胞培养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为11.43%高于细胞培养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临床检测中具有简单快捷、简单快捷以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流感爆发初期大面积快速筛查。

  • 标签: 细胞培养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检测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在HIV抗体筛查中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的86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胶体金、ELISA检测HIV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60例患者中经HIV抗体复查显示其中阳性4例,ELISA检出阳性5例,胶体金检出阳性7例。以复查结果为准比较阳性检出率,ELISA、胶体金阳性检出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60%、阴性预测值99%,ELISA的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上均高于胶体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之下ELISA筛查HIV抗体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胶体金,临床实际筛查中如有必要可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HIV抗体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比较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对于抗核抗体的检测准确性。方法:从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共计1000例,经过实验条件筛选之后,选择8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800例患者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进行抗核抗体的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采用蛋白印迹诊断的正确率高于间接免疫荧光,采用蛋白印迹的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都优于间接免疫荧光。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疑似患者,采用蛋白印迹准确率更高,更能够帮助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因此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接免疫荧光法 蛋白印迹法 抗核 抗体 检测